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3年第三期  > 正文

黄埔精神的提炼概括

日期:2013-05-01 09:59 来源:《黄埔》 作者:解思忠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自从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安体诚1926年在《黄埔日刊》上首次提出“黄埔精神”后,近一个世纪以来,国人一直在关注黄埔精神,解读黄埔精神,呼唤黄埔精神。黄埔精神内涵非常丰富,对它进行提炼概括无疑有助于准确理解与牢固记忆;那么,又应该如何进行提炼概括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黄埔军校初创时期的办学宗旨。体现这一宗旨的史料主要包括:1.校训“亲爱精诚”;2.学员誓词“不爱钱,不偷生。统一意志,亲爱精诚。遵守遗嘱,立定脚跟。为主义奋斗,为主义牺牲。继续先烈生命,发扬黄埔精神。以达国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3.孙中山先生在开学典礼演说中对学员的要求“……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4.校门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二是黄埔师生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国家和平统一进程中所表现出的独特精神。

  三是在当今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国家和平统一与现代化进程中,仍然需要继承发扬的精神。

  我认为黄埔精神可以提炼概括为以下内容:“统一意志,亲爱精诚;救国救民,勇于牺牲。”其理由,首先是这种表述符合黄埔军校初创时期的办学宗旨。

  “统一意志,亲爱精诚”出自学员誓词,并包括了“亲爱精诚”的校训。“救国救民”出自孙中山先生对学员“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的要求,也是学员誓词中“遵守遗嘱,立定脚跟”和“以达国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的具体体现。“勇于牺牲”,是学员誓词中“不爱钱,不偷生”、“为主义奋斗,为主义牺牲”和孙中山先生对学员“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的要求,以及校门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对学员的警示。这里所说的“牺牲”,不仅是生命的牺牲,还应包括功名利禄之类自身利益的牺牲。

  上述概括既符合黄埔军校初创时期的办学宗旨,又是黄埔师生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国家和平统一进程中所表现出的独特精神;同时,也是在当今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国家和平统一与现代化进程中,仍然需要继承发扬的精神。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军阀虽已打倒,但国家尚未统一,国际竞争与战争因素仍长期存在;在这种形势下重提“救国救民”而不采用“爱国爱民”之类习惯的表述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历史真实感,还有助于增强国歌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所体现的忧患意识。

  综上所述,“统一意志,亲爱精诚;救国救民,勇于牺牲”这十六个字,可以作为黄埔精神提炼概括后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本文作者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原主席,黄埔军校第十期学员解嘉珍之子)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