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5年第五期  > 正文

遐龄期颐健 黄埔星辉长

日期:2015-09-01 14:30 来源:《黄埔》 作者:吴芊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访百岁黄埔老人李学庸

  2015年6月15日,我陪同江西省黄埔军校同学亲友联谊会副会长、省政协委员、著名摄影家秦洪渊先生,前往“中国长寿之乡”铜鼓县,探访我省最高龄的黄埔同学李学庸。

  清晨从南昌出发,经过三小时的车程,我们于近午时分来到了李学庸家中。只见李老穿戴整齐、神态安详地端坐在藤椅上,应是已经等候多时。当我们把慰问金和慰问品送上,并给他披好印有“黄埔寿星”字样的绶带时,李老紧握着我的手,对我们频频点头。片刻寒暄过后,李老慢慢打开话匣,忆起往昔峥嵘。说到激动之处,李老眼泛泪光,身子随着语调微微颤抖。通过李老的口述、家人的补充解释和事先查阅的相关资料,李老的生平经历在我们脑海里渐渐清晰起来……

  李学庸,派号凤伦,1914年11月出生于江西省铜鼓县一户书香门第。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面对日寇的侵略暴行,正就读于师范学校的李学庸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抗日游击队,转战湖北、浙江、湖南、江苏、山东等地,先后参与对日作战之赣北(瑞昌)战役,浙东(温州)战役,浙中(新昌)战役,并三次负伤。第三次负伤归队后,调入32集团军直属工兵营任连长。在浙东战役中,曾率300人赤膊夜袭敌营,每人配大刀一把,并吩咐士兵,凡是摸着穿衣者即一刀刃之。是役大获全胜,歼敌百余。此役后,因战功卓著,受到时任国民党第三方面军总司令李默庵的赏识,被其推荐进了黄埔军校,成为该校13期步兵科学员。从黄埔军校毕业后,李学庸一直活跃在抗日战场,并屡立战功,在国民党军队中历任排长、连长、师参谋、副营长、营长、副团长、校官队长军职。

  在1947年的鲁南战役中,李学庸率加强营起义,编入解放军二野三纵,经学习改造后,加入反内战大联盟。1948年,奉命赴国统区执行反内战秘密工作,到徐州投入98军158师472团,先任连长,继任副营长,率部入川补兵整训,整训后赴陕西接手新三军防务。1949年冬,率部返回四川并率全营参加裴昌会兵团起义,编入川北军区李德生部。

  新中国成立后,李学庸从解放军部队复员回乡,先后在铜鼓县棋坪镇、县建筑队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李学庸担任了政协铜鼓县第三、四、五、六、七届委员,享受民政部门起义投诚人员优抚待遇。《铜鼓县志》也详细记载了李学庸的事迹。

  几十年来,李学庸随义子一家生活在铜鼓县温泉镇。李学庸的义子李纪彬说,清淡的饮食、规律的生活和豁达的心态是他父亲的长寿秘诀。如今虽已年过百岁,身板还算硬朗的李学庸仍经常为村里的孩子们讲述抗日故事,教育他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村里人也非常敬重他,有大事还会向他请教。

  在李学庸家中,客厅的墙上挂满了他多年来获得的各类荣誉证书和各种老照片。客厅最醒目的位置,挂着江西省人民政府赠送的一幅硕大的《松鹤永年》年画和2014年11月李学庸百岁寿辰时当地统战部门送上的一方“星辉期颐”寿匾。卧室的墙上整齐排列的红包,见证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他的爱心,也承载着这位黄埔老兵内心的深深寄托。

  采访结束,当我们起身告别时,李老也直起身来,向我们行军礼,并挥手致意。渐行渐远,我回过头去,见李老仍在门口目送,我再次向他挥手道别,并在心中默念,祝愿李老晚年幸福安康。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