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0年第四期  > 正文

黄埔日历

日期:2010-07-13 10:02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1924年10月15日,广州革命政府平定商团叛乱的斗争取得了胜利,黄埔生在战斗中初露锋芒。

  广州商团成立于1912年,是商人为保护商场和资本家的生命财产安全而组织的自卫武装。1919年由英国汇丰银行广州分行买办陈廉伯和佛山大地主陈恭受担任正副团长。1923年广州商团扩充到3000余人。1924年5月27日,广东全省九十八处商团乡代表在广州西瓜园商团总所召开“联防会议”。会议通过联防章程等,决定成立全省商乡团联防总部,选举陈廉伯为总长,并议定筹集钱款购买枪支,图谋颠覆革命政府。

  8月4日,商团借口自卫,通过粤汉铁路总理徐崇灏,向大本营军政部蒙领购运枪械入口护照一张。8日,商团雇用的丹麦商船“哈佛”号,悬挂挪威国旗,装载着从香港南利洋行订购的各式长短枪九千余支,子弹三百多万发,驶入广州。当时,广州某英国人得知内情,即密告广东革命政府。

  8月10日,蒋介石接到孙中山先生将“哈佛”轮监押至黄埔的手令后,随即派出“江固”、“永丰”两舰于12日将该轮监押停泊于军校门外。并将该轮所运枪械全部起货封存于军校内,由两个连的士兵守护。枪械被扣留后,陈廉伯等躲入沙面煽动广州全省商人发动罢市,要求政府发还扣械。副团长邓介石则组织商团军于8月12日赴大本营请愿,要求发回枪械。孙中山先生在大本营接见了商团请愿代表,说明扣械原因,并告诫商团军不可受人煽动,劝说商团不要罢市。但商团随即提出“械存与存,械亡与亡”进行威胁。8月22日,在陈恭受及商团军胁迫下,商团总部所在的佛山市开始罢市,次日蔓延至整个广州市。陈恭受还在佛山自封攻城司令,下令各县商团使用武力驱逐各县县长,成立商人政府。英帝国主义支持商团叛乱,派军舰开抵白鹅潭示威。

  8月20日和22日,孙中山先生先后下令通缉商团团长陈廉伯、副团长陈恭受。中国共产党主张坚决镇压反革命商团,并领导广州工农群众要求革命政府对反革命商团进行镇压。8月24日,孙中山调兵入省,宣布广州戒严,以对付商团叛乱活动。26日,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发布命令,责成商团复业。

  9月15日,陈廉伯、陈恭受等发表通电,否认利用广州商团军图谋推翻政府,表示拥护孙中山先生、服从广州革命政府。10月9日,几经协商后,孙中山令蒋介石依李福林所拟定的办法发还商团扣械。

  10月10日,在中共广东区委领导下,广州反帝大同盟、广州工人代表会、社会主义青年团等30个团体,约五六千人举行纪念辛亥革命大会,周恩来等出席大会讲话。会后示威游行队伍至西濠口时,遭到商团军枪击,打死20余人,伤100余人。随后,中共广州地方委员会发表《告广州市民书》,号召民众支持国民政府解除商团武装,扑灭反革命派。参加大会游行的十六个团体成立“工农兵学革命同盟”,发表宣言,声讨反革命的屠杀罪行,号召大家与反革命派决此最后死战。11日,孙中山组织革命委员会,自任会长,并命令该会用会长名义便宜行事,弥平商团事变。同时将广州商团机关一律解散并缴械,令韶关警卫军及北伐军一部回师广州,讨伐叛乱。

  10月12日,广州商团在西关等处大肆张贴“驱逐孙文”、“打倒孙政府”等标语,构筑工事,宣布封锁该地区。入夜,陈廉伯之弟陈廉仲在沙面召集邓介石、李颂韶等商团头目会议,决议新老城各分团团军14日下午5时集中西关,15日拂晓出动占领省署、公安局以及财政各机关,扩大叛乱。

  10月14日,孙中山下令解散商团军,令蒋介石为平叛区军事总指挥,所有黄埔陆军军官学校、飞机队、甲车队、工团军、农民自卫军、陆军讲武堂、滇军干部学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