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宏伟
走进位于湖北省老河口市孟楼镇台资企业金玛珠宝有限公司的会客厅,当我们正在寻找这里的主人时,一个下肢残疾,而满面红润、一双笑眼透着机智的汉子,手摇轮椅从卧室里缓缓地迎着我们而来,他就是台商李予民先生。
少年不屈志
李予民先生祖籍山东,父亲李兆瀛曾是黄埔军校的学生,1949年随国民党部队来到台湾台北县,后来与当地公认的“小美女”恋爱结婚。1956年长子李予民出生,就在全家喜色还未散尽之际,一次突如其来的高烧使刚刚能扶壁学步的李予民瘫躺在父母怀里,小儿麻痹症——这犹如晴天霹雳,炸懵了这个家庭。父亲为了照顾好李予民,放弃了军人生涯。不久家里又添了老二、老三两个男孩。
李予民因行走不便,到了9岁那年,才与两个弟弟同时入学读一年级,每天三兄弟相依相扶,坐着牛车摇晃在读书的路上。小学毕业后,父母把他送到残疾院一边治疗,一边接受教育。入院的第一天,父亲对他说:“从今天开始,你的衣服自己洗,朋友自己交,处事自己定,要超越正常人的生活。”他一时不理解,更不明白,“我为什么要自己洗?”“因为你已步入少年……”父亲的这句话伴随着他到初中毕业,鞭策他从此不断努力。初中毕业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适应社会工作和生活。尽管父母当时养活他没有什么问题,但他不想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开始留心寻找适合自己干的工作。一天,他无意中翻看报纸,看到了一条招工消息:台北市一家工厂招收雕刻玉石的学徒工。李予民应聘入厂。他非常珍惜这个学习兼工作的机会,没日没夜地加班。工厂里,他往往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离开。加班的日子久了,连女管理员都耐不住了,说:“你不休息,我还要休息呢!”他不屈的工作精神,感动了老板娘,主动帮他洗衣服。老板也向他伸出大拇指:残疾人很了不起呀!
青年商战魂
5年的学徒期一晃而过,19岁的李予民当上了东晖宝石公司的雕刻师傅,月工资1万多台币。刚刚晋级的他,便做起了老板梦。他开始接近老板,一面学习管理技能,一面铺垫人脉底子,准备将来自己办厂。一次调薪时,他主动对老板讲,自己增调的那份工资不要,分给其他工人。结果,老板被他的真诚所打动,当老板要拓展新的贸易业务时,支持李予民独自办起了工厂,加工的产品由老板包销。
李予民第一家工厂是他与三个残疾人共同开办的。李予民担任厂长,工人全部是残疾人,所以就叫“顶立珠宝工艺厂”,意在残疾人要顶天立地。自此李予民扬起了残疾人创业的风帆。
不到两年时间,他又成立了“顶立珠宝有限公司”。“顶立”牌工艺品,多次参加国际展览会和香港展览会,“顶立”在行业内被称为“样品工程”,订单应接不暇。
在此期间,李予民也有了他第一次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经历,他发起成立了荧光社团并担任社长,成员全部是残疾人。他们坐着轮椅,奔走于社会,救助残疾人。他们挑战自我,组织了“台中合欢山百名残疾人观雪”等活动,以此树立征战人生战场之魂魄。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李予民当初所在工厂的老板叫林克彬,是个美术爱好者,曾是高中美术课状元。李予民开发工艺产品时,到西藏考察后,所刻艺术品大都是藏族艺术风格的,林克彬很感兴趣,就和他订了“五年艺术之约”。他们由此也成了忘年交。在两个心心相印者艺术的碰撞中,李予民的艺术创作水平大为提高,设计的饰品成为当时广州工艺品市场的流行商品。李予民还被美术技术学院请去给大学生上雕刻课程。一个初中生当起了大学老师,这又是李予民征战商场的一个闪光点。
中年大陆情
祖国大陆那神奇的西藏文化和悠久的雕刻工艺,深深吸引着李予民。上世纪90年代初,他多次到西藏考察,以增强产品的文化底蕴。来的次数多了,大陆改革开放的优越环境,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场景,深深打动了他想投资大陆的心……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到湖北老河口江山机械厂看望朋友,朋友眼前一亮,心里有了小九九。这么尊贵的台商,何不把他留在河口投资?朋友与孟楼镇镇政府领导取得了联系,然后劝说李予民到那里走一趟。那天孟楼镇的负责人很用心,调用镇派出所的吉普车、镇上的伏尔加小车,一路呼啸,把李予民先生接到了镇上。李先生刚下汽车,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沿街两旁,鲜花晃动,锣鼓齐鸣,一队队活泼可爱的小朋友,整齐地发出“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口号。镇领导不失时机地推起轮椅,把他缓缓地送进了接待大厅。
李予民被当地政府的诚意和热情感动了,他在镇上转了很多地方,最终将投资地点选在了镇招待所。他与镇政府达成协议,用25万元买下了镇招待所的房屋和地盘,开始投资成立“金玛珠宝有限公司”,这也是老河口市引来的第一家台资企业。一个月后,他在镇政府、农行、派出所等部门同志的迎护下,带了40万元现金,从广州白云机场飞到了老河口。
初来乍到,当地群众有些好奇,他走在大街小巷,常有人用一种疑惑的眼神望着他,三三俩俩地交头议论,一个残疾人会有那么多钱?他能支撑多久?
又一个月后,工厂如期开业,一些农民走进工厂,当起了工人。108天后,生产出的珠宝艺术系列产品销住东南亚等地。当地工人腰包鼓了,群众从怀疑中看到了希望,从七口八舌的议论变成了异口同声的赞语。
金玛珠宝有限公司的成功运营,使李予民在祖国大陆的投资信心大增,他以珠宝公司为“大本营”,不断扩大生产,投资项目一发不可收拾。1995年投资200万元,在孟楼镇南大门兴建“金穗磷化有限公司”;1997年在保康投资500万元办矿石厂;2002年在老河口市区投资400万元兴办“楚凯蓄电池有限公司”;2003年在襄樊市绿梁洲投资1000万元兴办餐饮娱乐公司;2005年在湖南吉首投资270万元办磷肥厂;同年在老河口市投资70万美金办“金暑公司”;到2010年在襄樊市开发区投资2200万元建立生产“骆驼牌特种电池基地”;在孟楼镇投资1200万元建成“金湘磷化有限公司”;投资100万元办起“金运公司”。加上金玛珠宝有限公司资产2000万元,他在祖国大陆投资总额已达8000多万元。
李予民投资祖国大陆的同时,广交朋友,热心帮扶本地人才兴办实体,像老河口市有不少的民营企业家,都接受过他的帮助。用李予民的话说:他在祖国大陆付出的一切,都是出于一种“在地情”。
殷切盼回归
李予民来祖国大陆多年,有乐有悲,有烦有忧,但他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对“在地”产生了不可割舍的情感,有了像在家一样的感觉。他回到台湾小憩,那里人说他回家了,他回到大陆工作,这里人问到:“你回来了!”他说:“是啊!两边都是我的家!”话虽那么说,李予民心灵深处仍有些悲凉。他说:“两岸不统一,我们就像水上的浮萍,没有根基。父亲祖籍山东,我从小在台湾被称为‘外省人’,长大了回到祖国大陆投资办厂,这里又称我为‘外商’,这让我伤心地感到海峡两岸都不是我的家!”
困扰着李予民的另一种情感是,往往要面对有些台湾人的无端诘问。他回到台湾,有人问“你是爱台湾呀还是爱大陆?”李予民一时语塞。他反问道:“你是爱你妈呀,还是爱你爸?你是爱左手还是爱右手?手掌手背都是肉呀!”一言道破了李予民的用心良苦。于是他心灵深处发出了呐喊:“我生在台湾,根在大陆,两岸我都爱!最大的心愿:早日盼到台湾回归,祖国统一,渴望有个完整的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