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7年第一期  > 正文

我是台湾人更是中国人(一)

日期:2017-01-01 09:17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作者:王炳忠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本栏目从本期开始连载台湾青年作者王炳忠的作品《我是台湾人更是中国人》。该书汇集了王炳忠从初中时起直至当前对台湾时政及台湾社会的笔记及评论,记录了作者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成长为祖国统一的坚定维护者的心路历程,记录了作者对台湾国族认同错乱现象所做的深入思考,以及与“台独”势力作斗争的经历。通过该书,读者既能看到一名台湾统派青年渴望国家统一、民族振兴的赤子之心,又能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现实情况及台湾新世代的思想状况,从而引发读者对台湾未来及两岸关系发展方向的思考。

  ——编者

  自序

  给大陆同胞的真情告白

  一

  亲爱的大陆同胞们,你们好,我是王炳忠!

  同样的话,25年前出现在金门,只是最后的三个字不一样。1991年,台湾本岛已解除“戒严”3年余,然而靠近大陆的外岛金门,仍然处于军管状态,位处金门最北端的马山观测站,更被视为是“反共复国”的最前线。

  就在这里,邓丽君缓缓地朝对岸播音:“亲爱的大陆同胞们,你们好,我是邓丽君!”那亲切柔美的声音,为历史留下了永恒的见证。

  25年后的今天,金门已从杀戮战场变成和平之岛,台湾本岛更天天有大陆游客直航到来。我至今还忘不了,马英九刚刚上台时,我正准备从台大毕业,第一次在校园里碰到大陆来的同学,当时的心情真是想不到的惊喜和兴奋。

  25年后的今天,两岸之间的各种往来,无疑是拉近了太多。然而,两岸之间的心灵距离,却是愈来愈远。“亲爱的大陆同胞”这几个字,从台湾各种媒体中消失,和那个台湾还要对大陆“动员戡乱”的年代一起成为了历史。

  面对这样的现况,我本想和你们轻松地话话家常,但又不得不写下我沉重的真情告白。

  二

  2014年9月,我随台湾多个主张和平统一的团体组成的参访团,第一次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最年轻的团员,我很荣幸能当面向习总书记表达我的看法。我当时就说,记得2008年时,两岸刚刚实现“三通”,北京奥运也即将举行,当时真觉得两岸春暖花开,中华民族复兴在望。然而,“反华”势力也因此更加压制中国,制造各种问题来挑战中国。其中,东海、南海问题看似比台湾大,但说到底就是实力的较量;台湾问题看似较小,却背负了中华民族各种纠结的不幸历史,处理起来更加艰难。

  当时,台湾才发生过所谓“太阳花反服贸”运动。自从马英九上台后,大陆媒体就尽可能只强调两岸关系的正面部分,也因此当“太阳花”爆发后,很多大陆民众都对台湾的突然转变感到错愕。事实上,自从2008年两岸三通后,“台独”势力就感受到两岸日益密切对他们造成的压力,并且很快借当时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来台访问之机,打着所谓“争取集会游行”的旗号,搞出了号称“野草莓”的学运。

  此后,他们就不断以学运的形式扩大队伍,借由各种宣称民主、自由、人权的议题来包装“台独”,使陈水扁时代给人粗鲁、草根印象的“台独”运动,蜕变成看似先进、文明的流行符号。

  2012年,马英九开始他第二任任期后,他们便先针对一向支持两岸和平发展的旺旺中时集团展开批斗,在各大校园掀起所谓“反媒体垄断”的运动。之后,马英九终于在剩下最后两年任期之际,宣布要对过去民进党时代遗留的“去中国化”教科书进行修正,但此时“台独”团体已经累积了丰富的抗争经验,立即串联发起“反课纲微调”的又一波学运。最后,就在2014年3月,他们以“反服贸”的名义包围“立法院”,没想到竟成功地占领议场,一场被台湾媒体“英雄化”的“太阳花运动”,就这样在意外之中发生了。

  因为“太阳花”,让大家开始重视两岸心灵距离愈来愈远的问题;也因为“太阳花”,确定了我出书的决心,更改变了我个人的命运。

  “太阳花”爆发后,学生占领“立法院”、进攻“行政院”,但台湾媒体却一面倒地颂扬这些违法乱纪的暴力分子,批斗任何质疑学生的其他人士。一时间,被骂到体无完肤的国民党竟鸦雀无声,许多国民党的政治人物都说不要得罪学生,甚至在电视政论节目上跟着骂国民党。

  三

  就在这样的恐怖气氛下,我和各界代表一起“前进‘立法院’”。记得那天正是4月1日,学生占领“立法院”的第14天,我们近2000人朝“立法院”前进,誓言揭穿他们“表面反服贸、实际搞‘台独’”的谎言。我们的主张很简单,既然学生宣称占领议场是为了开人民议会,那我们也是人民,我们有权要求他们出来公开辩论。

  结果才到离“立法院”还有一段距离的忠孝东路镇江街口,警察就把我们挡了下来。本来张牙舞爪的学生,全躲到了他们声称的“国家暴力”的警察后面,警察就这样成了给他们看家护院的私人保安,保护他们在议场里饮酒作乐。(后来这些警察又被学生包围、羞辱,变成我们到警察局前保护警察。)就在此时,一向擅于哗众取宠的民进党“立委”王世坚,突然就对我们喷洒喷雾剂,因而引发了第一波冲突。

  后来,我站上了宣传车,呼吁大家先冷静下来,就地等待学生出来面对。大约40分钟后,“太阳花”学生派出了三个代表来到现场,我们的代表也上前要和他们对话,但他们却在不到一分钟后,便一言不发地掉头就走,完全显示出这些人的傲慢。

  最后,我们决定在下班时间即将到来的5点钟解散,把道路还给台北市民。等到我一走下宣传车,就接到了东森新闻台“关键时刻”节目的电话,邀我上节目谈反对“太阳花”的理由。当时我早就清楚,台湾媒体的立场必然偏颇,但又想到如果我不上去发声,话语权就更加由他们单方面垄断。最终,我决定上节目正面迎战,料想不到的是,来宾在录影前就已经和主持人套好,就是要把我打成“威胁学生”“打压民主”的反动派。另一位来宾朱学恒,更刻意不断把我的名字叫错成王伟忠(一位台湾资深综艺节目制作人),以此达到羞辱我的目的。

  也许因为我不与他们妥协的强势态度,以及不愿屈从主流舆论的鲜明个性,一夜之间,我的画面竟反复地在各电视台播放。翌日凌晨,我便发现我的个人脸书(台湾普遍习惯用的社群网站),竟被网军恶意检举到封闭。我顿时更加肯定,这已不是一场意见辩论的竞争,而是敌我矛盾的斗争。接着,网络上开始出现各种丑化我的图文,甚至还冒用我的名字成立假的王炳忠脸书,充满了不堪入目的猥亵内容。

  面对这种排山倒海的网络“霸凌”,多数人的心理素质都难以应付,而这正是“台独”分子希望制造的绿色恐怖。然而,也许因为我从小个性就比较自主,加上父亲一直就是仗义的强硬派,我并未被这些小人的龌龊伎俩打倒,反而更加确认自己的人格操守经得起考验,否则若有什么重大问题,早就被他们掀出来大批特批。他们正是因为找不出我有什么缺陷,最后只能用“小丑化”“谐星化”来污蔑我,而我一路走来光明磊落,接受任何的挑战与批评,但我也坚持我说话的权利,不容他们封锁我的发声管道。

  四

  经过那段时间一个接着一个政论节目的历练,从绿营老字号的民视、三立,再到成立没几年、以所谓“古今台外”这种反华言论著称的壹电视,我可说是无役不举,已经练就了百毒不侵。

  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上“太阳花”期间壹电视的现场直播节目,名称就叫“人民作主谁敢不服”,十足的民粹恫吓意味。可以想见,一旦上这个节目,持的是反对“太阳花”的立场,那就宛如上批斗台接受公审批斗,因此多数的国民党政客都避之惟恐不及。那时我因几天前才“前进立法院”,嗓子已经喊到哑掉,而当天的情况,竟是同台的所有来宾,加上主持人共六个围攻我一个。我一边反击他们,一边猛喝带在身边的热开水,坚持一两个小时。

  经过这次情况最恶劣的战斗,他们“独派”的各种论调,我几乎算是无所不知了!

  今天一些人看“太阳花”风波,只把重点放在台湾法治观念的败坏,但他们何以能如此无法无天,核心问题仍在于“台独”已成为台湾的“政治正确”。因此,占领“立法院”、进攻“行政院”都无所谓,因为“革命无罪,造反有理”,谁敢不服?

  尤值得注意的是,站在第一线对媒体发声的,已经从传统操着闽南语的“独派”老人,变成穿着时尚、操着“国语”乃至英语的年轻人,当中不乏还是1949年从大陆到台湾的外省人的第三代。蔡英文说,对这些年轻人而言,“台独”已经是他们的“天然成分”,许多大陆朋友也因此认为,这一世代的台湾年轻人,就是“天然独”的一代。

  对我而言,与其说他们是“天然独”,倒不如精准地说,他们更多是对未来没有方向。从李登辉到陈水扁,掌握台湾政权整整20年,早已完成方方面面的“去中国化”,影响遍及台湾的政治、教育、文化、学术、媒体……各个层面。等到马英九执政,又没有拨乱反正的决心和魄力,而在“去中国化”下受教育的一代已经长成,甚至还发展出“台独”似是而非的“台湾主体论述”。

  因此,台湾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对大陆有“异己”之感,就算是热衷两岸关系、对大陆同学友好的台湾青年,很多也只是把对方当成是对岸“中国”的朋友,而非自己的同胞。这些年来,由于台湾政客恶斗内耗,更造成人民茫然失措,大家痛苦不堪,然而政客不但没有自省,反倒巧妙地将一切痛苦归咎给“中国”,借此逃避人民的清算,自己继续到大陆赚钞票、在台湾骗选票!

  五

  我的这本书,正好反映了像我这样“解严后”世代的成长背景,在挥别闭锁的“戒严”时期后,又继续被“台独”一点一滴地洗我们脑,陷入另一种“去中”“反中”“仇中”的“新戒严”里。至于比我更年轻的台湾人,那些我的学弟、学妹们,则从更小就受到“去中国化”的毒害,因此才有民进党称,不须真正宣布“法理台独”,只要维持“去中国化”教科书不变,台湾自然人人都是“台独”。

  其实,我最早萌生出书的想法,还在“太阳花”之前。那是某个周末心血来潮,从房间里整理出昔日初中时的学校联络簿日记,当中记载了许多我已忘记的事,几乎都是对当时台湾政治事件的评论。朋友们看了这些日记,纷纷建议我应该集结出版,结果一拖再拖,一直拖到“太阳花”后,我正式走上从政之路,这本书才终于在台湾集结出版。

  早在中学时代,我便发现我这样的台湾人,拥有的身份实在难能可贵,我既是没有历史包袱的年轻人,又是没有政治原罪的本省人,祖父母还是台南乡下的贫农。以我这样的身份,对推动两岸结束对立、促进国家和平统一不可说无益,因此,我的责任也更加重大。

  “太阳花”之后,我这种责任感更加强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今天台湾的认同错乱,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幸历史的产物,要解决当然不容易。我认识很多和我有同样想法的台湾朋友,对今天台湾的情况失望,干脆选择离开台湾,到大陆或海外寻找更大的发展平台。很多微博上的大陆朋友,也经常劝我这样做,但历史造成的共业,不能再一代一代延续下去,我必须留在台湾,唤醒更多台湾人民找到正确的方向,同时更需要所有的中华儿女齐心团结,才能阻止那些处心积虑的反华势力分化我们。

  所以,我决定在大陆也出版这本书,让大陆同胞能更了解这些年台湾社会统独变化以及我与“台独”势力的斗争。第一部分《大纛烈烈 拂晓出击》,收录了我初中时代记录台湾政治乱象的手稿,以及现在我回顾过去的感想。当时正逢民进党的陈水扁刚刚上台,台湾第一次政党轮替,李登辉时代酝酿的“去中国化”开始由暗转明,校园里很快就弥漫“台独”的氛围。如今民进党重返执政,未来几年“台独”在台湾势必更加倡狂。

  第二部分《讨独檄文》,则是我经过更多阅历思考后,对台湾国族认同错乱的根源所做的彻底思考,当中有许多的内容,是学者用艰涩的语言,反而未必能说得清的。在这一部分,我还回顾了2004年台湾大选前夕的“三一九枪击案”,我因此第一次走上街头抗争,并在群众面前演讲。后来升上大学后,我开始参与两岸交流活动,对大陆有更多了解,也更确立我的统一主张,直到“太阳花”爆发后,站上了对抗“台独”势力的风口浪尖。

  最后的《附录》,收录我这几年接受媒体采访及对公众的演讲,包括我在台湾支持统一的心路历程,我对台湾前途的主张,以及我和“台独”青年的对辩内容。

  六

  现在我碰到比较关心两岸问题的大陆朋友,普遍存在两种人,皆反映出一定的隐忧。一种人接触台湾多了,反而开始同情“台独”,或被“台独”错误的观念影响而不自知。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多半是因为“台独”已牢牢掌握关于台湾的话语权,使得一些大陆朋友本来只是想了解台湾的政治和历史,结果读到的都是“台独”生产的资料,误信那就是真实的台湾。尤其近年来“台独”成功地与西方民主、人权的观念结合,一旦对中国当前的情况有些不满,便很容易投射到对西方价值的向往,进而同情“台独”。

  另一种人则是过于低估“台独”分裂的危害,认为反正两岸终归会统一,大陆的经济、军事实力都赢过台湾,时间久了自然就可以解决掉“台独”。这种想法其实就是坐等统一,而坐等统一最后有可能就是“坐视台独”。只有认真建立两岸统一的论述,才能真正从实力到思想都战胜“台独”,否则就算强行统一,台湾仍可能纷乱不断,随时被分裂主义势力挑拨,无法形成统一的意识形态。两岸统一之外,还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统一后的内部矛盾仍然无法有效控制,中华民族就无法真正实现复兴。

  这本书的台湾版书名,叫作《你不知道的王炳忠:拢乎你看》,所谓“拢乎你看”是闽南语,意思是“都给你看”,因为台湾媒体呈现的我多半都只是表面,台湾读者一般很少看到我内心思想的部分,更不知道我从13岁的少年时代,就自己开设个人网站评论政治,探讨台湾未来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

  如今在大陆出版,有人建议可用《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作为主标语,我立即表示应该改成《我是台湾人更是中国人》才更直截了当,符合我的个性。面对大陆读者,我和你们对应的身份当然是“台湾人”,但我们同样都是中国人。因为日本殖民和国共内战的历史悲剧,台湾人拥有和大陆人不同的政治经验,但我们有共同的母亲叫中国,我们都是中国人。

  最后欢迎大家,通过微博多多和我交流。远在5年前我微博还没加V的时候,我就经常在微博上和大陆网友交换意见,一些特别谈得来的网友,都是在那段时期结识,有的后来还在大陆约出来见面。

  至于一些微博网友经常评论,要我上台湾政论节目不要插话、要有风度,我知道你们是爱深责切,但也请你们理解,我并非那种经常上节目的“固定咖”(固定名嘴),每次受邀几乎都是像“太阳花”“九三阅兵”“习马会”这种国民党不敢辩护的议题。台湾的政论节目,都是早就预设立场,按照设计好的剧本走,当那些来宾信口雌黄、偷换概念,我若不及时插话驳斥,谣言就会继续蔓延,最后成真。面对这些谣言,尤其是涉及民族立场、历史真相、大是大非的部分,我实在无法坐视不理,因为我是中国人,是一个有血性的中国男人!

  未来几年,我面对的将是一场艰辛的斗争,不仅是对“台独”的斗争,更是对那些处心积虑的霸权主义者的斗争!还有那些无耻耍赖、蒙骗人民的政客和名嘴,看起来不足为惧,却不断打击我们的自尊和意志。偶尔午夜梦回时,我也难免有孤寂无力之感,但我仍对中华儿女充满信心,因为我们这个民族,从鸦片战争以来已经牺牲太多,而这条复兴之路就在眼前!

  我何其有幸,不仅生在此一时代,而且还生在宝岛台湾。在这最后的斗争,我有责任呼引台湾的年轻人和大陆青年一起走上正确的道路,请朋友们鼓励我、帮助我、支持我,一起赢得我们最后的胜利!一起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王炳忠

  2016年3月8日凌晨三时,台北

  辑一

  【大纛烈烈 拂晓出击】

  从那场大选谈起

  1999年9月,我进入龙山初中就读一年级。此前,在李登辉的主导下,已通过“修宪”改变台湾地区领导人产生的方式,从经由“国民大会”间接选举,改成“自由地区”(即台湾地区)的人民直接选举,任期改为4年。1996年,李登辉挟着高人气,当选首届直选出来的领导人。因此到了1999下半年,新一届台湾“大选”的人选也开始浮现。

  当时新闻最热的话题,就是曾经“情同父子”的李登辉和宋楚瑜,为了选举正式决裂。在李登辉的操盘下,推出连战而非宋楚瑜代表国民党参选,声势如日中天的台湾省长宋楚瑜,决定自己以无党籍身分投入选举。那一年的台湾大选,最后共出现了宋楚瑜、连战、李敖、许信良、陈水扁五组参选人,但所有媒体的焦点,则都集中在可能胜选的连、宋、陈三人身上。

  那时,反李登辉的民众大多支持宋楚瑜,宋楚瑜因而成为反李登辉势力寄望的“救世主”。(后来宋楚瑜又与李登辉和解,则是后话。)然而,国民党却在选前最后关头,请出了形象一向非常好的台北市长马英九喊话,呼吁不希望陈水扁当选的民众“弃宋保连”,集中选票投给国民党提名的连战。

  最后开票的结果,证明了是扁宋对决,连战的得票还远远落在后头,国民党分裂,陈水扁渔翁得利,这激怒了大批反李登辉的民众包围国民党中央党部,要求李登辉辞去国民党主席以对败选负责。台北市长马英九到场安抚民众,却被愤怒的民众砸了一身鸡蛋,市政府的新闻处长、马英九最亲密的心腹金溥聪立刻挺身护驾,留下了经典的画面。

  很多人问,如果那次的大选结果是由宋楚瑜当选,台湾的未来是否会大大不同?但历史无法重演,也无从验证。

  对我来说,那场大选更大的意义,是启发了我的政治意识。当时代表新党参选的李敖,直接提出“一国两制”的政见,认为这是邓小平为他的同学蒋经国量身订做的安排,台湾人可以得到最多利益,给了我相当大的震撼。记得李敖还在电视上开了一个叫做“挑战李敖”的节目(后来李敖说观众太笨,没资格挑战他,又改名“李敖挑战”),把台湾政治、两岸关系分析得非常透彻。我和爸爸天天一起看李敖的节目,有时也互相辩论对李敖言论的看法,竟就这样从一个不谙政治的孩子,慢慢对复杂的蓝绿统“独”开了窍。

  一年后,我成立个人网站定期发布时论,并且在语文课要求的作文、公民课要求的剪报作业里,认真地写下我对时局的认识、批判及政治抱负。此外,我还在每天学校的联络簿里,留下了一篇篇的少年政论。按台湾中学的要求,联络簿必须载明每天的小考成绩及回家作业,写完后再给家长过目签章,老师如果有什么要和家长联络的事,也可以直接在上头留言。当时,我就读的龙山初中还规定,每天必须在联络簿上写一篇简单的日记,并附有“心情画板”一栏供学生挥洒涂鸦。

  这一多数学生眼中的苦差事,却成了我天天发表议论的园地,当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对当时台湾政治的评论,而一旁的“心情画板”,往往也是关于政治的讽刺图文。有次各班联络簿送训导处抽查,训导主任看到我批评她的日记,反倒对我能将联络簿写得这样精彩惊叹不已,特别表扬我如此认真的态度。

  我读初中的那些年,正是台湾第一次政党轮替,民进党刚刚执政的岁月。处在台北市相对“草根味”的老社区艋舺,龙山初中的校园很早就掀起“去中国化”的风潮,一些教公民、语文的老师,都在课堂中有意无意地灌输“台独”的观念。整个社会的舆论、新闻报道,也逐渐形成一种服膺于民进党意识形态的“政治正确”。

  2001年,以李登辉为精神领袖的“台湾团结联盟”成立,被国民党开除的李登辉,祭出比民进党更“独”的诉求来打击国民党、制衡陈水扁,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从那时起,媒体开始习惯以“泛绿”“泛蓝”区分台湾的政治光谱,把民进党和“台湾团结联盟”称为“泛绿”,其他的主要政党——国民党、亲民党、新党,则被称之为“泛蓝”。

  4年后,陈水扁依靠两颗子弹又一次当选,“泛蓝”三党先后访问大陆,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时代。

  当时才十三四岁的我,就是在这样思想震荡的时空下,写下一篇篇对政治的观察和评论。记得我当时最大的质疑就是:李登辉这样一个靠国民党奶水养大的政客,过去在“党外”反抗国民党威权时,他身处国民党权贵圈内远离忧患;后来民进党宣称要反对国民党的“黑金”,而“黑金”则根本就是在他领导国民党后大量丛生。然而,他却能在卸任“总统”后摇身一变,成为民进党和“台独”分子尊崇的“台湾之父”,这到底是怎样的是非?

  今天重新回顾当年我写的内容,十几年过去了,很多事早已记不得,媒体也不再提起。但细细思索,仍有许多值得省思的地方。初中时的我,对某些事情提出的看法,不少是今天的我都自叹弗如的。因为随着年岁的增长,顾虑的层面变多,反而失去年少时一针见血、直截了当的畅快淋漓,而今回头再看,才惊觉很多事情本是那样单纯,许多大是大非的问题,竟被政客硬拗成似是而非,加上媒体配合演出,最后就让整个台湾虚耗在一堆假议题里。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