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夏的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老人走进我刊编辑部。寒暄过后,老人介绍了自己,他叫郁勃,今年已经84岁了。是黄埔军校十八期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万州青年远征军当见习官,曾参与军调处小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学教师直至退休。
郁老说明了来意:“我是来将一样东西物归原主。”说着拿出了一幅字。上款是“北京黄埔杂志”,中书“发扬黄埔革命精神,完成中国统一大业”,落款是“丙子季夏蒋纬国敬题”。
看着这幅字,编辑部的同仁既惊奇又疑惑。丙子年是1996年,这幅字已经有10多年历史了,题字人蒋纬国是如何知道《黄埔》杂志的,他为何要给《黄埔》题词?面对大家的疑问,郁老娓娓道出了这幅字的来历。
“这确实是蒋介石的次子蒋纬国为《黄埔》杂志而作,是我的学长潘光转交给我的。潘学长是黄埔八期的学生,在1946年我曾和他在北京军调处国民党方面一同工作过,新中国成立后他去了台湾。直到1993年,台湾当局允许老兵来大陆探亲,我们才得以在北京相聚。一别四十载,兄弟始重逢!”郁老动情地说。
谈起当时的情形,郁老至今仍记忆犹新。“一见面,潘光学长就大声对我说‘郁勃老弟,当年咱们在一起工作时,我把你看成小孩,看成个娃娃官,可现在你都成老人了。’我们在一起讲述了各自这些年的经历,一起叙旧话新。谈起退休后的生活,我拿出一本1992年第3期《黄埔》杂志,翻开其中我写的文章《宋美龄与中国抗日空军》给潘学长看,潘学长惊讶地问:‘你评论蒋夫人和空军,是褒还是贬?’我说:‘实事求是。’潘学长说:‘我和蒋纬国要好,带回去请他看看。’就这样那本杂志随他到了台湾。”
“之后一别又三年,潘学长再次与我在北京聚会时,给我带来了这幅题词。他对我说‘上次我带走的那本《黄埔》杂志请纬国看了,他很感谢你对蒋夫人的评论,感谢杂志能刊登这样的文章,这是他给杂志题的词。’这就是这幅字的来历。”
“多年来我小心翼翼地保存,现在,两岸同学的交流交往越来越密切,《黄埔》杂志也越办越好看,我想,是时候把这幅题词公开于世了。我希望《黄埔》可以继续发扬黄埔精神,为黄埔同学立言,为祖国的统一多做贡献。”
听郁老讲完这幅题词的来历,编辑们不禁为两岸黄埔同学之间的情谊所感动,为题字中表达的爱国之心所振奋,更为郁老对《黄埔》杂志的期望而感到肩头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