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搜救协会”秘书长银柳生将军,是我在“战争学院”的同学,他自空军退役后,即与同为“战争学院”的同学、海军中将叶可蔚一起参加了于1993年9月18日经岛内有关部门核准成立的“中华搜救协会”。叶可蔚中将担任理事长,银柳生将军担任秘书长,各自以其原有海、空军之人脉关系,协调联系本岛及海峡所发生海、空难之搜救任务,真可谓退而不休、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更为胜者,“中华搜救协会”业已搭起两岸海上联合搜救的桥梁,每年轮流主办海上联合搜救演练,今年由台方主办。有趣的是“海巡署”副署长郑樟雄以“中华搜救协会名誉理事长”的身份、大陆方面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以“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名誉理事长”的身份分别担任双方总指挥;实际是官方,但都戴上了民间社团的白手套。这次演练,我被邀请为贵宾,甚感荣幸!
演练的主题是“强化搜救合作、共建平安海峡、维护两岸三通、共创两岸双赢”。上午10时30分,由我方总指挥郑樟雄宣布:“2012年海峡两岸联合搜救演练正式开始。”演习预定概要是:自金门尚义机场起飞的民航机一架,因机械故障,于金门——厦门之间海域迫降,迫降时擦撞正满载旅客由金门航向厦门的平安轮,造成平安轮尾部起火,海面激起涌浪造成附近两艘作业渔船翻覆,数十人落水。失事客机及平安轮分别发出SOS讯号。
台方接获搜救指挥中心案情通报后,立即指示金门海巡队成立救灾前进指挥所,并依海、空应变机制,协调联系调度执行救难任务。福建省海搜中心接获通报后,依遇险初始位置,应用搜救辅助系统及海上漂移模型,分析遇险船舶及人员的漂流路线和可能位置,制定搜寻计划,发布中、英文航行警告。
现场海上船舰及直升机分别依照八大演练项目:飞机迫降人员逃生、遇险通报应变启动、紧急通联任务分工、人员抢救检伤医疗、航空器及船舶灭火、遇难人船搜寻工作及人员移交、灾后复原及海空分列式进行操演,水上摩托车也加入海上搜寻行动,颇有创意。
特别在海峡两岸海上搜救的能量展示部分,由参演船舶和直升机集结编队进行海空分列式,依序通过指挥观礼台,既展现出海峡两岸搜救单位之救援能量,也代表两岸共同维护台湾海峡交通安全的合作又迈入历史的新里程。经过一个小时的演练,由大陆方面总指挥徐祖远宣布圆满结束,整体演练过程逼真,深获现场观众赞赏。
现场由我方的“台南舰”搭了海上观礼台,依双方共识,两岸相关官员同台指挥、同台观摩,参演船舶、直升机一律悬挂或显示两岸认同的“演练专用旗”,在同一区域内分工进行搜救演练,共同完成遇险通报、任务分工、实时救援、紧急后送等演练项目。近年来海峡两岸双方在经贸、卫生、交通等层面,均逐步建立合作机制,其中“海峡两岸海上联合搜救演练”是目前在“人道救援”方面,唯一由两岸双方共同实际操演的项目,具体落实2008年两岸签署的“海峡两岸海运协议”,并有效验证及整合两岸搜救资源与紧急通报联系管道,建立更为完善的区域性联合救援体系,极具象征及实质意义。
此次演练系在金厦海域进行,主要演练区域面积约6.2平方公里。我坐在台南舰上,遥望先父曾驻守过的大担岛,冥想当年两岸中国人在此拼得你死我活,而今海峡两岸能携手同心坐在一起,共建搜救机制,联合搜救演练,造福两岸同胞,真是前人始料未及的事。我衷心期待海峡两岸双方能贡献各自在军事专业领域的力量,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考虑,一起执行海空联合演习,护卫我中华海疆空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