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3年第二期  > 正文

台儿庄今昔

日期:2013-03-01 15:13 来源:《黄埔》 作者: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台儿庄历史悠久,从马兰屯镇西兰城店村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时代的文物,邳庄镇赵村出土的岳石和龙山文化时代的文物以及龙山文化时代的晒米城遗址证明,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现台儿庄区境域,夏属鄫国,商属偪阳国,西周、春秋因之。台儿庄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荣于明清。清初,台儿庄已相当繁华,居于古峄县40个集镇之首,繁荣富庶,商贾云集,船舶迤逦;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据《峄县志》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俗称‘天下第一庄’”。明、清两代的帝王,每每经京杭大运河巡视江南,都要在台儿庄登岸巡游。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台儿庄,看到繁荣的商贸业,南来北往的舟楫,称台儿庄是“天下第一庄”。台姓立村,故称台家庄,而后演变成台庄、台儿庄。1912年枣台铁路通车,1935年台赵铁路建成,台儿庄成为中兴煤炭公司远销江浙的煤港码头。1962年6月建区,始称台儿庄区。

  台儿庄地处要津,交通便利,处于鲁苏交界,为山东南大门,江苏北屏障,战略位置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春的台儿庄大捷,使台儿庄成为中国抗战史上的名城,被中外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京福高速公路、206国道和已经修建成功的京沪高速铁路穿境而过。台儿庄150 公里半径之内有徐州观音、连云港、济宁、临沂四个机场;有日照、岚山、连云港三大港口;京福高速公路、206国道、潍(坊)徐(州)、枣(庄)徐(州)公路穿境而过;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京杭大运河横贯东西;南有陇海铁路,西有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北有临枣铁路、临枣高速公路。区域内已经形成了由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组成的综合运输网络。

  2008年枣庄市委市政府提出城市转型战略,把台儿庄古城作为文化旅游的新兴支柱产业进行恢复重建。台儿庄古城是一座二战遗存最多的抗战名城,也是古运河畔唯一一座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文化名城。它将八大建筑风格融为一体,72处宗教庙堂(寺庙、文昌阁、道观、泰山娘娘庙、妈祖阁、清真寺、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等)汇于一城,是京杭大运河上唯一一座古码头、古驳岸等水工遗存完整的运河古城。城内留存有3公里明清时期的古运河,被世界旅游专家称为“活着的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台儿庄在历史上就是一座水城,“汪”渠相连,随“汪”而居,很有特色。古水城拥有7公里古水街水巷,可以舟楫摇曳、遍游全城。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遗的京杭大运河的现状是,枣庄以北的运河完全断航,大部分遗存已经基本消失,甚至河道也找不到了;枣庄以南的运河都进行了现代化城市改造,已经无法恢复千年运河的曾经风貌。于是,枣庄市台儿庄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唯一能够完整恢复运河古城原貌的城市。枣庄市也被国家文物局列为沿运18个申遗城市之一。

  1938年3、4月发生的台儿庄大战,使这座古城化为废墟。2008 年起,在纪念台儿庄大战胜利70周年活动的基础上,枣庄市投巨资恢复台儿庄运河古城。着力把台儿庄古城打造成为中国第一座二战纪念城市,打造成为沿运独有、国内乃至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古城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包括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29个景点,按照“大战故地、运河古城、江北水乡、时尚生活”的定位,遵循“存古、复古、创古”的理念,将保存下来的大战遗址、古城墙、古码头、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庙宇、古会馆等历史遗产科学地进行修复。它集“运河文化”和“大战文化”为一城,融“齐鲁豪情”和“江南韵致”为一域,是极具人文魅力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区。台儿庄古城于2010年5月1日正式开城,对游人开放。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及其夫人连方瑀这天参观了运河古城,并给予了极高评价。

  昨天的台儿庄古朴厚重,血雨腥风;今天的台儿庄生机勃勃、热情洋溢,热烈欢迎八方宾朋的到来!(李丁)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