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8年第二期  > 正文

抗战中的婚礼

日期:2018-03-15 15:18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蒋光璞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1942年,东北军53军在洞庭湖西岸、长江南岸担任江湖防务,这一阶段没打大仗,后方陕西沔县留守处的家属陆续到湖南前方探亲。

  夏季的一天,湖南津市53军部队驻地小河旁的树林里,三五十人席地而坐,他们有说有笑,有吹有唱,热闹异常。人群中有军官,有士兵,也有家眷,还有一个六七人临时组成的小乐队。原来,今天军部要为一名刚从黄埔军校毕业归队的军人张罗一场婚礼。

  这位军人,就是我的父亲蒋润苑。那年父亲26岁,母亲18岁。当时,姥爷是53军116师的医官,母亲是大女儿,随姥姥及家人来到湖南津市留守处。姑娘大了,自然有人提媒。父亲是军部参谋,他是山东人,7岁丧父,19岁离开家去西安参加东北军投身抗日,人老实本分,话语不多,不抽烟,不喝酒,不耍牌,一有时间就坐在树底下、小河旁看书学习。姥爷一眼就相中了他,回家和姥姥商量,姥姥更是痛快,人都没看,立刻拍板定砣。女儿的终身大事就这样订下来了。

  说结婚就结婚。没有结婚证,部队的徐次君能写会画,不知在哪里找了个订婚证,勾勾抹抹,上点颜色,把订婚证改成了结婚证。父亲只身一人,身无分文,部队里的弟兄帮忙,七拼八凑,做了一个被子,被里是老张给的,被面是老王拿的,棉花是杨参谋家的。没有床,找个旧门板临时搭个铺,其他东西都是父亲的日常军用品。

  结婚那天,父亲身穿旧军装,脚下穿着草鞋。虽然物资匮乏,但战场上的婚礼简单而不失热烈。遗憾的是当时连一张照片也没有留下。父亲所在参谋部的人都去了,大官有两个,副师长赵龙韬、军参谋长刘德裕,上校来了好几个,军乐队也来了几个人,父亲的黄埔同学赶来了,军需处、军务处长也来了,姥爷部队野战医院同事也来了一些,留守处的家属也随姥姥来了几个。刘德裕参谋长念结婚证书,赵龙韬副师长做证婚人。乐队吹起了乐曲,有人还跟着哼唱:“桃花千万朵,比不上黄埔江上美人多……”“开饭了,开饭了!”炊士班把饭菜一端上来,大家三一群、五一伙地吃起来。饭菜是平时军营里的饭菜,只是长官允许上了一坛湖南老酒。

  婚礼结束,人散了,大家各就各位。远处不时传来战马的嘶鸣声,还隐约传来战士们的歌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部队正在准备着换防,这是父亲工作最忙的时候。

  3天后,父亲就随部队出发了。部队在沅陵建立了留守处,姥姥就领着我母亲到沅陵安了家。1945年,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母亲抱着3个月大的孩子(我的大哥),从湖南出发,到部队找父亲去了。

  为纪念抗战胜利,父亲给我大哥取了个名字叫“光复”。从此,滇缅路上,远征军行军的队伍里又增加了一对母子兵。1948年夏,父母随部队到北平,总算是去照相馆补拍了个结婚照,旁边写着:“民国三十七年补照于故都”。

  蒋润苑简介:

  蒋润苑,山东省广饶县人,1917年11月16日出生。1936年至1948年在东北军53军,历任通讯员、排长、连长、营副、少校参谋等职。1940年初,考入黄埔军校17期二分校步科学习,毕业后回部队。1950年后,曾在沈阳市第二监狱、沈阳市公安局劳教大队工作,1978年退休。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