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3年第四期  > 正文

《台儿庄大捷》特别策划读后感辑录

日期:2013-07-01 13:42 来源:《黄埔》 作者: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本刊第二期推出了“台儿庄大捷”特别策划,以纪念台儿庄大捷75周年。此后,读者纷纷来电、来信叙述自己阅读后的感想,现摘部分内容如下: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工作人员王祥、宋胜健来信反映:

  《黄埔》杂志在台儿庄大捷75周年之际推出了特别策划——“台儿庄大捷”。此次特别策划通过对台儿庄战役的战前背景、战役过程、战役影响以及对战役中典型事件、人物的描述,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台儿庄大战的光辉历史,展现了广大爱国官兵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民族奉献精神。“台儿庄大捷”主题策划得到了参加纪念台儿庄区大捷75周年座谈会与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当年战地服务团记者方飞之女方玲玲说:“《黄埔》杂志在台儿庄大捷七十五周年之际推出这一主题策划,有利于两岸中华儿女民族感情的交流,能够让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勿忘国耻,通过传承共同的历史记忆推进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的进程。作为一名参战将士的后人,我对这种民族感情深有感触,感谢《黄埔》杂志,感谢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当年第三军团第四十军野战补充团第二连连长李宗岱之子李大淮先生对《黄埔》杂志非常熟悉,因为父亲生前就是地方黄埔军校同学会的理事,看到此次主题策划非常激动和感动。李先生说,台儿庄大战胜利七十五周年之际,这个主题策划特别有意义。对于父亲当年戎马生涯的回顾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他说,虽然自己家在重庆,但是心在台儿庄,因为这里曾是父亲战斗过的地方,先辈的抗战精神值得我们后人永远铭记和发扬。祝愿《黄埔》杂志越办越好!

  台儿庄大战参战将士何信之子何平先生说,《黄埔》杂志的特别策划很好,其中对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描写特别深入细致,让读者能够更深刻了解其丰富、感人的精神内涵。何老还说,只有好的宣传手段和载体才能真正起到扩大宣传的作用。

  黄埔后代侯松平:收到《黄埔》杂志第二期,及时分送亲友,大家读后一致认为,内容精彩纷呈,文图并茂,语言洗练,篇篇都是精品。尤其是台儿庄大捷的特别策划,史料翔实生动,感人肺腑,读来荡气回肠,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抗日英烈浴血奋战、气贯长虹的英勇壮举,震撼灵魂;黄埔将领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凛然豪情,荡涤心田;革命先烈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英雄事迹,惊天地,泣鬼神,谱写了人类反法西斯史上最壮丽的篇章。这些抗战英雄在枪林弹雨中赴汤蹈火的伟岸身躯,已融化在了祖国的壮美山河原野中,高山是他们魁伟的身影,明月是他们纯净的英灵。他们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永远激励我们炎黄子孙。面对我们民族曾经的耻辱与血泪,我们后人必须铭记历史的教训,传承历史,承担责任,立足本职,敬业奉献,同心协力,早日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钟杰:我读了“台儿庄大捷”的文章,深受感动。我是90后,对历史不太清晰,但读了“台儿庄大捷”的文章,使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谢谢《黄埔》杂志为我们奉献了这么好的精神食粮。

  冯勇: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军队抗战中最有影响的一次战役,也是全面展示黄埔精神的一座丰碑。向所有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抗战的烈士们致敬!

  何乃定:台儿庄战役是最惨烈的一次,是国民党正面抗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改变了国际上对中国军队的看法,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抗战民众的自信心。

  读了《黄埔》杂志的“台儿庄大捷”特别策划里的文章后,我更加了解了中国历史,更进一步地学习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深知,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定好好珍惜,努力工作。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周秀娟:“最美抗战女兵”——刘守汶的事迹,感动了我们全家。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刘守汶瞒着疼爱她的父母,毅然脱下校服参加了国民革命战地救护队。在台儿庄战役中,为了抢救战友,被日寇的子弹射中胸膛,献出了年仅十八岁的宝贵生命!十八岁,生命之花刚刚绽放的时刻。我的女儿今年刚刚十八岁,正在读高中,每天无忧无虑快乐地学习。我们要永远铭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要倍加珍惜!

  赵建军:台儿庄之战,那是挥之不去的记忆,那是不可磨灭的事实。岁月流逝,却带不走那些倒下的烈士,他们必将永垂不朽!现在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的祖国强大了,我们就更有义务去维护祖国的尊严,绝对不允许任何人诋毁和伤害她!我们中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坚强团结!为中国的明天努力奋斗!

  高帅:读了“台儿庄敢死队”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心中的那种滋味难以形容。看着我们的革命前辈光着头、赤着脚、手拿大刀在一次次的冲锋中倒下,我感到无比的悲伤。然而我们的战士最终还是在血泊中战胜了敌人,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战士们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首首激动人心的“进行曲”,他们的精神鼓舞着那些活下来的人们,为了民族的自由而继续战斗,也激励着我们这代人,要牢记“台儿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继续奋斗。

  梁勋:儿时经常听爷爷、老师给我讲抗战的一些故事,每次都被故事所吸引。抗战英雄也让儿时的我们无不为之敬佩和崇拜!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我们所谓的现代观念里,已经渐渐淡漠了对革命先烈的这份感情。革命精神、爱国主义都成为了所谓的过去、历史,现在的我们常常把歌星、武侠小说、网络游戏当成新潮话题。如今,看完《黄埔》杂志关于台儿庄战役的报道,我又重温了历史。与革命先烈的赤胆忠心相比,我们这代人缺失的东西太多太多。现在的星二代、富二代的负面消息越来越多,我不禁要问在这个生活富裕的今天,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否多了一些空虚呢?

  前几天清明节的时候,遇到前往烈士陵园扫墓学生队伍。看他们刚走没有多久就喊着累,他们可曾想过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现在的学校餐厅到处可以看到倒掉的饭菜和一口没吃的馒头扔在哪里。他们可曾想到,当时我们的革命烈士们啃树皮和草根呢?国家还在发展当中,更需要坚韧不拔、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不管走到哪里我们都要谨记,我们是祖国的儿女,当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毫不犹豫地奉献我们的一切!

  付贵霞:有一句话叫“因为回顾战争,所以我们珍惜和平”,今天安定和谐、繁荣富强的中国,谁能说不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不会忘记这些民族英雄。

  刘颖慧:台儿庄大捷,在政治上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台儿庄大捷,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历史再次证明,只要中华民族精诚团结,抱定必胜信念,就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当上级命令组织敢死队的时候,不论年长年幼,都踊跃报名。当给报名的战士发津贴的时候,他们把钱扔了,说:“为了抗战,命都不要了,还要钱干什么?”!看到这些,我深深地感动了,是他们让我深刻理解什么是中华民族大无畏精神,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毫不犹豫,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去捍卫祖国的尊严。他们是我们当代人的精神楷模。

  目前,我们国家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祖国需要我们这一代人担起历史大任。我们必须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昂的革命斗志,立足本职工作,尽心尽责,为广大人民群众多办事、办好事,让我们携手并进,为了国家的富强,为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

  湖南二十三期的黄埔同学刘继荣来信说,我看了《黄埔》2013年第2期的特别策划《台儿庄大捷》,真是内容丰富,人物英勇,可说是抗战中英雄的群体,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