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经贸考察团赴台进行为期6天的参访,并首次跨过浊水溪,实现了两岸两会交流的正常化。台湾政坛世代交替成形,其结果势将影响岛内政局走向和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
海协会经贸考察团赴台参访
实现两岸两会交流正常化
2月23日至28日,应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的邀请,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率海协会经贸考察团在台湾进行了为期6天的参访。这是两岸两会恢复制度化协商后,海协会会长首次率团赴台进行交流活动,实现了两会交流的正常化。此前,陈云林曾三次率团赴台,目的都是为了协商谈判,而此次率团访台的主要任务则是考察台湾投资环境,推动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推动两岸产业合作和中小企业合作、农产品产销合作等。
陈云林此行还首度深入台湾中南部地区,前往高雄、嘉义、云林等地参访,受到了当地业界和民众的热烈欢迎,成果与意义得到了台湾舆论的普遍肯定。
深入了解台湾投资环境 助推“陆资入岛”与两岸产业合作
23日下午,考察团甫抵台北,就参加了两会共同主办的“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暨两岸新兴产业合作座谈会”,着重了解了台湾方面有关大陆企业入岛投资的规定和投资环境,并与台湾业界代表就加强新兴产业合作进行沟通与研讨。
陈云林在致辞时指出,海协会组织大陆企业家到台湾考察访问,目的是为两岸企业界搭建平台、分享经验、深化认识、寻找商机,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看到越来越多的大陆企业和大陆资金到台湾来,也期盼台湾方面能针对大陆企业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投资领域和投资方式,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随后,陈云林还看望了在台湾投资的大陆企业代表。他充分肯定了首批赴台投资的大陆企业对两岸经济合作做出的贡献,并希望大家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出发,贡献台湾经济,造福台湾人民,加深两岸经济联系,结合两岸各自的特色和优势,把中华民族经济做大做强。陈云林还表示,大陆方面将持续推动有条件、有能力的大陆企业更多地投资台湾。
24日,陈云林一行造访高雄,率25家大陆企业代表参加了高雄工商企业座谈会,听取了高雄投资环境简介,与高雄工商企业界人士进行了交流。
座谈中,高雄市经贸发展协会会长叶致中以及多位业界代表都表示,海协会经贸考察团的到访为高雄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希望两岸企业界通过见面交流,建立友谊,建立互信,建立共识,找到对双方都有利的方向和目标,实现共同发展。
有代表指出,借助大陆市场广大、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等要素,还有一些产品的品牌优势,加上台湾企业的制造能力、技术与国际行销经验,两者相加,一加一的结果不是等于2或大于2,而是等于11。此话获得与会者一致认同,还有频密出现的“拼经济,赢世界”短语,成为两岸企业家交流中找到的共同感觉。
这次随陈云林来台的大陆企业既有供销零售、汽车、观光、航空等传统产业,也有新能源和LED制造等新兴产业。台湾之行有什么收获?多家陆企表示会在台湾加码投资,如华润集团将投资4000万美元做高端医疗技术;爱国者数码科技公司正在洽谈跟台湾同行合资办公司;福建超大现代农业集团准备在台湾中南部县市设立农产品采购中心、分中心,希望与生产的农民直接合作发展“订单农业”。
绿营青壮派学者洪财隆认为,大陆企业建议在南部设立采购中心,若能落实,直接把资源下放到台湾中南部、农渔民手中,就经济效益而言,更直接也更全面。台湾过去常出现的柳丁、芭乐等时令水果生产过剩、卖价过低的情形,就不会再发生。
此外,陈云林一行还参观了高雄港、高雄楠梓加工出口区、台北港、台北内湖科技园区以及台达电、日月光、旺诠、台塑、远雄等公司,考察团成员与台湾业者就加强和深化合作进行了深入沟通。
走访台湾中南部 关注农渔业和中小企业
在台期间,海协会经贸考察团还深入嘉义、云林等台湾中南部县市,把握当地的经济特点,着重与农渔业者和中小企业开展交流。
25日,考察团来到嘉义。在“两岸农渔业暨中小企业合作座谈会”上,两岸有关方面及企业界人士就农渔业合作、中小企业合作、农产品产销对接等问题交换了看法并提出建议。
26日,陈云林一行又来到台湾重要的农业县云林,参观了云林县农会准备的农产品小型展览,听取了县农会关于当地农渔产业发展情况的简报,并与相关业者进行了交流座谈,详细了解了他们对加强两岸农业交流合作、拓销大陆市场的有关建议。
云林农产物流中心总经理苏俊豪建议,希望扩大台湾运输港口,例如嘉义布袋港、台南安平港、云林箔子港等,这样可以直接载运南台湾农渔产品到大陆。苏俊豪还当面请托陈云林,协助在大陆各省市设立台湾珍品馆。过去办展销会能让台湾产品快速与大陆民众接触,但展销会一结束,想买台湾货缺乏一个平台。如果设立珍品馆,展销台湾的五谷杂粮、水畜产、花卉水果等,可快速把台湾农产品行销到大陆。
听取建议后,陈云林表示回去后将认真与有关部门协商。他强调,两岸是骨肉兄弟,对台湾有利的事情,一定会尽力推动。
27日晚,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为陈云林一行设欢送晚宴,除互赠“打油诗”、礼品外,值得注意的是,陈云林提了“六尺巷”的故事,强调两岸“互让”的重要。
情深意切互动热烈 台湾各界积极评价
陈云林一行此次的参访行程,尤其是南台湾之行,与基层民众和业者互动热烈,受到了台湾各界和社会舆论普遍的积极评价。
3天的南台湾之行,不仅让陈云林一行感受到了南部工商界、农渔业热盼与大陆加强合作的愿望,更亲身体验了台湾南部民众淳朴、热情的浓郁情谊。
在高雄,陈会长一早下了高铁就召开座谈会,下午参观考察楠梓加工区,在紧张的行程中,当天傍晚还赶到位于高雄大树乡的佛光山参访。这所著名的佛教胜地灯笼高挂,鼓乐响起,年过八旬的星云大师亲率上千名僧众迎接。陈云林频频双手合十,“含着热泪走过了欢迎的人群”。
在嘉义,陈云林与两年前在福建客家土楼巧遇的十几位台湾乡亲重逢。双方互赠土特产、合影留念,陈云林感谢在场乡亲的厚爱,说希望有机会再次在大陆见到他们。
在云林,县农会特别挂出“云林欢迎陈云林”的标语,座谈会现场和走道、四周大柱子上,都可以看到欢迎海报。为展现诚挚心意,云林县20个农、渔会研发生产的顶级名品全部登场展示:又香又甜的香蕉、高营养价值的黄金米、远近驰名的古坑咖啡,以及有“云黑钻”之称的黑蒜头与黑金刚花生……
25日出版的台湾各家报纸,纷纷大篇幅聚焦陈云林首次跨越浊水溪,来高雄、嘉义、云林三个县市开展经贸考察之旅。
台湾《民众日报》25日以头版头条及一整版“焦点新闻”,报道陈云林会长来到高雄,并说陈云林南部行,行程十分紧凑,他“首度跨越浊水溪,一圆夙愿”。
星云大师创办的《人间福报》,发表《情意人生 共生共存》的社论说,浊水溪是一条地理界线,也是一道无形的心理界线。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首度跨越浊水溪到南台湾,意味着一种和解的到来。
《联合报》、中央社等报道称,陈云林首次跨过浊水溪参访高雄,“释善意”是主要的意义。
陈云林访台具有三大意义 提升两岸良性互助工作
综合观察此次陈云林率团访台具有以下三大意义:
第一,促进大陆企业来台投资。自从2009年6月30日台当局以正面表列方式开放陆资来台投资共192项产业以来,截至去年底为止,共有102件大陆企业来台项目,投资金额1.3183亿美元,还有相当大的成长空间。 陈云林此行必将使大陆企业来台投资更加积极。
台当局应审视过去大陆企业来台投资情况;研究扩大开放大陆企业来台投资范围;持续改善大陆企业来台投资的相关配套措施,提供更完善的投资条件;与大陆签署投保协议,提供更全面的投资保障,使大陆企业来台投资更为顺畅。
第二,强化两岸产业合作。过去台当局“经济部”推出“两岸搭桥专案”,已经优先选择中草药、太阳光电、航空、通讯、LED照明等15项产业,列为两岸产业交流合作的项目。同时也积极发展“六大新兴产业”,包括生物科技、绿色能源、精致农业、观光旅游、医疗照护及文化创意等。大陆则是在“十二五规划”中,将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育种、新医药、新材料、电动汽车、资讯产业等列为“七大新兴产业”。
台湾的六大新兴产业,与大陆七大新兴产业共同性非常高,陈云林一行与台湾的产官学各界,针对两岸新兴产业合作进行了座谈,特别是与南部的企业座谈,必将使两岸新兴产业的合作更加密切。
第三,使台湾农渔产品销售大陆更加便利。在民进党执政的8年期间,两岸直航一直无法实现,运输时间与运输费用居高不下,再加上通关手续的繁复与高额的关税,使台湾销售至大陆的农渔产品非常有限。
两岸直航后,运输时间与费用的节省,使台湾农渔产品销售大陆的美好前景可期。例如,石斑鱼卖到大陆的金额,从2007年的2700万新台币增加至2009年的14亿新台币,成长近50倍。陈云林此行也对台湾的农渔、中小企业产品外销大陆等相关问题进行座谈,必然能为台湾农渔产品销售大陆提供更加便利的措施。
台湾政坛世代交替
影响岛内政局发展
台湾“五都”选举喧嚣落幕了,却启动了台湾政坛世代交替。在蓝绿两大阵营中,国民党在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元老基本上都已经退位,像朱立伦、郝龙斌等中生代接班态势亦已浮现,世代交替平顺,且速度比绿营快得多。反观民进党,一直没有从“天王迷思”中走出来,不论选什么,“四大天王”都要上场参一脚,民进党的世代交替之路并不平坦。
国民党世代交替已部署就位
2005年8月19日在国民党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上,担任党主席5年多的连战郑重地把重担托付给了55岁的新主席马英九,完成了世代交替,国民党正式进入“马英九时代”。
马英九这颗台湾政坛的政治明星,其学历和从政经历均堪称完备。这位哈佛大学法学博士一回到台湾,就出任“总统府”第一局副局长兼蒋经国的英文秘书,被蒋经国称为“没有缺陷的年轻人”。马英九不仅形象清新、学历高、口才好,而且为人谦恭、温和理性,不结党营私,深得蒋经国的喜欢。受蒋经国赏识,年仅34岁的马英九即担任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这在向来是论资排辈的国民党阵营掀起了波澜。当时有人称,马英九的升迁“比坐直升机还快”。马英九曾历任“研考会主委”、“陆委会副主委”、“法务部长”、“政务委员”。1998年,打败陈水扁,当选台北市长,并于2002年连选连任台北市长。2005年7月,马英九通过党内直选,当选为国民党主席。2008年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
在马争取2012年获得连任之前,国民党即开始部署新一轮的世代交替。岛内舆论普遍认为,以知名度和政治实力而言,新北市市长朱立伦、台中市市长胡志强、“行政院院长”吴敦义、台北市市长郝龙斌,将成为国民党新一代“四大天王”。这四人非常能干,而且都和马英九私交甚密。
朱立伦与马英九、胡志强曾被合称为“马立强”,被视为国民党内中生代的重要人物。朱立伦高人气、高学历、形象清新温和,能力突出,两任桃园县长亮丽的成绩单在民众中间留下非常好的口碑,并建立和完善了经济布局,是蓝营的头号战将。
2008年11月22日,中国国民党第十七次全代会临时会议提名朱立伦担任国民党新任副主席。2009年9月7日,朱立伦出任“行政院副院长”。 2010年5月13日辞去 “行政院副院长”之职,参选改制后的新北市长,并以领先蔡英文10余万选票当选新北市市长。
郝龙斌是国民党元老郝柏村之子,原是台湾大学营养系教授,后弃教从政,先后当选“立委”、“环保署长”。2006年,郝龙斌击败强劲对手谢长廷,当选台北市长。任台北市长后,郝龙斌随即展现了出身军人家庭的顽强个性,为反制民进党当局将“中正纪念堂”改名为“台湾民主纪念馆”,他推动台北市政府决议,将位于陈水扁办公室前的凯达格兰大道改称为“反贪腐民主广场”。这一举动让台北市民拍手称快,岛内舆论评论说:“果真是虎父无犬子。”
2010年11月27日,郝龙斌连选连任台北市长,政治前途不可限量。
胡志强,曾任新闻局长、“外交部长”。2001年参选台中市长,胜选任职至今。
胡志强与马英九私交甚密。2005年,民进党为打压马英九的人气,曾污蔑马英九与胡志强搞同性恋。不过,民进党政客捕风捉影太过荒谬,谣言不攻自破。但这也从侧面说明马胡关系好。胡志强党政历练丰富,能力强,是马英九灵活运用的“活棋”。
跟胡志强同年出生的吴敦义,台湾南投县人,曾担任台北市议员、“立法委员”、南投县长、高雄市长等职。1998年12月,吴敦义以些微票数竞选高雄市长失败,尝到从政以来最大挫败;2009年9月,吴敦义成为马当局第二任“阁揆”,验证了十年风水轮流转。
吴敦义是国民党本省籍精英,从政历练极丰富,甚受马英九倚重,未来“行情看涨”。
国民党的“四大天王”都很优秀,比较而言,胡志强和吴敦义年龄偏大,能够接马英九的班的可能性较小,而朱立伦和郝龙斌的可能性比较大,尤以朱立伦为甚。因为朱立伦不但从政历练完备,而且拥有年龄优势和曾担任过国民党副主席的党务工作优势。外界说他和马英九很像,都是留美博士,同样温文尔雅、口齿清晰,同样形象清新、人气高涨,早将其视为马英九的接班人。不过也有人说,马朱两人其实一点也不像:马英九像个好学生,有着法律人的坚持与思维;反观朱立伦,来自多元的省籍及政治背景,表现出的弹性,让他在政坛很少与人交恶,朋友满天下。
民进党世代交替仍需多磨
民进党自2008年下台后即进入世代交替时期,民进党内的“四大天王”谢长廷、苏贞昌、吕秀莲、游锡堃,无可奈何地归于边缘和凋零。而陈水扁这个“超级天王”已走入历史,将在牢狱里度过余生。代之而起的将是以蔡英文为核心的包括苏嘉全、陈菊、赖清德组成的新“四大天王”。
自我感觉一直很好的吕秀莲卸任之后还想走过去的老路,企图通过办杂志再次独领风骚,但毕竟世事变迁、物是人非,吕秀莲经营的媒体已经成为包袱,而不是其重新出发的平台。吕秀莲又搞出什么“九六共识”游行宣传,结果只有区区数辆游览车、百十人捧场。最近,吕秀莲先是宣布角逐民进党内2012年初选,后又说是受到日本地震启示,决定投身环保,退出初选。有评论指出,这正是吕设计好的步调,在成功抢占媒体版面,标榜完自己的党内地位后撤退,既保住了5次选举不败的金身,又省下了500万元新台币的参选费用,算是功成身退。游锡堃没有了陈水扁的扶持和提携,在民进党内像一颗浮萍,也是四大天王中最没有影响力的人。自知没有多少实力的游锡堃最早喊出了天王退位,世代交替。谢长廷意欲拔剑再战,无奈形势比人强,加之2008年“大选”失败后,谢长廷有言在先,将退出政坛,这也成为罩在谢长廷头上的一道政治魔咒。而民进党内很多人也不希望谢长廷出来争抢有限的资源,这就使得谢长廷的政治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让其有志难伸。苏贞昌是老“四大天王”中唯一有实力、有气势、有机会的人,也被很多人寄予厚望。但“五都”一役,苏贞昌遭到重挫。经过几个月的基层布桩,苏贞昌重新出发,参加民进党2012年初选,与蔡英文直接硬碰硬。
与老天王逐渐凋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蔡英文如耀眼的明星在民进党内冉冉升起。蔡英文跟朱立伦一样,形象清新、人气旺、学历高,也是从大学教授转道从政,历任“经济部”贸易调查委员会委员、“大陆委员会”咨询委员、“经济部”关贸总协定入会咨询顾问、APEC贸易及投资委员会服务业小组主席、“陆委会主委”、 “立委”、“行政院副院长”。
2008年5月18日,蔡英文当选民进党主席,成为民进党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党主席。此时的民进党正跌入谷底,蔡英文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秋”,能否带领民进党走出低谷,成为蔡英文最大的考验。然而,在短短两年里,蔡英文将跌入政治低谷的民进党归拢在一起,逐渐甩开了陈水扁这个大包袱。自2009年以来,在蔡英文的带领下,民进党接连获得数场选举的胜利,声势如日中天。2010年5月23日,民进党第13届党主席选举,蔡英文高票当选。同年底,蔡英文参选新北市市长,初试啼声,即取得不错的成绩,虽败犹荣,坐稳了民进党共主的位置,成为民进党内最有实力和影响力的天王。最近,蔡英文挟高人气,参加民进党内的2012年初选,结果如何,尚待观察。
陈菊资格老,属“美丽岛系”时代的人,但“大器晚成”,目前在民进党内的地位举足轻重。
赖清德与苏嘉全在“五都”选举中脱颖而出,后势看涨,稳稳站上民进党接班梯队,他们开始顶替“老天王”们的地位,与蔡英文一起构成民进党新的权力核心。
世代交替影响岛内政局发展
台湾“五都”选举启动了蓝绿阵营的世代交替。苏贞昌、胡志强已老,其魅力不复当年;而朱立伦、蔡英文等政治精英已成长起来,实力如日中天,将影响台湾政局的发展。
“五都”选后紧接着就是台湾2012年的大选,民进党的2012年大选候选人,估计仍会在蔡英文与苏贞昌之间产生。选前民调比较看好苏贞昌参选2012年,选后风向却是蔡英文超越苏贞昌。而且,民进党在“北二都”双输,起因是苏贞昌先选择了台北市,“逼”得蔡英文选新北市,令党内掀起对苏“秋后算账”声浪。“五都”选举的结果意味着苏贞昌及其所代表的民进党内的辩护律师世代在2012年已经出局,他们不得不走入历史,不得不向更加年轻的一代交出接力棒。但面临可能是政治生涯最后一战的2012年大选,苏贞昌能不拼吗?果然,最近,苏贞昌已登记参加民进党内2012年初选。
世代交替是民进党必然的选择。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新北市高票落选,却为蔡英文巩固了在党内领导核心的政治地位。蔡英文输了席次、赢了选票,声势一飞冲天,再加上拥有党主席的资源和新潮流的支持,预期未来蔡英文和苏贞昌之间的大选候选人提名之战定是一场龙虎斗。
目前,蔡英文和苏贞昌都参加民进党2012年的党内初选,民调是旗鼓相当。另一匹“黑马”是前民进党主席许信良,他在民进党初选领表截止前的两小时突然宣布参选,制造了另一个大惊奇。
此外,“南二都”的当选市长赖清德与陈菊,更是身属“新潮流”系,这一少一老掌控着民进党仅能掌控的最大行政资源,未来无论民进党主席还是2012年的候选人,缺了“南二都”的支持恐怕都难以成事。所以,民进党要完成世代交替实非易事。
推陈出新是自然法则,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新人取代旧人是必然趋势。未来,如果国民党继续执政,不管是朱立伦还是郝龙斌接班,国民党的两岸政策估计会稳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好局面将会继续前进;相反,如果民进党重新上台执政,不管是蔡英文还是苏贞昌,或是其他人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只要民进党不放弃“台独党纲”,不转变“台独”立场,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那么两岸的政治互信将不复存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态势就有可能丧失,甚至导致两岸关系倒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