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
6月29日,在山城重庆如期举行了两岸两会领导人第五次会谈,各界期待已久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在此次会谈中顺利签署,ECFA的签署在两岸关系史册中写下了新的一页,为推动两岸民间往来踏出了重大一步。两岸经贸文化论坛7月11日闭幕,结出22条共同建议的丰盛果实,内容涉及两岸经济文化各领域,台湾媒体形容为“上天入地全面合作”。有专家评论,22条建议务实、具体、前瞻,其“提升两岸竞争力”的主旨,意味着两岸互动已越过“如何打交道”阶段,进入到“如何共同打拼未来”的新时期。
第五次“陈江会”签署ECFA 两岸关系进入一个新局面
两岸两会领导人第五次会谈,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这是两岸共同采取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是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的一个里程碑,必将推动两岸关系揭开一个新的历史篇章。
以仁智之道 谋两岸福祉 6月28日中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在重庆申基索菲特酒店举行仪式,欢迎由董事长江丙坤率领的海基会协商代表团全体成员。
欢迎仪式开始前一个多小时,现场已经聚集了等待的记者。海基会代表团成员乘坐包机由台北直飞重庆。12时30分,代表团成员进入仪式现场,频频向在场等待的人群挥手致意。欢迎仪式上,陈云林致辞说,2008年以来的两年中,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潮推动下,两会完成了12项协议的签署,达成了两项重要共识,极大地推动了两岸同胞的交流交往和合作。
江丙坤则形象地把过去签署的12项协议,比喻成是在两会平台上铺设的12条高速公路,方便了两岸货物、资金的畅通,通过经济的互补合作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提升人民的福祉。
陈云林说,重庆是一座依山傍水的美丽城市,两会在这里举行会谈,使我想起中国的一句古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就当前两岸关系而论,仁者乃以民为本,两岸当加强合作,不断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智者当以诚信为重,两岸应求同存异,务实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我们相信两岸同胞会以仁智之心、之道,为共同促进两岸的和平发展做出不断的努力和贡献。
江丙坤表示,本次将签署的两项协议,特别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将进一步互相排除贸易和投资的障碍,促进贸易和投资,促进就业,振兴经济。这是两岸共同合作,共谋双方利益,互惠繁荣的成果,因此期待此次行程是“互惠繁荣之旅”。
6月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举行两会恢复协商以来的第五次领导人会谈。签字,互换文本……笔起笔落,镁光闪烁。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在这里签署。这是两岸共同采取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随着协议的实施并物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两岸关系将揭开新的篇章。
双方还回顾了两会所签协议的执行情况,讨论了两会第六次会谈议题规划及会务合作等事宜。双方同意将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列为第六次会谈协商议题并签署协议;同意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生效后,立即展开两岸投资保护协议的协商,并列入第六次会谈议题,尽早开始准备工作。双方同意从本次会谈开始,两会商签协议之后不再安排参访活动,相关参访活动通过年度交流活动加以安排。
ECFA签署使两岸经贸迈入新里程 两岸正式签署ECFA后,除了部分绿营人士之外,大多数台湾民众和媒体,甚至包括美国、日本众多专家和媒体在内,都对ECFA的签署赞誉有加,充分肯定ECFA对台湾经济发展前景及区域经济的正面影响。据台湾媒体报道,台“陆委会”委托“中华征信所”所做的民调显示,签署ECFA后,台湾有61.1%的民众满意成果。台湾六大工商团体对台湾在ECFA上取得的成果均表赞赏。另据台“经济部”委托“中华经济研究院”所做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即ECFA)之影响评估”结果显示:ECFA签署后,台湾的GDP将提高1.65%~1.72%、出口会增加4.99%、进口会增加7.07%,台湾未来7年可能增加的FDI(即国际直接投资)流入规模将达89亿美元。美国知名智库皮特森国际研究院最新报告也指出,两岸签署ECFA后,台湾的GDP在2020年可增加4.5%。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刘大年表示,过去大陆强调“出口创汇”,但最近这一、二年则明显转变为以“内需市场”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就是大陆从“世界工厂”转型为“世界市场”。因此,他认为,台湾应利用ECFA进一步拓展大陆内需市场,让台湾的产业转型,负责培育研发及营销的人才。据台湾媒体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台湾今年经济成长率预测值上修至7.7%。台“经建会主委”刘忆如表示,应是ECFA带动投资之故。
马英九在就职两周年时提出要打造台湾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要实现这一宏大计划有赖于通过两岸签署ECFA,实现经济整合,为台湾经济新的腾飞创造条件和机会。他指出,ECFA签订后,产业加码投资,光是货运业者估计就可增加逾千亿元商机,旅馆业者也将投资近800亿元,未来不只是大陆游客会增加,包含欧美、港澳、新马等观光人数也会提升,预估今年赴台的观光、商务旅游,将突破500万人次。
很多台湾学者形象地说,两岸签署ECFA打通了全球化下台湾经济的任督二脉。在民进党执政时代,由于民进党不断搞“台独”冒险,让台湾失去了近10年的参与大陆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导致台湾经济结构难以转型,经济发展徘徊不前,由亚洲四小龙之首失落为四小龙之尾。自2008年5月以来,随着两岸三通及各项协议的签署,尤其是ECFA的签署,逐渐为台湾经济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带来了新的转机。
众所周知,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基本趋势,签署ECFA是应对区域经济整合的必然要求。目前,区域经济整合尤其东亚地区经济整合正在加速进行。而且,大陆经济快速崛起,成为当今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以及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在东亚区域经济整合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台湾是以出口为导向的浅碟型经济体系,很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势恶化的冲击。近年来,由于受到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台湾进出口大幅下滑、失业率持续攀升、股汇市不断重挫,整体经济出现罕见的衰退。在此背景下,ECFA的签订,必然会给日趋低迷的台湾经济带来一丝光明与一线希望。
对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的台湾经济而言,ECFA不是“万灵丹”,但却是相对理想的“止痛药”和“强心剂”。两岸签署ECFA对台湾经济将产生积极影响:一是大陆已由“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市场”,是台湾首要出口市场及最大顺差来源。签署ECFA为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及自由化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台湾企业开拓大陆市场,让台湾从不断扩大的两岸经贸合作中直接谋取巨大利润。二是台湾目前在东亚区域经济整合中已明显滞后,随着东亚区域经济整合持续进行,台湾出口空间势必进一步萎缩。对于高度依赖出口的台湾而言,签署ECFA可以避免在东亚区域经济整合中被边缘化,强化台湾产业的出口利基及国际竞争力。三是台湾可以利用ECFA市场开放及贸易障碍降低的机会,运用台湾过去在大陆所累积的生产技术及经验,加强材料及关键零组件的研发投入,进一步切入大陆产业供应链,强化两岸产业分工,巩固台湾产业利基。此外,还可藉由大陆服务业市场的开放,加速台湾自主品牌开发。四是签署ECFA有助于台湾投资环境改善与营造,从而吸引更多台资留台、陆资入台及外资进台。
签署ECFA不仅为增强台湾企业与产品的竞争力提供了宝贵的机会,而且也将是最终真正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贸易自由化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两岸经贸关系将更趋紧密,更加相互依存,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理分工,加快各自的产业升级转型,增强两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带来的各种冲击和挑战,构建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实现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ECFA签署使两岸关系进入一个新局面 对于两岸关系而言,ECFA签署也将开启两岸关系的新纪元,随着两岸经济的整合,也就是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和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济基础将更加稳固。因此,无论从政治或经济的角度来看,ECFA都是一个划时代的协议,两岸关系必将由此而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首先,ECFA签订表明两岸的经贸合作关系从此正式进入了正常化、机制化与制度化的轨道。其次,ECFA签订有明显的两岸特色。ECFA与其它经贸协议有很大的不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两岸特色。双方在协议中的条款不是完全平等的,它是在两岸平等协商,互利双赢下,彼此照顾的结果。第三,ECFA签署标志着两岸经贸关系从此进入了“后ECFA时代”。第四、为台湾方面争取持久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契机。第五、ECFA的签署夯实了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四大“支柱”来支撑,即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军事。ECFA的签署奠定了第一根支柱,具有指标意义。ECFA的签署也是两岸关系持续改善的重要标志,不仅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为两岸大交流、大发展、大合作创造有利条件,为两岸由经济一体化逐步迈向社会一体化、政治一体化提供巨大动力,从而给两岸和平解决政治分歧带来希望。
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促合作升级 两岸共同打拼未来
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分两个阶段进行。7月8日至9日,100多名代表分为3个小组,分别在广州、深圳、佛山、江门等地参访。他们探寻两岸在新能源、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产业合作的新空间,为10日开幕的论坛充分预热。
本届论坛围绕“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提升两岸竞争力”这一主题,就促进新能源产业合作、加强节能环保产业合作及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三项议题进行研讨,并举办文化教育专题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出席论坛并致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新党主席郁慕明,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两岸工业、科技、能源、环保产业界以及文化、教育、体育、新闻界代表400余人出席开幕式。本届论坛达成了22条共同建议。
羊城喜迎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盛夏的羊城,花团锦簇,万木葱茏。7月10日上午,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广州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贾庆林致辞时表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是继两岸全面实现直接双向“三通”之后,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又一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在经济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两岸经济关系从此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吴伯雄在致辞中说,广东是孙中山先生领导国民革命的发源地。孙中山先生的种种努力,无一不是为了谋求振兴中华。现在我们在广州举办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同样也是为了谋求两岸人民的福祉与共同发展,深具历史意义。
吴伯雄表示,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同文同种,具有共同的血缘和文化,构成两岸加强合作交流的最大动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得到台湾多数人民的支持,是台湾的民意主流。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使两岸互蒙其利,具有重大意义。两岸经济合作的广度、深度、强度都有很大发展空间。希望通过本届论坛的讨论,达成持续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结合两岸产业优势,携手拓展国际市场,争取全球商机,携手打造华人品牌的目标,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向前迈进。
两岸合作升级拼未来 本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7月11日闭幕,结出了22条共同建议的丰盛果实,内容涉及两岸经济文化各领域,台湾媒体形容为“上天入地全面合作”。22条建议务实、具体、前瞻,其“提升两岸竞争力”的主旨,意味着两岸互动已越过“如何打交道”阶段,进入到“如何共同打拼未来”的新时期。
此次论坛的召开,恰逢ECFA刚刚签署,把握“ECFA时代”的重要机遇成为与会代表热议的内容。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在闭幕式上宣读的22项共同建议中第一条即指出:积极促进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早期收获计划等尽快生效和执行,以利两岸产业和民众尽早受益。
“这条建议反映了两岸民众共同的心声,也是当前迫在眉睫、最值得期待的议题。”参会的台湾代表陈春霖说,“其他的建议则着眼于各行各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比较强,具体的落实结果值得期待。”
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所长张五岳教授说,在ECFA已签署的背景下,如何让两岸民众尽快受益便成为本届论坛当然的使命。加上前几届论坛已让两岸铸就互信基础,“因此论坛的22条共同建议,以及贾庆林主席在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有关对新形势下两岸加强经济合作的建议,与前几届相比都更加具体,且可操作性更强。”
ECFA是催生22条共同建议的推手,反过来,建议也将成为落实ECFA的助力。澳门《新华澳报》评论文章说,22条共同建议实现过程中,ECFA协议及其早期收获清单将能尽快生效和落实,两岸产业和民众也将能尽早受益,而ECFA协议的后续商谈及签署相关协议也将能及时进行,并将能进一步推动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机制化发展的进程。
为了响应“节能环保”主题,此次论坛的参会代表“告别”西服领带,均着简单的浅色衬衣出席。在“加强节能环保产业合作”座谈会上,中台办特邀专家赵鹏高披露,大陆将实施重点工程拉动产业需求,加快推进重点节能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等,形成对节能环保产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需求拉动。
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副秘书长罗怀家说,本次论坛提出将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合作作为突破口,这符合国际经济发展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也契合两岸的各自优势。台湾的技术、创意与大陆的技术、市场相结合,互补发展,前景可观。
两岸与会代表对此则积极回应,纷纷建言献策。
同期举行的“文教专题座谈会”则延续了上届论坛的主题,最终形成了多达10条的共同建议,其中包括:两岸民众关心的“加快推动两岸学历学位互认,鼓励两岸学生互至对岸学习研修”,呼吁多年的“采取具体步骤,推动尽快实现两岸媒体互设常驻机构”,以及“推动落实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共同维护两岸文化市场秩序”等备受关注的内容。
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秘书长陈春霖说,这些建议把两岸文化交流中迫切需要进行的工作全都提出来了,对两岸文化交流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作为多年来从事两岸文化交流的工作者,我认为这些建议太重要了,具有战略意义。”
他说:“如同经贸交流需要ECFA一样,两岸文化交流也需要一个类似的制度化、机制化安排,这对两岸进一步推动文化交流合作,解决文化交流中产生的问题,以及两岸携手弘扬中华文化,把中华文化进一步推向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陈春霖期待两岸就这项工作早日启动协商并达成成果。
此次论坛具体、务实,为两岸在新兴产业的合作展开了美好蓝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