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1年第四期  > 正文

金陵有佳景 到此且莫愁

日期:2011-07-01 14:00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盛明苏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莫愁湖作为南京的风景名胜久负盛名,因景区内的莫愁女故居、胜棋楼各有故事而独树一帜,并曾号称金陵四十景之首。清代诗人袁枚十分喜爱莫愁湖。他认为金陵莫愁湖与杭州西湖都很美,但莫愁湖却有着更胜一筹之处。他赞美莫愁湖说:“欲将西子西湖比,难向烟波判是非。但觉西湖输一着,江帆云外拍云飞。”历史上,莫愁湖曾与秦淮河,甚至与长江连接在一起,东侧石头城城墙连绵不断。站在莫愁湖边,只见水波浩荡,沙鸥翔集,江帆点点,气象万千。

  烟雨江南,莫愁女伴湖而居,她常推开窗棂,望着茫茫湖水,怀恋着远方的故乡。相传南齐时,洛阳女子莫愁15岁时父病丧,因家贫而卖身葬父,被卢员外由洛阳带回建康的石城湖边,并做了卢员外的儿媳。莫愁聪明美丽,勤劳善良,深得家人邻里喜爱。可惜不久北方有外敌入侵边塞,莫愁的丈夫应征戍边,一去十载杳无音信,于是莫愁将对亲人的一腔思念寄托于帮助邻里、扶危济难的善行之中。因遭公公反对,莫愁不堪诬陷凌辱而怒投石城湖,以死抗争。后人为怀念莫愁,便将她投身落水的石城湖改名为莫愁湖。至今,莫愁女故居仍保留着原来的格局:南有郁金堂,北有苏合厢,西边的荷厅被回廊望楼所围护自成一家。

  莫愁女的境遇受到许多人的关注,历代文人墨客来此每有感而发,留下了许多诗作佳话,使得莫愁女与莫愁湖更广为流传。

  紧靠苏合厢的东墙,胜棋楼并肩相伴。据说明朝皇帝朱元璋有一次与大臣中山王徐达下棋,徐深知伴君如伴虎,便着意逢迎,巧妙地在棋盘上摆出“万岁”二字,且以和棋终局。朱皇帝果然龙颜大悦,于是将此楼赠予徐,并题名为胜棋楼。如今,有楼前的楹联为证:“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烟雨,王侯事业都如一局棋枰。”观湖赏荷,睹物思史,现在这里已是游人必到的地方。

  另外不被外人所详知的,在莫愁湖南岸正中位置还有一处重要的民国时期历史遗存——粤军殉难烈士墓。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于1912年元月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封建余孽张勋不甘心清王朝的失败,在南北议和停战之际,突然纠集兵力,由徐州沿津浦线大举南犯,形势极为紧张。当时孙中山领导的粤军从宁挥戈北上,一举击溃敌军。这一胜利保卫了南京革命政权的安全,对于迫使清帝宣布退位,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具有重大作用。后将这一战役中殉难的61位烈士安葬在莫愁湖畔,由孙中山亲笔为墓碑命名,黄兴撰写碑文。1948年,原粤军北伐总司令姚雨平重修烈士墓,将原来分散安葬的各个小墓连同战前因造炸弹牺牲的华侨炸弹营长周达烈士在内,共62具烈士遗骸合葬于一冢。新中国成立后,烈士墓几经整修和扩建。如今这里绿荫环绕,庄严肃穆,近年,莫愁湖管理部门还在湖边新筑一碑亭,树立原《重修建国粤军阵亡将士墓记》(1948年)碑,供游人了解历史。

  莫愁湖是个休闲怡情的好地方。当你沿着环湖路漫步的时候,当你站在凉亭中听着翠竹切切私语时,当你蹲在水边注视着锦鲤追逐游动时,当你坐在游船里逐意荡舟的时候,唱一唱“一片湖光比西子,千秋乐府唱南朝”;品一品“于此间得少佳趣,亦足以畅叙幽情”;想滚滚长江,淘尽英雄,潮起潮落,青山依旧。徜徉其间,思古追今,来者已忘忧,去时当莫愁。●

  (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供稿)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