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5年第五期  > 正文

一个黄埔后代的心声

日期:2015-09-01 14:33 来源:《黄埔》 作者:岳天生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值此黄埔军校建校91周年之际,我们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既是在纪念一段历史,更是在纪念一种精神。91年光阴弹指一挥间,黄埔军校的名字仍熠熠生辉。今天,我们重温和纪念黄埔精神,就是为了启迪和鼓舞海内外中华儿女携手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光阴走了,记忆还在;岁月走了,历史还在。

  追忆历史,抚今思昔,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91年前的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在中国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的组织倡导下,黄埔军校创建于民族危难关头,便是为了担起救亡图存的历史责任。在扫除军阀割据的战火中,黄埔师生一马当先,立下赫赫战功。在中华民族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急时刻,国共两党的黄埔军人并肩作战,血洒疆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炼铸的黄埔精神深深铭记在民族的记忆里,成为一面光辉的旗帜,更成为一个精神的符号,引领着后人继往开来,接续前行。

  忆往昔峥嵘岁月,我们缅怀黄埔前辈,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写就的历史功绩彪炳史册,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流芳百世的高尚人格和气节,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凝聚着中华民族伟大品质的黄埔精神。这种精神伴随着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艰辛步履,黄埔精神历经九十多年的风雨传承,生生不息,经久不衰。这种不求私利,舍生忘死,将个人抱负融入民族解放和振兴的伟大事业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基础和动力。

  我深为我的前辈有这样壮烈的经历和高尚的精神所鼓舞,所激励,所自豪。更深感有责任有义务将父辈的光辉旗帜扛起来,传下去。

  家父岳国瑄自幼秉承祖业,学习中医中药,专治胃肠病。当国难来临时,在沈阳高中毕业的父亲,毅然弃笔从戎,到武汉考入黄埔军校15期炮1队,3年后又考入陆大参谋班第7期,毕业后分到国民政府国防部人事厅。曾荣立三等功,获国民党陆海空一级勋章一枚。1949年,回四平市和我伯父岳国璋一起行医治病。1956年,应招到长春水利电力学校任教,退休后在学校开胃肠病诊所,后来发展为岳氏万全堂医院。由于药好方正,疗效堪佳,深受广大患者的肯定和青睐,每天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虽然诊所不断扩大,但也满足不了医疗需求。后在我们兄弟姐妹的努力下,在各界人士及政府的扶持下,开办了岳氏万全堂胃肠病医院。医院秉承“继承中医传统,热心服务人民”的精神,用精湛的医术、优良的服务和诚信仁厚的医风赢得患者爱戴。

  我本人自幼受家父熏陶,耳濡目染,酷爱中医中药,熟读医书,随父行医多年,得其真传。并在长春中医药大学进修四年,取得文凭,考取了医师资格。多年来,我一直秉承悬壶济世、乐善好施、扶危解困的医术仁心,努力践行着黄埔精神,用自己平素里点滴的拳拳爱心、热心和赤诚之心传承着黄埔精神,体现着黄埔精神。作为黄埔军人的后代,我不仅学到了父亲的医术,也秉承了他的爱国精神,一直关心国家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我满怀热情,胸有抱负,脚踏实地,不断进取,在自己的事业上取得了一些成绩。

  此时此刻,我十分想念已逝的黄埔前辈、吉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唐格森会长。在送别他老人家时,我悲痛万分。他老人家说的“以一种劲可鼓不可泄,精神振兴要始终如一,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做我们能够做的事,做得了的事”依然回响在耳畔,他身上折射出的黄埔军人的精神,依然鼓舞、激励着我们黄埔后代奋力前行。

  我们黄埔后代虽没有经历烽烟炮火,但我们都有报国的热情,时代赋予了我们使命,时代也给我们创造了机会,我们绝不辜负时代,不辜负祖国,我们要携手并肩为社会建设做贡献,为国家的统一大业做贡献。

  我们要把黄埔故事讲述下去,把黄埔情缘延续下去,把黄埔精神传承下去,共同开创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美好明天。把我们个人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贡献我们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下面我想以我作的一首小诗作为结束语。

  天下黄埔,爱国一家。

  革命意志,坚忍不拔。

  荣为后代,发扬光大。

  爱国有路,步在脚下。

  报国有门,会啥做啥。

  国家兴盛,个人发达。

  炎黄子孙,永远一家。

  团结一心,振兴中华。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