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8年第二期  > 正文

保家卫国的黄埔军人——我的父亲李庭宦(钦文)

日期:2018-03-15 15:18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李军裔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投笔从戎,报考黄埔

  父亲李庭宦(钦文),1922年生于云南保山小板桥村。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令中国大地满目疮痍、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6岁的李庭宦再也无法安心读书,决定投笔从戎,报考黄埔军校。他的启蒙老师段云伍劝他说:“当今兵荒马乱,你就好好攻读诗书,当个私塾老师或医生,也好平安度日。”可李庭宦回答说:“日寇入侵,国土沦陷,我是有骨气的中国人,一定要加入到抗日救亡中去。”

  李庭宦的大哥李庭儒正在北方带兵抗日,来信劝说弟弟安心读书,并说:“我在前线抗日作战,时刻面临生死,你在家里要为父母养老送终。”这仍说服不了抗日心切、热血沸腾的李庭宦。眼看对他挽留不住,段老师沉默许久,深思熟虑后给他起了“钦文”这个润名,之后,成为他在军中的用名。

  钦文与保山金鸡村的张保俊、沙沟村的李春景、太平村的白文景等人一路上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历尽艰险,行走了十多天才到达盼望已久的昆明城,鼓足勇气报考中央军校第五分校。考试完毕通知下发,与钦文同去的伙伴均落榜,仅有钦文榜上有名,他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军校学员。

  1940年3月,钦文经历一年半的军校学习,作为第16期毕业生分配到大理驻军师(司)管区,在司管区副司令张元养(黄埔2期)属下任骑兵教官,训练新兵。很快由少尉、中尉、上尉升至少校教官。

  滇缅抗战

  1943年2月,国民党第6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到云南的楚雄(弥渡)组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陈诚亲自到大理驻军训练场调选军事人才,看到场上一名腰系战刀、飞马扬鞭的青年教官,陈诚立刻把他叫了过来。青年军官跨步向前立正敬礼。陈诚对眼前英俊潇洒、精神干练的青年军官很是欣赏,便问他叫什么?哪里人?有没有上过军校?青年军官回答:“钦文,云南保山人,黄埔16期骑兵科毕业。”陈诚转身对萧毅肃参谋长说:“我们司令部就需要这样的教官。”

  钦文办好交接手续后到楚雄司令长官部任骑兵教官,专训即将补充到前线的基层军官。时至1943年秋天,陈诚因病调离司令长官之职,在移交军务手续时不忘将钦文升至中校作训参谋,并教育钦文要继续努力提高军事素质。陈诚到成都住进国民党中央医院,钦文被派往该医院护理陈诚。

  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一职由卫立煌接任,钦文被卫立煌派往中国远征军驻成都办事处(办事处主任顾祝同)。1943年冬,卫立煌将长官部迁至保山(马王屯),钦文又被调回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仍任作训参谋(此时已是上校军衔)。时遇钦文在军校时的16期同学段国政,他正在中国远征军20集团军(司令霍揆彰,黄埔1期,中将)游击纵队(司令常绍群,少将)的下属组建缅北游击支队(已达3000多人)。段国政亲自带上左右骑兵到保山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将钦文要往缅北支队,助其严格治军,精练官兵。

  1944年5月10日,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激战前夜,钦文奉命带勤务兵李庭安(保山小板桥人,后来阵亡于缅北)、通信兵姬仕林(保山营门口人,因病途中返回),武装横渡怒江,奔赴缅北。钦文到达缅北一带的贵概、滚弄等地,在缅北支队司令段国政(少将,解放后任省政协委员)的领导下任支队副司令兼参谋长,并兼任佤族游击队的指导教官。

  1944年5月底,日军突袭包围缅北支队阵营,来势凶猛。兵来将挡,钦文亲自带兵突出重围,激烈的战斗中亲手击毙日军骑兵联队长高岛立木。该骑兵联队是日本56师团直属骑兵联队,号称骑兵钢军。高岛立木应声倒下后,他的士兵们一时失去指挥,乱做一团,被支队战士们包围消灭。此次战斗,支队亦损失惨重,阵亡官兵500多人,是该支队参战以来损失较大的一次。

  此次战胜日本骑兵钢军的胜利震惊了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司令长官卫立煌令通报各游击部队进行表彰,并报请军委将钦文升至少将。

  1945年1月27日,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美盟军浩浩荡荡在芒友胜利会师。隆重的会师典礼上,钦文所部仅剩的1000多名游击队官兵接受检阅,并受到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及何应钦、萧毅肃、美国驻印缅军总司令索尔登将军、第11集团军总司令黄杰、第20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魏德迈等人的接见。

  1944年12月25日,中国战区陆军司令部在昆明正式成立,国民党军委参谋长何应钦任陆军总司令,卫立煌任副总司令,萧毅肃任参谋长。1945年末,钦文奉命调往陆军部,做一般军事工作。后钦文由陆军部调往驻大理的第74军(军长余建勋),任军警卫团副职兼军长的警卫副官。

  参与云南起义工作

  1949年12月9日,云南省主席卢汉响应中共号召,率部起义,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改编,钦文就在其中,并为云南起义做出了贡献。

  1949年12月3日,云南省财政厅厅长林南园(钦文的表哥)接卢汉的指示,要他速到省府光复楼办公厅接受重要任务。卢汉将准备起义的事项密告林南园,要林速赴香港向中共中央领导人叶剑英汇报工作。起义部队接受中共的改编,请中共派一要员到昆明来主持部队改编及军政人员的安置等事项,还请派部队前来支援,一同保卫昆明。

  林南园到香港后受到叶剑英的热情欢迎和接待,叶剑英告诉林南园:“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即刻开往云南昆明,要卢汉坚持起义,弃暗投明。具体事项待部队开赴昆明后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共同研究具体方案部署。”

  云南起义前夕,卢汉已召集与地下党有密切关系的林南园、93军军长龙泽汇、74军军长余建勋等人秘商起义事项,准备以召集开会的名义扣留第8军军长李弥、第26军军长余程万,最后谈到军统驻昆西南站站长沈醉。卢汉给在座的人介绍,沈醉死心踏地效忠蒋介石,其人文武兼备,武功高超,特别善使双枪,百发百中,最近被蒋委任为中将云南游击总司令。开会时,他很可能反抗。所以必须调选一名合适的青年军人对付沈醉,防止意外影响起义的进程。

  林南园当场推荐钦文,并介绍说:“我表弟钦文是军校高才生,年轻有为,不顾生死,从小习武,武艺高强,同样善使双枪,百步穿杨,是滇缅作战时打出声威名望的青年军官。”

  起义前一天的早上,钦文身配两支手枪,到五华山光复楼省府办公厅接受特殊警卫任务,协同绥靖公署警卫营长龙云青、省府警卫营长徐振芳一并负责扣留李弥、余程万、沈醉等人的行动。

  钦文先在二楼观察哨迎候沈醉的到来。时间一到,沈醉按时赴会,他开着一辆美式吉普,缓慢进入两边设置岗哨的大门。钦文从二楼哨位看到沈的车辆,迅速下楼,跑步上前,一个箭步拉开沈醉的车门,看到后座无人,对沈客气地说:“沈站长带枪了没有?”沈醉停稳车辆后很不自然地说:“事到如今带枪有什么用吗?”钦文松了一口气,指示沈将车停进车库,并带他到二楼会客室落座。因是冬天,沈醉穿着的衣服较厚,钦文请他起立按会议规定接受检查,搜身后才完全放了心。

  钦文随大理驻军起义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暂编第12军军政工队队长(团职),参加昆明保卫战。后第12军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钦文暂在军部作训处工作。之后奉命调43师(师长张显杨)部赴恩安(今昭通)参加平叛龙三(龙绳曾,龙云的三公子)的战斗。而后调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校长陈赓)任教员。后又调回14军司令部作训处。

  1950年2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司令部进驻昆明。3月初在昆明的北教场举行军事比武大会。会上,钦文作为军事教员示范步兵操典中的刺杀、射击,连、营、集团进攻等军事精练演讲。钦文还受到时任二野政委的邓小平的亲切接见,邓小平紧握钦文的手兴奋地说:“小伙子的军事技术很优秀,听说你是恩安战斗的功臣,希望继续发扬英勇作战的精神!”

  开办民间学校教书育人

  1954年,钦文与保山的李梦林、孔德昌、杨龙等人转业地方,即到板桥区委做武装工作。县兵役局按团职级别给他发放了布匹、小麦等安家用品。钦文把布匹变卖,将麦子磨成面粉,驮运到保山驻军41师营房科兑换成石灰、水泥运回小板桥村,在村里的破烂寺庙因陋就简办起一所民间小学校。他白天上班工作,晚间为村里的青少年学生讲课。用面粉到部队换石灰、水泥一事,后来被师政委郑刚得知,即将面粉退还给钦文,并夸奖钦文不愧是黄埔军校出来的模范军人。钦文精心建立的学校至今还在保山小板桥。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