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2年第一期  > 正文

小资料2008年以来“两会”七次商谈及成果

日期:2012-01-01 14:56 来源:《黄埔》 作者: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第一次“两会”商谈实现定期航班。2008年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当年6月11日,两岸“两会”恢复商谈。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率代表团赴北京展开了商谈,双方就民众密切关注的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项事宜进行了会谈。海基会与海协会并于2008年6月13日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双方各自指定航空公司,从2008年7月4日开始实施两岸每周36班周末包机,台湾开放8个航点,大陆开放5个航点。 

  第二次“两会”商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空中直航。2008年11月3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团从北京起飞赴台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展开第二次商谈。并于11月4日,“两会”再签订“海峡两岸空运协议”,将周末包机扩大为平日包机,班机数增加到每周108班,台湾开放的点不变,大陆增加到21个点。双方并同意在6个月内实现两岸定期航班。与周末包机相比,每日包机将实现两大突破:一是航线截弯取直,飞行更为便捷;二是航点大幅增加。 

  第三次“两会”商谈实现两岸空中定期航班。2009年4月26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26日在南京举行第三次商谈,两岸定期航班主要交由“小两会”(台北市航空运输商业公会和海峡两岸航空运输交流委员会)洽谈。双方同意将两岸常态化包机转换为空中定期航班。26日下午,海协会和海基会签署“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等3项协议。 

  第四次“两会”商谈就签订ECFA交换意见。2009年12月21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团赴台中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展开第四次商谈。“两会”经协商签署了《海峡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协议》、《海峡两岸农产品检疫检验合作协议》、《海峡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协议》等三项协议。此外,双方就推动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原则性交换了意见,同意作为2010年第五次“两会”会谈重点推动的协商议题,尽快安排“两会”框架下的专家级磋商。 

  另外,双方还同意将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列为第五次“两会”会谈商谈议题。 

  第五次两会商谈签署ECFA。201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重庆举行两会恢复协商以来的第五次领导人会谈,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并就“两会”后续协商议题规划交换了意见。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又一重大进展,也是两岸关系史上又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也将对两岸经济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 

  第六次“两会”商谈签署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2010年12月21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圆山饭店举行“两会”恢复协商以来的第六次领导人会谈,正式签署了《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并就两岸投资保障协议发表阶段性共识。陈云林在会谈中指出,医药卫生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两会”协商向社会、文化领域拓展。投保协议的阶段性成果,是两岸根据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要求进一步深化经济合作的体现。 

  第七次“两会”商谈签署两岸核电安全合作协议。2011年10月20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天津举行“两会”恢复协商以来的第七次会谈。“两会”签署《两岸核电安全合作协议》,协议主要包括核电安全法规与标准、核电安全分析与审查评估经验、核电安全监督方法与经验、核电厂基本资讯、核电安全事件评估和运行经验反馈、核电厂老化管理等。 ●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