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7年第一期  > 正文

关于阐释黄埔精神的思考

日期:2017-01-01 11:10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作者:赵金康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阐释黄埔精神并弘扬黄埔精神的现代价值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黄埔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以黄埔精神为桥梁,持续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有助于维护两岸和平发展和台海和平稳定,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爱国是黄埔精神高高飘扬的旗帜,是推动祖国统一的重要精神力量。

  黄埔精神是一个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思想体系,全面准确阐释黄埔精神是弘扬黄埔精神的前提和客观需要。从知识考古角度阐释黄埔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方面,既要顾及黄埔精神的中国文化来源即文化基因,也不忽视黄埔精神中的军事要素即军事基因;既要考虑孙中山等黄埔创办人的建军目标,也要分析共产国际尤其是苏联的建军理念、中共黄埔教官思想对创办黄埔军校的影响;既要结合黄埔军校的客观历史阐释黄埔精神,又要考察黄埔军人奋斗的光辉历程,全面提升黄埔精神的意蕴。

  首先,黄埔精神孕育诞生于有悠久文明传承的华夏国度,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要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传承角度阐释黄埔精神。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黄埔精神的文化基因。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思想的终极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语出《礼记·礼运篇》,“古之欲明德于天下,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欲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简称修齐治平,这一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使个体希望对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积极“入世”的儒家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有远大抱负的黄埔青年学生,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这与黄埔学生投身实现国家统一的实践是高度契合的。报考黄埔军校的热血学子也正是怀着报效国家的美好理想来到广东黄埔的,查阅黄埔1期学生的档案,其入校动机为:实现三民主义,实现五权宪法,学习军事知识,改造社会,改良军队,(赵金康:《黄埔军校一期学生入校简况》,《史学月刊》1994年第4期。)可见其积极的“入世”追求,和传统文化儒家的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是高度一致的,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这种修齐治平的时代价值就是爱国,把爱国定位为黄埔精神的重要方面,是有丰厚底蕴的。

  其次,黄埔精神与中国军事的精武思想有密切的关系。黄埔军校创办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富有军事理论素养、能征善战的军人,黄埔精神如果缺少了精武元素是美中不足的。在民国的众多军校中,黄埔军校脱颖而出,其精武追求的黄埔精神的作用功不可没。黄埔精神既弘扬了中国传统的治军思想,又借鉴了西方现代的军事思想,阐释黄埔精神若缺少了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内涵和西方现代军事理论的价值理念,黄埔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军校的领导人,蒋介石深受中国传统军事理论的熏陶,对黄埔军校的学员的军事课程自然十分关注。1924年10月3日,他辑成《曾胡治兵语录》,要军校师生每人一册,以为治军治国均有所本。(《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版,第411页。)对充满哲学气氛的受到世界各国军事界普遍重视的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蒋介石“愈读愈觉有味,终至不忍释手,就是在战场上,也要随时披阅,其引人入胜如此”。(蒋介石:《对克劳塞维茨著作的感想》,《先总统蒋公全集》第5卷,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216页。)蒋介石较早接触了反映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倾向和精神的军事理论和思想,并深受其影响,“就我个人的军事思想来说,有两部书给我的影响最大:第一部是巴尔克战术》……第二部便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蒋介石:《对克劳塞维茨著作的感想》,《先总统蒋公全集》第5卷,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216页。)作为黄埔军校的管理者,蒋介石自然要将这些对人类有巨大影响的军事思想家的理论融入黄埔军校的课程体系之中,要求学员融会贯通。因而,精武是黄埔精神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再次,黄埔精神与黄埔军校的创办者的理想追求密不可分。阐释黄埔精神时要把黄埔军校的创办者、黄埔军校总理孙中山的追求,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的治校思想,军校代表廖仲恺、戴季陶、邵力子管理黄埔军校结合起来全盘定位。孙中山总结其长期致力于振兴中华的崇高理想的经验,对旧式武人割据的痛恨,深知创办忠实于国民党军队的重要性,迫切需要创办一支不同于私人武装的新式军队。孙中山出席黄埔军校开学典礼时开宗明义其创办黄埔军校的目标所在:“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在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十卷,中华书局,第292页。)“大凡建设一个新国家,革命军是万不可少的”,(孙中山:《在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十卷,中华书局,第297页。)他希望黄埔学生“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一心一意为国来奋斗”,(孙中山:《在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十卷,中华书局,第294页。)廖仲恺、戴季陶、邵力子等黄埔军校的重要管理人员的治校思想都是阐释黄埔精神不应忽略的。可见,将革命定位为黄埔精神的内涵之意,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其四,阐释黄埔精神应与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帮助以及中共的帮助联系起来。1923年年底,孙中山聘请的顾问、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鲍罗廷建议孙中山:成立军官学校,培养一些政工干部。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室编:《鲍罗廷关于华南形势的札记》〈1923年12月10日于北京〉,《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71页。)苏联创办军事院校的模式包括执政党对军队的政治指导、军事指导的模式,都对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24年1月与鲍罗廷等的谈话,表明了孙中山学习苏联模式的热切期盼:“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按照苏联式样建立一支军队,准备好北伐的根据地”;(孙中山:《与鲍罗廷等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九卷,第182页。)6月16日,孙中山在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的演说中再一次明志“我们现在开办这个学校,就是仿效俄国”。(孙中山:《在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十集,中华书局,第297页。)孙中山这一学习苏联建军模式的思想是一贯的。1924年1月底,他要求“按照苏维埃的军事制度来组织革命军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版,第405页。)应孙中山之邀参加黄埔军校筹备工作的苏联顾问以契列帕诺夫为顾问小组组长。可以说,孙中山学习苏联,以苏联红军的模式建立国民党的党军是心向往之和一以贯之的,并寄厚望于这支新型的军队。黄埔军校的成长也倾注了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叶剑英、恽代英等对于黄埔军校的制度建设的心血,黄埔军校是国共团结合作的产物。团结理应成为黄埔精神的内容。

  其五,黄埔精神的阐释与应实事求是评价黄埔军校的历史密不可分。黄埔军校初期毕业生在统一广东根据地、平定军阀、出师北伐中显威扬名,黄埔精神功不可没。平定商团叛乱、两次东征陈炯明、平定刘杨叛乱,讨伐军阀邓本殷,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准备了坚实的大本营,北伐则将国共领导的进步力量推进到长江和黄河流域。黄埔军校是黄埔精神的载体,黄埔精神是黄埔军校的灵魂,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黄埔军校借黄埔精神的力量取得了辉煌的战果,黄埔精神因黄埔军校这一实体广为传扬。阐释黄埔精神要发掘黄埔军校毕业生身上的闪光之处,既要从服务于中国国民党的黄埔军校毕业生身上发掘黄埔精神,又要结合追求共产党解放中华民族事业的黄埔军校毕业生的辉煌历史去阐述黄埔精神,这两者的共同点是实现民族的独立、国家的统一和富强。恽代英在《第四期同学录》中高度评价黄埔军校的历史贡献:“中国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黄埔’,青年几乎没有人不希冀能预做一个‘黄埔’的学生……‘黄埔’的学生人人都预备牺牲他们的精力生命,为被压迫的中国四万万人杀开一条血路……你们是中国民族革命的战士!你们的胜利,便是中国全民族的胜利。”黄埔青年的胜利与中华民族的胜利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阐释黄埔精神时,要客观真实准确定位黄埔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奋斗亦为黄埔精神的应有之义。

  总之,黄埔精神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有着丰厚的底蕴,既要重视文化基因,又不能忽视其军事因素即军事基因;既要关照孙中山的建军理念,又不能忽略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团结精神是黄埔精神的重要方面;既要客观研究黄埔军校的历史,又要全面反映黄埔军人追求中华民族胜利的辉煌历史,奋斗是黄埔精神的重要追求;所以说,精武、团结、奋斗的精神与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一样,也是黄埔精神的重要元素,都对促进国家统一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