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2年第一期  > 正文

黄埔日历

日期:2012-01-01 14:02 来源:《黄埔》 作者: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1925年3月20日
农历二月廿六
星期五

  兴宁大捷

  兴宁大捷是广州革命政府第一次东征中的一场重要战斗,承担作战任务的主要是由黄埔军校两个教导团和粤军组成的东征联军右路军。由于右路军由具有较高政治觉悟的黄埔军校校军担任先锋队,因而战斗力极强,为取得大捷提供了保障。

  1925年3月13日棉湖大战后,陈炯明、林虎残部退至广东省东北部的五华、兴宁一带。五华、兴宁是陈炯明的根据地,又是陈军悍将林虎的老巢。林虎收拢所剩兵马,采取“收缩五华、固守兴宁”的战略,妄图负隅顽抗。右路军看穿了敌军的伎俩,决定采用迂回打击之法,乘敌不意抢占五华。3月17日下午,教导第一团不顾极度疲劳,强行军120余里,经河婆到梅州的五华县里江绕道周江、锡坪、风门坳,于3月18日晚抵达五华城外围,把五华城东、南、西三面包围起来。当时敌军主力已开往兴宁,五华守军林虎部王得庆师未作积极防备。恰逢敌军连长出巡,当即缴械,并利用俘虏假称回城运弹药叫开城门。共产党员李之龙率部分士兵,假扮敌军入城。敌军一触即溃,纷纷向兴宁、赣边逃窜。右路军在未折一兵的情况下占领了五华城,俘获敌军参谋长以下数百人和大批武器弹药。

  3月19日,右路军教导第二团和粤军第一旅陈铭枢部转攻兴宁城,此为林虎司令部所在地。林虎坐镇城内,一面据城固守,一面飞调援兵,企图拼死决战。右路军攻打数时,无所进展。下午6时,援敌开到,向南门外的右路军作反包围。右路军经过激烈战斗,才把敌军打退。当天夜里,两军在兴宁城外神光山激烈对抗。第二天,林虎又从水口方面调来一股援军,气焰更加嚣张,对右路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右路军决定先肃清城外之敌,然后才趁势攻城。

  3月20日上午,粤军第一旅首先打退了神光山之敌,接着又激战于南济桥,运用正面吸引、侧面包抄的战术,将城外之敌逐入城内。下午,右路军各部冒雨攻城。教导第二团在新丰街登上楼房,抢占制高点后猛攻西门。敌军惊惶失措,抱头鼠窜,林虎弃城从东门逃跑,1922年4月以来为林虎所盘踞的兴宁城遂被攻克。右路军以2500之众,战胜15000之敌,俘获敌军军官10余人、士兵1000余人,缴获敌军大炮9门,步枪2000余支,子弹数百万发和大量辎重物品。

  与此同时,右路军一部又攻占了梅县、蕉岭、大埔等县,敌军洪兆麟残部逃往粤闽边境,林虎残部退入江西,潮(州)梅(县)地区全部为东征联军收复,困守在惠州孤城的敌军杨坤如部见援兵无望,出城向东征联军投降。至此,陈炯明的叛军,除歼灭的外,已被彻底逐出广东省境,第一次东征遂告胜利结束。东征的胜利稳定了广东局势,扩大了革命影响,为以后平定杨、刘叛乱及第二次东征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徐步)●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