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6年第五期  > 正文

抗战老兵的心愿

日期:2016-09-01 16:39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戴道明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15年9月1日上午,父亲工作单位的书记和离退办的干部来到家中,为我的父亲戴泽厚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当老父亲双手接过金光闪闪的纪念章时,真是感慨万千。老人轻轻抚摸着金灿灿的纪念章,上面巍巍的宝塔山,滚滚的黄河水,高高举起的大刀,把老人带回到70年前的抗日烽火中。回忆起当年的抗战生涯,父亲说:“那时候,我们这些年轻人没有别的想法,就是决不能让日寇占我家园,决不能当亡国奴!”今天,老父亲得到这枚宝贵的纪念章,他认为这是党和国家对他为祖国所作贡献的肯定,是他一生得到的最高荣誉。

  我的父亲1916年生于安徽寿县的一个书香门第。1936年,考入安徽大学中文系。第二年抗日战争爆发,淞沪战役后上海失守,日军向中国内地进犯,安徽也受到日本飞机的轰炸,安徽大学被迫停课,父亲随逃难的人流辗转来到广州。当时,广州也受到日军的轰炸,正在疏散人口,人心动荡。来到广州后不久,父亲看到了黄埔军校招生的通知。他想到中华之大,竟安不下一张小小的书桌,文明古国竟被倭寇欺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父亲便决定投笔从戎,报考黄埔军校,从军抗日。

  1938年,父亲考入黄埔军校第15期步兵科,在广州连滩入校。入校时被分到15期第7总队第1大队第2中队5班。一个多月后,学校迁到肇庆。在肇庆住了3个月,因战事吃紧,校址西迁。经广西梧州、宜山等地,长途行军,来到广西金城江。

  当时是全副武装,徒步行军。每个学员配发一支步枪、200发子弹,还有军毯、蚊帐、水壶、干粮袋等生活用品,大约有20多公斤的负重。每人每周发一双草鞋,两双布袜子。一开始发的草鞋是麻制的鞋底,棉线的绑绳,穿着还比较舒服,后来就改成完全由稻草编制的了。为防备日军空袭,部队每天早上5点钟出发,行军至10点左右,赶上有村庄或是适合部队宿营休息的地方,就停下来休息。直到下午四五点再继续行军,到晚上七八点钟遇到适合宿营的村庄才停下来宿营休息。每天大约要徒步行走60到70里路程。从广东到广西金城江,一路上都是崇山峻岭,道路崎岖难行。这些学员大多是青年学生出身,哪里经历过这么艰苦的锻炼。行军一天下来,个个的脚底板都磨出好几个血泡。以后的行军,老的血泡还没长好,新的血泡又磨了出来。大家走起路来,都是一瘸一拐的。入学后父亲被任命为生活班长,行军时班长在轻机关枪组。因此,负重要比一般学员重。但是,学员们都是抱着练好本领杀敌报国的信念考入黄埔军校的,所以没有一个人叫苦,大家互相鼓励,咬牙坚持着,没有一个人掉队。

  最后,部队来到金城江边的一个小镇。驻扎下后,第一件事就是搭建教室。学员们从山上砍来毛竹和芦苇,自己动手搭建起教室、宿舍。当时是上午出操,练习队列和战术。下午在教室上课。

  经过两年的紧张学习,15期学员于1940年8月毕业。当时,正值国军与日军进行长沙会战。很多同学一毕业就被分配到长沙前线与日军作战。父亲因为学习成绩优秀,留校任17期第5总队少尉区队附,后来升任中尉区队长。

  当时,日军十分猖狂,其先头部队已经进攻到广西柳州一线,并准备进一步攻占宜山。父亲所在部队恰好驻扎在宜山太平村。当时宜山一线没有正规军防守,在此地驻防的除了黄埔军校的学生队以外,还有步兵学校、炮兵学校等军事院校的学生兵。后来,这些军校学员又被改编成正规军使用,在宜山一线布防,阻击日军。父亲所在的第5总队奉命编成一个加强营,到达红水河布防。一天清晨,部队接到命令,立即紧急集合。每人匆匆吃了一碗稀饭,就跑步出发,来到红水河前线。选择好防御阵地,就开始构筑工事。同时动员附近村庄的老百姓坚壁清野,老乡们带上随身物品及口粮撤退到山中。带不走的东西和粮食就藏在附近的山里,让日军过来后,得不到一人一物。

  很快,士兵们就构筑好工事。当时军校学员的装备很好,一色的美式、德式武器。战士们在阵地上严阵以待,吃住都不离阵地。在红水河阵地上,一直坚守了半个月。日军侦查到宜山一线有重兵防守,且装备精良,以为是中央的精锐部队,所以没敢贸然进犯,悄悄撤兵了。

  后来,又多次与日军交战。在一次战斗中,

  父亲被日寇炮弹击中,左腿粉碎性骨折,小腿肚的肌肉也被炸掉一块。父亲在战地医院昏睡了三天三夜才苏醒过来。当时医疗条件比较差,医生准备为父亲做截肢手术。父亲坚决不同意。几个月后,我的爷爷奶奶也辗转来到桂林,就把父亲接回家中养伤。当时缺医少药,奶奶就用盐水为父亲清洗伤口。当时有一位16期的云昌蒲同学,懂得一些中医的医道,恰好也在桂林。他常来为我父亲诊病。经这位同学的治疗和奶奶的精心护理,父亲的伤腿终于保了下来。这一段经历,过去父亲很少对我们谈起。这天老人特别高兴,才向我们打开这段尘封的记忆。

  9月3日上午,老父亲早早起床,9点多一点,就把抗战纪念章挂在胸前,端坐在电视机前,等着观看阅兵典礼。当70响礼炮响起,军乐队高奏《义勇军进行曲》时,老父亲也激动地随着乐曲唱了起来。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时,老父亲全神贯注,专心聆听。当习主席代表中央向全国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老同志、爱国人士和抗日将领致以崇高的敬意时,老父亲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声说:“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没有忘记我们这些抗战老兵。”当习主席讲到“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时,老父亲禁不住鼓起掌来。老人说:“习主席讲得太好了,我们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记中华民族被外强欺辱的历史,只有铭记历史,全民族团结一致,自立自强,国家才能兴旺发达,人民才能安居乐业。”阅兵式开始,在摩托车队护卫下,抗战老兵、英烈子女和支前模范乘车方队缓缓通过天安门广场。看到这些抗战老兵,父亲感慨地说:“我的很多同学才毕业不久就牺牲在抗日战场上了。我能活到今天,还得到抗战胜利纪念章,真是太幸运了!”当看到阅兵装备方队的一队队新型坦克、各式导弹、飞机从天安门广场通过,老父亲激动不已,感慨道:“当年就是因为中国的经济落后,国力不强,加上政治腐败,小鬼子才敢在中国大地横行霸道。八年抗战,中国人就是以简陋的武器和血肉之躯对抗日寇的飞机大炮的。现在我们有了原子弹,有了航母,有了洲际导弹,哪个还敢小看中国?习主席领导得好,中国的国力越来越强大,党中央抓反腐败,抓得好。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进入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工作,直至退休。在科学院图书馆工作期间,父亲努力钻研业务,在退休前和白国应共同编纂出版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一书。

  1987年,父亲从图书馆退休以后,就正式加入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1988年任海淀区联络组组长,并当选为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在这期间,父亲和昔日的黄埔同学们积极为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奔走呼号。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多方联系身在台湾和海外的黄埔同学,向他们介绍祖国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宣传两岸和平统一的政策,为争取宝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2008年,父亲被黄埔军校同学会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如今,老父亲又得到这枚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他说:“这是我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