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1年第三期  > 正文

笔简意足 厚重雄强

日期:2011-05-01 14:57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李一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读朱守道书法有感
 
  与守道兄相知已30年。1981年,举办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有幸与守道兄同列获奖名单,知道守道兄的名字,拜读守道兄的书艺是从那个展览开始的。守道兄自大学毕业一直在书坛耕耘,如同他的名字,坚守并前进在书法之道上。他多年来任职于中央国家机关,工作繁忙,但令人敬佩的是他少时播下的书法种子,不仅没有因工作繁忙而淹没,反而进一步扎根、开花、结果。三十年后的今天,他已是硕果累累,卓然成家了。我认为守道兄所守之道,是中国文化传统之大道。从政而善书,是中国书法的优良传统,自古从政而善书者多矣,这个传统到了今天应该发扬光大,特别是经过几次换笔,电脑普及后,更应该提倡。因为就书法而言,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就书写者特别是从政者而言,可从习书中感受中华民族的精神气韵,借此修身养性。守道兄以其数十年的不懈努力,挥毫泼墨,发扬光大传统,值得敬佩。

  守道兄的书法探索之路,有着一以贯之的特点。或许与其气质秉性有关,其参加首届大学生书法竞赛的楷书,已显厚重雄强之气,后来虽有变化,然厚重雄强之气依然贯通。观其近作,用笔更为凝练,结体稳重有变,章法更显气韵。我觉得守道兄真正领悟了“锥画沙,折钗股”的用笔要领,他用笔表面上不复杂,但内涵丰富,走笔沉着痛快,可谓笔简而意深。那凝练的笔道既爽快又有力度,很耐人寻味。尤其是那或楷或行的楹联,最显个人面目。他写得痛快,我读得痛快,读其近作,可谓神完意足,令人荡气回肠! ●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观察》主编)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