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1年第六期  > 正文

“台独”—— 一股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浊流

日期:2011-11-01 20:20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铁兰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温家宝总理多年前的一席话,道出了每个中华儿女内心的伤痛。由于种种复杂的因素,两岸迄今尚未统一,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并未改变。回望六十余载两岸分离史,“台独”如一股浊流,变幻多端,拂逆历史大潮,实乃民族之患。事实上,“台独”思潮自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打上了国际势力干预的烙印;“台独”理论改头换面,也辩不过历史的真相;“台独”运动挣扎多年,带来的不是人民的安乐,而是民族的隐忧。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振兴中华、统一中国”的伟人遗训犹在耳畔。伟人未了之遗愿,未竟之事业,是历史赐予我们的机遇,更是赋予我们的责任。祖国和平统一已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台独”分裂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必将走向衰亡。

  

  “台独”之发端:

  扭曲变形的牵线木偶

  

  1945年台湾回归中国前后,一股“台独”思潮在美、日的策动下滋生了。“台独”作为二战后岛内分离主义势力与国际势力勾结的产物,天生就具有根深蒂固的分裂性和依附性。正是在西方反华势力的支持和庇护下,“台独”犹如一支牵线木偶,随着岛内政治局势的动荡,展开了一场扭曲变形的狂歌乱舞。

  日本是策动“台独”组织和活动的始作俑者。日本侵占台湾后,推行“去中国化”运动和“皇民化”教育,培养“大日本臣民”意识,在台湾社会埋下了“台独”的祸根。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不甘心失败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勾结台湾御用士绅,在台湾建立起“台独”组织,发动“台湾独立”事件,以便在“台湾独立”的幌子下继续控制台湾,由此翻开了“台独”活动史上的第一页。日本政府大力支持“台独”分子成立“台湾民主独立党”,拼凑“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还追随美国立场,炮制了“台湾归属未定论”,对其在台湾问题上的含混立场,作了种种辩解。正是在日本的大力支持和庇护下,大大小小的“台独”分子以日本为“大本营”,进行了20多年的“台独”运动。

  “台独”从发端之日起,就受到了美国的公开或暗中支持。美国出于自身利益需要,精心炮制了“台湾地位未定论”,从而获得动用军事力量进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的“正当”理由,直接造成了“台湾问题”的产生。美国公然忽略《开罗宣言》对台湾主权已归还中国的确认,与日本单方面缔结《旧金山和约》,为“台独”运动提供了“法理”依据;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文化渗透等方式,在台湾留美学生中培养“台独”骨干,为“台独”活动提供人才支持。在美国的庇护和扶持下,在美“台独”势力迅速滋长,“台独”及其外围组织纷纷成立,“台独”民众基础逐步扩大,“台独”活动日益嚣张。

  

  “台独”之蔓延:

  错综复杂的社会土壤

  

  “台独”思潮及运动的发展,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政治及文化背景。

  两岸的长期分离隔绝与台湾民众的屈辱历史,以及由此异化出的“台湾意识”,成为“台独”产生与发展早期演变的社会历史根源和心理因素。台湾人民在历史上饱受残酷的封建压迫,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近百年来两岸间曲折的分分合合、历史造成的恩怨与隔阂,使台湾社会形成某种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悲情意识”或特殊的“台湾意识”。它既有爱国爱乡、勇于反抗、坚强自主的一面,又有封闭、抱怨、排他、狭隘的一面。这种“台湾意识”很容易被“台独”分子所利用。

  国民党当局退守台湾后的专制独裁统治及反共拒和政策,是“台独”产生与发展早期演变的重要政治因素。长期封闭式的高压统治,特别是制造“二二八事件”,给台湾人民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窒息了新生民主力量的生存空间。有些追求民主运动的新生代政治人物甚至成长为今天“台独”及其外围组织,乃至民进党中的核心人物。同时,国民党反共拒和的大陆政策,加剧了台湾民众的“恐共”心理,客观上助长了“台独”意识的蔓延。

  两岸长期隔绝,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严重对立,为“台独”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对立和隔绝使两岸人民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各方面都出现了一定差异,使岛内民众对一个中国的国家认同受到了较大影响。除此之外,台湾现存体制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利益集团及社会阶层,为了其既得利益,极力维护社会现状,从而极易成为“台独”的社会基础。

  西方反华势力的纵容始终是“台独”势力发展的重要国际背景。“台独”分裂势力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是国际势力支持的产物,其复杂性不仅涉及意识形态、国家体制,更关系到大国间的战略关系。表面上,国际势力在政策上对“台独”采取保持“中立”的模糊立场。但实际上通过多种途径,对“台独”起到了引导和鼓励的作用。长期以来,台湾已经成为西方大国遏制中国的战略筹码,国际势力不会轻易放弃对“台独”这枚棋子的利用。

  

  “台独”之理论:

  不攻自破的天方夜谭

  

  “台独”理论打着说理的幌子,经过精心的打扮,企图从历史、民族、法律等方面为“台独”分裂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但在历史和事实面前,其虚伪性、欺骗性和煽动性昭然若揭。

  “台湾地位未定论”是“台独”分子的首要“理论依据”。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之初,美国政府为将台湾纳入它的势力范围,使之成为它远东战略的一环,编造出来的说法。其基本内涵是提出台湾从日本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后,就变成了一块无主的土地,由于没有任何条约明言日本已将台湾归还中国,所以要重新确定这块土地的归属。“台独”分子企图利用此理论将台湾问题国际化,行使所谓“自决权”,达到选择台湾前途自由的最大化。其荒谬性在于,“旧金山对日和约”是片面、非法的,不具法律约束力,《开罗宣言》和《波兹坦公告》是公认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法文件。新中国建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取代国民党政府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尽管国民党偏隅台湾,但中国对于台湾的主权并未发生任何变化。事实上,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尽管还有极少数国家与台湾当局保持“外交”关系,但没有任何国家政府对中国拥有台湾的主权提出怀疑,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原则的正义性是不可撼动的。

  “台湾民族论”是较早出现的“台独”理论之一。其基本内涵是否定台湾人与祖国大陆人同属中华民族、同源同种的观念,而提出目前在台湾生活的人群是与祖国大陆上的中国民众毫不相关的另一族群,即“台湾民族”。“台独”分子企图以此为早期海外“台独”活动建立“民族国家”提供理论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其荒谬性体现在,根本上歪曲历史,抹杀现实,所有为其辩解的文章都显得牵强无力,因而无法为台湾人接受。近年来,海峡两岸开放交流,各种文化活动日趋频繁,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更深刻地认识到台湾文化与祖国大陆文化的同源,而这种认同感是绝不可能在日本文化及西方文化中找到的,这也充分证明两岸人民本是骨肉相连的同胞。

  “住民自决论”是“台独”分子企图通过和平手段,“正大光明地搞‘台独’”而炮制的一种理论。早期主要是以所谓台湾法律地位未定论为依据,肢解国际法中有关自决权的一些规定,并肆意歪曲关于民族自决权的系统论述。这些理论依据遭到人们唾弃之后,又出现了另一种“理论”即所谓的命运共同体,强调“主权在民”的原则,强调台湾的前途必须由台湾2300万人民来决定。其荒谬性在于,台湾根本不具备搞“公民投票”来决定台湾前途的条件。战后国际关系史表明,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变更等方面所进行的公民投票自决活动,只适用于殖民地、托管地、非自治地区,以及那些被其他民族国家兼并,原本就是独立的民族和国家。“台独”分子居然将这样一个神圣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张冠李戴,歪曲篡改,打着“民主”旗号从事分裂国家的活动,是对民族自决的亵渎和滥用。

  “中国主权过时论”缘自曾任美国驻华大使的李洁明提出的“中国强加于台湾的主权观念已经过时”,实质就是要否定并取消主权,直接目的是要为某些国家推行强权政治,维护符合其利益的不合理的国际秩序服务。其荒谬性体现在,国家主权是国际法赖以存在的基础,国际法本身就是各国主权意志协调的产物,不能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当代世界的区域一体化进程并非对国家主权的简单否定。那些认为西方国家应该不理会国家主权原则,使用武力手段推行西方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人权标准的观点,则是一种新型的世界帝国论和世界霸权论。当今世界政治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将深深影响国家主权的存在形式和实现途径,但不会改变世界由主权国家构成这个基本事实。国家主权原则仍将是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最高原则。

  

  “台独”之活动:

  声嘶力竭的末路悲鸣

  

  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台独”运动出现至今,“台独”势力经历了膨胀蔓延,盛极而衰的发展过程,在一条走不通的道路上声嘶力竭地挣扎着,逐渐暴露出苟延残喘之态。

  以海外为活动中心的早期(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后期):

  早期的“台独”活动以美、日为大本营,主要采取“武装革命”的路线,呈现出分散、无序的特点。1945年,日本主战派军官联合台湾御用绅士发动的“台湾独立自治运动”遭遇流产。1947年,一批深得“日本皇恩”的人士借“二二八事变”之机鼓动“台湾独立”。之后,“台独”分子廖文毅兄弟逃至日本成立所谓“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20世纪60年代,日本扶持的“台独”组织分裂成“台湾青年会”和“独立台湾会”两派。进入70年代,以台湾赴美留学生为主的新兴“台独”势力逐渐在美国发展起来,美国逐渐取代日本成为新的“台独”活动中心,代表组织是走海外“暴力台独路线”的“台独联盟”,还有以“乡亲联谊”、“宣传造势”的“柔性台独”面目出现的“世界台湾同乡联合会”(简称“世台会”)。与此同时,岛内还出现一条不同于“暴力革命”的“台独”路线,即“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简称“台湾长老教会”)主张“通过体制改革”、“发展民主”、依据“住民自决”,经过“公民投票”实现“台湾独立”。

  岛内“党外”势力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

  70年代中期,随着代表中产阶级利益的新兴“党外”势力登上政治舞台,“台独”活动呈现出“党外”势力发展快,“台独”理论多元化,“土独”与“洋独”出现合流迹象的特点。随着形形色色的“台独”组织在美国成立,“台独联盟”的霸主地位被打破了。1982年“台湾人公共事务会”(简称FAPA)成立,确立了一条与“独盟”“暴力革命”不同的“民主自决”之路。海外“台独”势力正式进入多元路线并存的阶段。1982年6月底,“党外美、日四人行”在芝加哥与24个台湾同乡会发表了“共同声明”,开启了“党外”势力与海外“台独”公开勾联之先河。“党外”势力通过参加公职人员选举和创办杂志抢占舆论阵地的方式,向国民党争民主、争权力;利用岛内外的有利形势,在经受了“高雄事件”的重挫后很快恢复壮大起来,形成实力仅次于国民党的岛内第二大政治力量。1986年这股势力的主流力量组织了“民主进步党”(简称“民进党”)。

  民进党“台独化”及李登辉执政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0年):

  民进党成立后,“台独”活动中心由海外转入岛内,进入一个以民进党为主导力量的新时期,呈现出从地下到地上,从言论到行动,从分散到整合的特点。1988年李登辉主政后,开始推行以“两个中国”为核心的分裂路线,对民进党及其他政治势力的“台独”言行采取纵容与姑息的态度。1991年,民进党将“台独”条款正式纳入党纲。自此,“台独”不再是分散、单个的活动,而是成为聚集在民进党“台独党纲”旗帜下,以合法政党身份公开在政坛运作的、抗拒统一的一股政治势力。李登辉与民进党合作,通过几次“修宪”,基本建立起了“三权分立”的“宪政架构”雏形,为在“中华民国”幌子下搞“台独”,奠定了“法理基础”。随着台湾“宪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由此带来的“台独”结社自由,知识界、宗教界以“学术”研究之名行“台独”活动之实的“台独”组织纷纷成立,不但与其他“台独”组织一起策划、发动“台独”活动,还带头搞“一中一台”大游行等大型活动。岛内“台独”势力从非法、秘密走向合法、公开,各种“台独”思潮在岛内迅速蔓延泛滥。

  民进党执政时期(2000年至2008年):

  2000年,台湾以民选方式实现首次政党轮替,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取得政权。民进党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全方位推行以“脱中国化”为核心的“渐进式台独”。一是竭力推动“法理台独”,进行“一边一国”活动。大力推动“公投立法”和“公投入宪”,鼓吹“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2007年,不顾两岸舆论谴责和国际社会反对,强行推动“入联公投”。二是加速“去中国化”进程,推动“台湾正名活动”,强力推行“文化台独”。在文化教育领域大力灌输“台独”意识,大量删减中小学教材中关于中国历史、地理、人文的内容,大力推行“乡土语言”教育,培养台湾民众的“台独认同”。三是实行“以武谋独”,将台湾的军事战略由过去的“固守防御”调整为“预防战略”,持续加大整军备战力度,强行推动“6108亿特别军购案”。在陈水扁当局的纵容、扶持与暗助下,岛内外各种“台独”分子大搞“台独”聚会,“台独”活动日益猖獗。

  “台独”内在矛盾凸显期(2008年至今):        

  2008年以来,国民党在岛内重新执政,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协商,台海局势迅速转趋缓和,两岸关系进入前所未有的和平发展期,“台独”势力有所削弱。一方面,和平、发展成为岛内主流民意,大多数“台独”分子对此心知肚明;另一方面,为了掩盖分裂本质,继续蛊惑人心,“台独”势力意图将政治与经济切割开来。在政治策略上,逐渐减弱硬碰硬的统“独”对抗,以“打马反中”为主轴,进行更隐密的政治斗争,牵制、干扰马英九施政。在经济策略上,把“经济和民生牌”与由“台独观念”演变而来的“拒统观念”、“亲中卖台”连接,抹黑大陆对台政策功效,曲线反扑两岸交流。民进党深知显性“台独”支持者正在大量流失,对抗性“台独”论述已不能适应两岸现实和发展的强劲势头。于是,不断调整其政治论述,从“对抗性台独”、“显性台独”,渐变而为“和平台独”、“法理台独”,再变为蔡英文口中的“和而不同,和而求同”,但其实质仍是继续顽固坚持“台独”立场。这一时期,“台独”虽频频制造事端,但力量大幅削弱,不得不进行和平“台独”、稳健“台独”、隐性“台独”等变种。

  

  “台独”之危害:

  催生乱象的源头祸水

  

  台湾问题关乎我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关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关乎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和福祉。

  “台独”是中国实现完全统一的最大障碍。“台独”势力严重挑衅了一个中国原则,违背了台湾民众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希望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的愿望,更损害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和平不要战争,要统一不要分裂,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但“台独”主张及其活动,挑动两岸中国人自相残杀,干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阻碍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台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隐患。在新的世纪里,完成祖国的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期盼。实现民族复兴需要一个持续稳定和平的发展环境。“台独”对亚太地区和平的威胁,对两岸经济合作的阻碍,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干扰,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复兴的进程。

  “台独”是台湾民主政治发展的严重障碍。“台独”假借“民主”之名,以议会斗争、街头运动为两面战术手段争夺政权,破坏岛内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稳定。“台独”所谓的民主不是关注台湾社会弱势族群的切身利益,而是利用社运团体和弱势族群,为选举造势,谋取政治利益。“台独”势力百般阻挠开放两岸“三通”,大搞“去中国化”,使岛内经济和民生成为“台独”的牺牲品。“台独”势力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把台湾人民的福祉作为其政治赌注。在“民主”的外衣下,“台独”煽动族群对立,遏制求统一的声音,制造分裂和斗争,处处体现的是个人或小团体的贪婪和欲望。目前,“台独”渐已成为羁绊民进党以致整个台湾民主政治发展的严重障碍。

  结语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违背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损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威胁,必然遭到两岸同胞的反对和唾弃,这股浊流必将被滚滚向前、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所淹没。辛亥百年,是两岸同胞重温“振兴中华”这一百年宏愿,携手前进,共创中华民族新的发展辉煌的重要历史契机。只要两岸同胞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不断增强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就一定能够在交流合作中融合情感、凝聚共识,在和平发展中共创祖国统一的美好未来,同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