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1年第四期  > 正文

两岸关系发展的活力在于基层交流

日期:2011-07-01 08:58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6月12日在第三届海峡论坛大会上致辞时说,海峡论坛的动力在于基层民众,两岸关系发展的活力也在于基层交流。

  他表示,基层交流源于不能割舍的亲情、乡情和友情,有着天然、朴素的内在动力;根植于既有的千丝万缕联系,遍及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牵动社情民意,惠及千家万户。基层交流是人民的直接交往,不需要太多资源,也不拘泥于形式,一次聚会、一杯清茶、一通电话、一封电邮,都可以搭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

  他强调,今后,我们将继续依靠基层、服务基层、造福基层。在制定和实施具体政策时,将更多倾听基层民众的声音,了解基层民众的需求。希望两岸的交流团组多到基层去,多和基层民众交朋友。鼓励两岸媒体多报道对岸的风土人情和基层民众的日常生活,让两岸民众了解更全面、理解更深入。

  我们一直高度重视两岸基层交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靠两岸政治家的共识与推动,更要靠社会各界的认同和参与;要靠工商企业、社会团体的交往,更要靠普通百姓的互动;要靠人流、物流、资金、信息的畅通,更要靠基层民众心灵的沟通。我们始终坚持制定发展两岸关系的政策措施面向台湾基层民众,千方百计为两岸基层交流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多的便利、搭建更多的平台,为台湾同胞在大陆的正当权益提供切实的保障,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广大的基层民众。

  要着力促进两岸基层的对接与互助。两岸基层应加强交流、扩大合作,让更多的民众直接受益。

  他表示,两岸的基层组织和社团最贴近民众,最了解民众,应该创新合作方式,多出主意,多结对子,多办实事。两岸各类民间团体和中小企业,应该发挥自身特长,在促进两岸贸易投资以及旅游观光等方面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他说,两岸双方都需要采取更多亲民、便民、利民的措施。两会商谈也应该继续把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更多地考虑保障就业和增加收入等民众的切身利益。

  他强调,要切实打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只有保持两岸关系的稳定,巩固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排除对两岸关系的各种干扰因素,才能使两岸关系保持正确方向,才能让和平发展的成果不至得而复失。

  他表示,当前,我们需要切实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加快后续协议的商谈,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扩大文化教育交流,让基层民众更多受益。●(摘自新华网)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