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0年第六期  > 正文

宝岛行杂感宝岛行杂感

日期:2010-11-01 07:41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刘志祯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刘志祯
 
  今年4月22日,我随旅行团踏上宝岛台湾,沿海岸线环岛转了一圈后,于4月29日跨过海峡飞回大陆。此行虽是走马观花,但我见到了相别60多年的台湾老同学,可以说今生有幸永志不忘。很多同行者亲眼目睹了我与老同学真诚深厚的情感而颇受感染。进而对我羡慕、钦佩,沿途对我呵护有加。

  自黄埔军校同学会在大陆成立后,省外和台湾与我有联络的同学21人。其中在台湾的六位,有的是在校相识,有的是互相联系介绍所知,都是二十一期以前的毕业生。他们都是经过战争洗礼的劫后余生者,其中有一位已于去年病逝,健在的都已是80多岁的老兵。住在台北市的有二位(朱光润、刘燮林)、台北县的一位(王柏性,已90高龄),桃园一位 (纪福和)、高雄市一位(丁弼)。他们分住各地不能同时团聚, 所以每次相会多费周折,此次能否相见也未可知。我先把礼品于三月份邮寄给其中一位同学,让他分送诸位。见面时采取由我执杏黄旗在下榻的酒店门口迎接,以免游人如织相见不相识。在台北、高雄两市,当双方出现在各自面前时如梦惊醒,来不及喊姓名都“哎呀”一声就泪流如注,互相拥抱,捶胸搡背。握着老同学的手,有力;拥在怀里的身体,健康;交谈中的声音,清晰,终于放下了牵挂了60年的心,今生有幸!老同学还给我带来了贵重的见面礼,第二天(23日)上午又陪我们参观了士林宫邸,送来了饮料、糕点和IC卡,成了我们的“贴身导游”。4月28日,他们再次提前赶到中正纪念堂陪我们参观及观看卫兵换岗仪式。最后还把我们送上车。依惜洒泪而别,哽咽着挥手“再见”!

  4月25日,大巴进入台南县,第一个景点是“经贸中心”,实际上是个珠宝琳琅满目的加工、销售地。这时想起了要告知家住高雄市前镇区的丁弼同学,在天黑前赶到我下塌的“汉王洲际饭店”相会,注意我的“杏黄旗”。正当我在饭店大厅门口东张西望时,见一位身穿运动服的老者健步向我走来。我赶紧迎上去,拉住他的手:“老伙计,你可来啦!想死人了! ”携手进店并排坐在大沙发上,相互倾诉着60年想念之苦……说不尽,道不完,只恨时间太短。夜色已晚,只得欢笑送别,直到老同学在路灯下消失。遗憾的是另两位同乡、同学都因双腿有疾,不能走动,而我又不能离团自由行,以致失去了相见的良机!不过能在台湾与他们通话,互相致意交换心声也相当于握了手,聊以自慰。回来后很快写信向他们致意,了却了这块心病。

  旅游的九天都是集体行动,不能自选路线,未能与当地群众接触,对乡土人情了解极少。只见:花草簇拥,绿树成荫,溪流清澈,空气清新。城市里难得见到交警但不堵车,听不见汽车的喇叭响,没有高声喧哗叫卖声, 给人安宁祥和之感。饭店、茶楼、商店、景点服务人员对大陆游客笑脸相迎,礼貌相待,服务周到,真可谓宾至如归,和睦融洽。4月28日,在台北免税店购物时(这是最后一站),我要向在台的同学致谢告别,不巧,手机里的“台卡”用完了,IC卡也不知搁在哪里了,就沿街找寻“seven”( 7 )公话的地方,走了几个路口都找不到,无奈只好去一家私营商店请老板指点。老板娘竟然叫我“不用找了”,就用她的座机打。我心想打完了给钱吧,就没有推辞, 一连打完两个电话,问多少钱时,老板娘两口子一再说:“大陆来的客人打电话还收什么钱!”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