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3年第一期  > 正文

“九二共识”20周年 两岸双方隆重纪念十八大报告对台部分 指明两岸发展方向

日期:2013-01-01 10:17 来源:《黄埔》 作者:李立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九二共识”为两岸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以及对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基本主张,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是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新时期指导全党开展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行动指南。

  “九二共识”引领两岸未来发展

  11月,海峡两岸相关方面先后举行研讨会、座谈会纪念“九二共识”20周年。两岸双方均予以高度重视和隆重纪念,不只为了再度确认历史事实,更是为了汲取历史经验,巩固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牢牢把握正确方向,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九二共识”的缘起是为两岸协商寻求与奠定政治基础。两岸授权民间团体事务性协商开启后,需要双方为协商奠定明确的政治基础。1992年10月底至12月初,海协会与海基会在香港举行会谈,会谈后又通过数次函电往来,最终形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

  海基会的表述要点是: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

  海协会的表述要点是: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

  正因为有了“九二共识”,两岸才能在隔绝40多年后举行“汪辜会谈”;正因为有了“九二共识”,国共两党领导人才能在2005年4月举行历史性会谈,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因为有了“九二共识”,两岸双方才能在2008年6月恢复“两会”制度性协商,先后达成包括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18项协议和多项共识;正因为有了“九二共识”,两岸才能形成今天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大交流、大合作态势。由此可见,“九二共识”不仅成为打开两岸协商大门的钥匙和稳定台海局势的“定海神针”,而且成为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的基石。

  “九二共识”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两岸尽管尚未统一,但中国领土和主权并未分裂,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没有改变。时隔20年,两岸双方再度确认这一事实,有助于维护一个中国框架,有利于增进双方政治互信。只要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两岸关系发展就能保持正确方向,两岸之间就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什么事情都可以商量,什么困难都可以设法克服。未来,要进一步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关键是要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促进两岸双方就维护一个中国框架形成更为清晰的共同认知和一致立场,从而为两岸关系向前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开辟更宽广的道路。

  “九二共识”的精髓是求同存异。它的达成,体现了两岸中国人高度的政治智慧。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中国内战以及外国势力干涉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台湾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国际关系以及民族情感等方方面面,错综复杂。两岸多年隔绝造成的各种分歧与误解,更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过20年特别是近5年来的发展与突破,当前两岸关系固然具备了进一步和平发展的有利条件,但深层次问题和固有矛盾也逐渐显现。继续搁置争议、求同存异,才能以务实的态度,循序渐进地解决两岸间的各种难题,不断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拓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当前两岸正进入和平发展的历史时期,台海局势呈现出有史以来最为安定祥和的局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了空前丰硕的成果,为提升两岸同胞的福祉创造了巨大的和平红利。所有这些发展都是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取得的。 

  “九二共识”的历史作用和重大意义

  “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中具有开创性、关键性的共识,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具有多方面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九二共识”是两岸建立互信的基础,是两岸关系的宝贵资产。事实已经证明,坚持这一共识,“两会”协商就能顺利推进,两岸关系就能得到改善;否认这一共识,“两会”协商就难以为继,两岸关系也会停滞不前。未来在巩固深化两岸政治互信中,“九二共识”仍将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

  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会长王辽平,从经贸的角度阐述“九二共识”的作用。他说,2008年5月后,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明显改善和发展了两岸关系,两岸经济关系也因此实现了一系列重大历史性突破,初步实现了正常化、制度化与机制化。两岸实现了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两岸贸易投资不断创出新高,2011年两岸贸易额达到1600亿美元,台商在大陆实际投资21.8亿美元,历年累计已达563亿美元。大陆企业纷纷组团赴台采购,并逐步扩大了在台投资。两岸经贸关系更为密切,新型产业合作逐步展开,金融合作持续突破。

  王辽平提出,坚持“九二共识”对进一步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至关重要。当前,两岸经济合作正越来越多地触及深层次领域,一些影响经济合作的不确定因素也在产生。随着两岸经济关系自由化进程与两岸经济整合程度加强,现有两岸经济合作的制度化平台与互信程度也需要增强。未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需要在“九二共识”基础上继续增进两岸政治互信,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丰富和完善制度性框架和安排。

  回顾“九二共识”的历史作用,更见“九二共识”对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是确立了两岸尚未完成统一的一个中国内部的特殊关系。确认这一点,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尽管两岸双方对一个中国的政治内涵还有待讨论,但两岸第一次通过“九二共识”,共同向全体中国人、向全世界明确宣告,两岸是一个国家,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

  二是“九二共识”正式结束了两岸互不来往的局面,开启了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制度性协商的新时期。目前两岸全面直接“三通”已经迈出历史性步伐,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正式实施,两岸同胞交往频繁,经济联系密切,文化交流空前活跃。这一切都是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经过“两会”商谈和民间努力取得的。

  三是两岸通过“九二共识”,向两岸中国人和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裔以及世界各国宣告,要共同努力追求国家统一。这对两岸最终统一而言,具有深远意义。

  四是在“九二共识”指导下形成的两岸授权团体的接触模式、惯例等,在将来的政治谈判中也适用,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还有长远的意义。“九二共识”是两岸“两会”谈判的成果,也是两岸“两会”谈判的基础。2000年,陈水扁上台,否定“九二共识”,把“九二共识”说成是“没有共识的共识”,又陆续鼓吹“一边一国”、“制宪正名”、“入联公投”等“台独”主张,致使两岸“两会”的接触谈判搁浅多年。2005年4月29日,胡锦涛与连战会面,并且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明确指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双方达成“促进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速恢复平等协商”的共识。2008年5月,马英九上任后,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两会”恢复了谈判,经过八次“陈江会”至今已经签署了18项协议,达成了多项共识,标志着两岸关系走上了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

  五是“九二共识”是两岸增进政治互信的基础,并以此建立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互动架构。两岸关系问题本质上是政治问题,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深入,两岸如何化解政治分歧已愈来愈难以回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长期、稳定持续推动,需要两岸正式结束敌对状态,建立军事互信安全机制,签订和平协议。而要破解两岸关系中的政治难题,只有坚定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才能真正增进两岸关系的政治互信。两岸“两会”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协商谈判取得了丰硕成果,推进两岸关系向“深水区”发展。随着两岸交流交往和两岸协商的日益深化,两岸教育文化交流协议、两岸政治谈判、两岸和平协议、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等议题摆上了议事日程。海峡两岸的这一系列协议构成了两岸和平稳定的互动架构。“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稳定互动架构的基石。有了“九二共识”基础之上的政治互信,才能建立两岸教育文化互信、两岸和平机制互信、两岸军事安全互信。

  着眼未来,寻求破解两岸关系中的深层次难题,两岸需要有更高超的智慧、更坚毅的勇气、更宽阔的胸怀。只要双方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就一定能保持良性互动,聚同化异,合情合理解决相关问题。

  十八大报告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指南

  十八大报告充分肯定了对台工作和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提出了今后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体现了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一以贯之的继承性、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开拓进取的前瞻性。

  十八大报告丰富了国家统一理论和对台工作大政方针。报告指出:“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是我们党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长期实践中作出的重要判断,也体现了我们对和平统一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报告在强调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和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的基础上,提出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使之成为对台大政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八大报告明确了对台工作的总体布局和努力目标。报告要求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这些基本要求,构成了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重要途径、强大动力和必要条件。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主张、新论述。

  一是正式将“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写入党的文件,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并列。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作出了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科学论断,清晰地阐明了国家统一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在2008年以来的两岸关系实践中得到了成功的检验,推动了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台湾问题上的具体运用;未来,它不仅仍将是大陆对台工作遵循的指导思想,对两岸关系的长远健康发展也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报告提出的“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实际上已经指明了未来五年大陆对台工作的大方向和主要任务。

  二是首次把坚持“九二共识”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正式文件,表明了我们对“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基础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重视。相信“九二共识”在未来推进两岸关系求同存异的互动中将会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三是提出两岸双方应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两岸共同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主张,也是大陆因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形势和两岸尚未统一的实际情况所提出的非常有创意的主张,体现出大陆对台工作的新思维。表明了我们希望在认同并坚持“一个中国”上寻求双方的连接点,扩大彼此的共同点,增强相互的包容性,从而深化政治互信、加强良性互动,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进动力。

  四是强调加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化建设。我们愿通过平等协商,强化两岸在经济、文教、人员往来等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机制化,以利于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并且形成不可逆转的趋势。制度建设将是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两岸互设办事处等将会很快纳入双方的共同议程中。两岸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对双方的行为进行约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规划,从而将保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确保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与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五是主张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并对此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稳定台海局势;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等。这些主张不仅延续了胡锦涛2008年12月31日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将之正式写入十八大报告中,作为今后大陆对台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这些“希望两岸共同努力”的项目是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迈入“深水区”无法回避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期待为解决两岸症结性问题逐步创造条件,不断拓宽两岸关系的前进道路。合情,就是照顾彼此关切,不搞强加于人;合理,就是恪守法理基础,不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这体现了我们愿意正视分歧、逐步破解难题的决心和诚意。只要双方以诚相待,相向而行,循序渐进,任何难题最终都可以找到妥善的解决办法。

  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有针对性地全面阐述了中央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基本主张,报告将那些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价值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写入党的重要文件中,既是对过去对台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延续,又是对十七大以来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新思想新做法的系统概括、总结与发展,从而为未来五年的中央对台工作指明了方向和实践路径。十八大报告所展现出的原则的坚定性和政策的稳定性,以及与时俱进、务实进取的创新思维,必将有力地推动今后一个时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