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著名书法家滕墨之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最能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特征的是中国的书法艺术。汉代杨雄说得好:“书为心画”。书法以它特有的“形态”表现着书法家的意境,它那跃然纸上错落有致的点线是境界中智慧的体现。滕墨之的书法以情为基石,以意为书法的生命力,以丰富的书法人生感悟为涵养,在灵动间畅想,开创了一代美妙书风。
书道尚意,得意可以通神,所以书法全其意而已。而要表现意象,对书法付诸以情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情之下的意象书法,才会使得作品富有韵味。滕墨之久研古人诗书,饱读历史沧桑,深入体验生活,以极强的情感表达方式表现出对书法的执着追求,笔笔带劲,字字生情,处处含意,生动而不乏规则,劲秀而耐品。
“意”者,“心志也”。心志之于书法是书家籍书艺表现其对自然、人生之感悟及予夺情绪,是书法艺术的灵性所在。舍其意,无以言书艺。滕墨之的书法抓住了以意为出发点,达到了娴熟的程度。并具有非常强的“灵性”。
何谓“灵性”?通神谓之灵,率真近乎性,以率真之情下笔可得“灵性”。灵性是书法艺术的灵魂,而书法则是灵性的依托,是书法家人品、学问、气质的迹化。这一点,我们从滕墨之的作品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
滕墨之是位笃诚而勤奋的书家。他的时间和精力主要都在书法里泡,苦习学法,讲授书法、研究书艺,对书法用心至诚至深。在当今物欲横飞的时代,他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对书法创作及传统文化的研习当中,实属难得。
滕墨之的书法作品,韵味十足。宋代书法家黄庭坚曾经这样论述:“书画以韵为主”,“书者能以韵观之,当得仿佛。”人们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的时候,有时会赞美其有“韵味”。有“韵味”、“韵致”,这是一个很高的审美标准。但究竟什么是“韵”,很难下定义。因为“韵”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五代的荆浩在《笔法记》里云:“韵者隐迹之形,备遗不俗”。就是说“韵”的表现很隐晦,隐隐约约而不露痕迹,是暗示的而非和盘托出的。
中国书法尚“韵”与此同理。“韵”就是精神性很强的寄寓,它必然追求行云流水般的节奏与挥洒之乐。“韵律之美”是滕墨之书法创作的特性之一。书法线条的韵律变化蕴含着无比丰富的内在精神,暗示着寓意深刻的无限可能性,所以它会随着人们内心感觉的搏动而震颤。书法是一门富有感情的艺术,书法的线条是书法艺术的生命,是感情宣泄的载体。滕墨之能将感情融入线条,让鉴赏者在作品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怀,那是深层次的开发。若此,才可称之为高层次的书法艺术创作。
滕墨之深知,艺无止境。为此,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三十八载写春秋,年华似水随笔流。八尺案头无穷趣,书不成名死不休。”我们相信,在漫漫的求索路上,滕墨之必将书写出更加璀璨的人生华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