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8年第四期  > 正文

碧血千秋映乾坤—— 悼念两个抗日阵亡儿子的动人祭文

日期:2019-01-17 11:12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杨守礼 黄胜利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饱受了深重的灾难。多少人家园被毁,流离失所;上千万人死于日寇屠杀和逃亡的人流中;几百万将士在沙场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些灾难唤起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抗日斗志,结成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这些灾难让无数的中国人,浸沉在失去家园和亲人的痛楚中,他们向苍天呼号,向逝去亲人的灵魂呼号,述说他们在痛苦中的煎熬,表达他们对亲人的无限怀念和企望,留下了动人心魄的祭文和酸楚的泪痕,成为我们抗日战争历史记忆中沉重的一页。

  催人泪下的祭文

  吴少岳老人在抗日战争逃难中失去了女儿蕴玉,1941年和43年,两个儿子吴敏如和吴惠如又相继在抗日战场上为国捐躯。我们珍藏着一份他悼念烈士英灵的祭文《为敏惠两儿招魂于巴渝黄山文》。招魂就是呼唤逝去亲人的灵魂回归故里和亲人的身旁,以寄托哀思,是祭奠的一种形式,屈原(宋玉)的杰作楚辞《招魂》,是这类作品中最具特色的代表。巴渝黄山系指重庆黄山,位于南岸区,海拔580米,处于奇峰幽谷之间,山势高峻,遍山松柏簇拥,云遮雾绕,风景极佳。抗战期间重庆为中国战时陪都,是国民政府军事政治的重要决策地,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远东指挥中心,而黄山则是悼念烈士亡灵的最佳去处,现设有重庆黄山抗战遗迹博物馆。

  

  重庆黄山抗战遗址博物馆。

  祭文朴实真切地倾诉了一家老少三代血肉相连的亲情,体现了感人肺腑的家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全文一气呵成,言语精湛,感情凄切而壮烈,催人泪下。现录全文于后。文中有个别缺字或不清字迹,则用X 表示,若可猜度出的字则用斜体表示,[  ] 方括号内文字为本文作者的注释。原文多以隔点表示语气的停顿,我们按现在行文习惯,加了标点符号,段落亦按文意略作调整。

  为敏惠两儿招魂于巴渝黄山文

  吴少岳  1943.7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癸未岁夏七月X日,余以清香一炷,为吾为国捐躯之敏惠两儿,招魂于巴渝黄山之巅,为父而哭之日。

  呜呼两儿!汝等竟均为国身死沙场乎?!虽曰光荣,但余之肝肠寸裂矣!

  忆汝兄弟,幼龄失母,赖汝继祖母抚而成立。时余为革命流亡于外,家无恒产,生活尚困,故无力送汝等学。思甞[甞即尝,曾经]恐汝等因无知识而易走入于邪途,以为家国辱。而不料汝等竟有今日光荣之死。余心欣慰,然亦至痛也。

  世乱见忠奸。自卢沟桥事变后,无名英雄以血肉作炮灰者,不知几亿万,然自甘成仁者当亦不多。敏儿在豫志愿投入卅一集团军,虽余有书促汝为之,然汝体素弱,能毅然出征而无畏,自与驱之沙场者有别。惠儿自息烽受训后,不甘苟安后方,自请潜入陷区,明知汤火,汝决心蹈赴,更出余意望之外。

  呜呼两儿!汝等已先后成仁矣,事非勉强,且为余所心许,余又何憾!余又何悲!惟所不能已于怀者,骨肉之情及余父职不无稍亏为痛耳。

  呜呼两儿!强寇日益猖狂,人心仍競于自私,怒涛汹浪将无平息之期。余老矣,既无力为国,更不知死所。汝等有知,其亦[是否也能]依余魂梦,一慰余残喘余生乎!

  呜呼两儿!汝继祖母年迈八十,她垂老之心,犹在作两孙衣锦荣归之梦,而不料汝等已先后骨枯原草矣!汝等有知,其亦化作萤光一点,飞归故里,一慰其幻想乎。

  呜呼两儿!汝体弱之继母,自敏儿音讯杳然后,已因伤感而日促老迈,兹又得惠儿凶耗,更不知作若何悲痛。她本忧患余生,复遭此激刺,此后将与余益趋暗淡之境。汝等有知,其又将何以慰其痛苦乎。

  呜呼两儿!汝弟全儿,面貌酷肖惠儿,假令成器,余尚存者,余当令其以承汝等未竟之志。汝等有知,其亦暗中维护,而使其厥疾早疗,以健其体魄乎。

  呜呼两儿!蜀山迢遥,香烟漂渺,日落风凄,幽冥邃奥。魂兮归来!一聆余训告乎!

  

  吴惠如烈士1943年初赴敌占区前与父亲吴少岳在重庆留影。

  祭文给人的感召和启迪

  咏读这份祭文,不仅为其情真意切的哀诉所感动,更为其清楚的条理,分明的层次所折服。祭文环环紧扣,相互呼应,给人深沉的感召和无尽的启迪。

  一、为家为国,庄严祭奠

  祭文首先庄严宣告祭奠的时间、地点和被祭奠者的名字及身份:“中华民国三十二年,癸未岁夏七月X日,余以清香一炷,为吾为国捐躯之敏惠两儿,招魂于巴渝黄山之巅。”祭文还铺陈了祭奠的环境:“蜀山迢遥,香烟漂渺,日落风凄,幽冥邃奥。”气氛肃穆而悲壮,使沉痛的情思和凛然的家国情怀在辽阔的苍穹间回荡。

  这次祭奠是父亲对两位烈士儿子英灵的告白和呼唤,这是我们民族五千年悠久文化传承的一种习俗。吴少岳老先生对儿子们的祭奠是他的个人祭祀行为,但也体现着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伟大民族,对为国家民族捐躯烈士的崇高敬意和深沉怀念。这位干枯老人对于两个儿子的祭奠,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家庭为逝去亲人的招魂,它是几百万烈士所在的千家万户祭奠烈士亲人的一个缩影,也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对于抗日烈士庄严祭奠的写照。我们的亲人长眠于疆场荒野,夜枕青山,寂伴星斗,我们要让他们的灵魂安息。这份祭文是如此沉实和神圣,它是我国民间留下的抗日战争宝贵的历史文献。

  二、困苦成长,毅然出征;父所心许,家国情怀

  接着祭文回顾了两位烈士艰苦成长和自愿从军杀敌的历程:“忆汝兄弟,幼龄失母,赖汝继祖母抚而成立。时余为革命流亡于外,家无恒产,生活尚困,故无力送汝等学。思甞恐汝等因无知识而易走入于邪途,以为家国辱。”“敏儿在豫志愿投入卅一集团军,然汝体素弱,能毅然出征而无畏。”“惠儿自息烽受训后,不甘苟安后方,自请潜入陷区,明知汤火,汝决心蹈赴,更出余意望之外。”“汝等已先后成仁矣,事非勉强,且为余所心许。”两子为国捐躯后,老父又寄望于尚为孩童的末子:“汝弟全儿,面貌酷肖惠儿,假令成器,……余当令其以承汝等未竟之志。”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父亲为革命流离在外,母亲早逝,家无恒产,不能求学,一对兄弟仅靠继祖母抚养成人。在外的父亲还不时忧虑儿子会因缺少教育而误入歧途。令人肃然起敬的是,老人把子女误入歧途视作“家国辱”,那不仅仅是涉及自己家庭的荣辱,更关系到国家蒙受羞耻。这是多么崇高的境界,多么高远的视野,多么深入灵魂的家国情怀啊!这样的家庭在国难当头之时,才能义无反顾,前仆后继,两子双双舍身成仁,可歌可泣,他们是我们全民族的楷模。70多年前,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在外敌入侵时能献出全部青壮年成员,前仆后继,以身报国,这就是我们传统文化所彰显出的伟大精神力量,这就是我们民族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源泉,这就是我们民族的伟大家国情怀,令我们今人无比自豪和敬仰。

  三、光荣之死,感召日月;亲情胶融,肝肠寸裂

  作为父亲,为儿子壮烈殉国而感到无上光荣,但那毕竟是自己亲生骨肉,而且是两个刚刚成人的未婚孩子,他们还刚刚踏入人生事业的门槛,还没有来得及体验人生的许多美好,就这样为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父亲怎么能不肝肠寸断。祭文多处表达出父亲在这两种情感之间的煎熬:“虽曰光荣,但余之肝肠寸裂矣。”“汝等竟有今日光荣之死。余心欣慰,然亦至痛也。”此时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父亲眼前,不觉自责过往对儿子们的亏欠:“惟所不能已于怀者,骨肉之情及余父职不无稍亏为痛耳。”他特别设身处地地想到:“汝继祖母年迈八十,她垂老之心,犹在作两孙衣锦荣归之梦……”而“汝体弱之继母,自敏儿音讯渺然后,已因伤感而日促老迈,兹又得惠儿凶耗,更不知作若何悲痛。”这是思念至深,悲恸欲绝的倾诉和呼告。这些都是亲情在生离死别之际的自然流露,真实而生动,哀子情切,愁肠千结,让我们身临其境,更感到烈士之死多么伟大而悲壮。

  然而在肝肠寸断的悲痛之时,他老人家不忘“汝等已先后成仁矣,事非勉强,且为余所心许,余又何憾!余又何悲!”。他高声地向上天和世人宣告:我没有什么值得遗憾!没有什么值得悲伤!为国尽忠,这是我作为父亲对他们的期许!体现了老人的坚强和凛然正气,多么伟大的父亲啊!正是千百万烈士的生命和千百万家庭的痛楚煎熬,才换得了我们国家的生存,和我们民族的复兴。每想至此,我们都要在心里向这些抗日烈士和他们的亲人,再一次表达我们深深的怀念和敬意。

吴少岳上世纪50年代与重病前的小儿子吴全龙在北京家中。

  四、忧患余生,不知死所;魂归故里,一慰亲人

  祭文在回顾了烈士成长从军,杀敌殉国,以及承其遗志的家国情怀之后,向儿子的英灵呼唤,魂归故里,慰藉亲人。这里六次使用了“呜呼两儿”,四次使用了“汝等有知”,表达了明知不能达到而依然殷殷述说的执迷,以为儿子的灵魂就在自己身处的苍穹之中。他希望他们托梦给自己,慰藉他因极度悲痛而破碎的心:“汝等有知,其亦依余魂梦,一慰余残喘余生乎。”企望他们“化作萤光一点,飞归故里”,看望盼孙儿“衣锦荣归”的八十高龄老祖母;要求他们设法安慰母亲,她因失去你们而对余生感到“益趋暗淡”;还希望他们暗中保护他们的小弟,“使其厥疾早疗,以健其体魄”。这里再一次体现了一家三代的骨肉亲情,梦牵魂绕。日本侵略者使这个家庭失去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所剩只有三代老弱病残四个人。这样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为了国家的独立,贡献了它所有的青壮年亲人,而且是“为余所愿”,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家庭啊!

  祭文所传达的对烈士英灵的企告,是剩余的老弱病残亲人在极度痛苦中所祈求的精神安慰。但接下来所面临的则是非常现实而严酷的生计问题,一家人失去了支撑家庭的希望,一对老夫妻和一位八十老祖母及一个患有重病的童儿,其前途何在?!当时家无成丁,深感后半生的凄凉,继而发出“肝肠寸断”的哀鸣,格外凄婉苍凉。在当时,大半河山沦陷,国家为抵御日本入侵,财政之拮据可想而知,没有健全的抚恤制度,更无全民保障体制可言,谁能照顾这个为民族作出巨大牺牲的老弱病残家庭?面对此情此景,老父亲怎能不悲叹:“余老矣,既无力为国,更不知死所。”他不知道自己将如何终老,将葬身何处,多么凄惨!但就是老人在悲叹自己“不知死所”时,也还不忘为自己老了“无力为国”而感到愧疚,这是一位多么伟大而高尚的老人啊!

  烈士的母亲“本忧患余生,复遭此激刺,此后将与余益趋暗淡之境”。战乱中他们从河南辗转逃到贵州,路上丢失了女儿,一位家庭妇人“忧患余生”是很可以理解的。当她又听到两个儿子相继战死后,仅余的两岁小儿又沉疴在身,她又怎么能不对前途感到“益趋暗淡”呢。这些凄苦悲惨的现实,就是日本侵略者为这个中国家庭造的孽。其实,受日本侵略者残害的这样的中国家庭,岂止千千万万,这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这也是对日本侵略者的庄严控诉。

  “蜀山迢遥,香烟漂渺,日落风凄,幽冥邃奥。魂兮归来!”这是吴少岳老人对他两位抗日烈士儿子英灵的呼唤,也是中国人民对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捐躯的所有烈士英灵的呼唤、敬仰和怀念!

   吴少岳一家简介

  吴少岳(1891—1975),湖南平江人。1910年,受平江留日学生凌容仲革命宣传影响,立志参加革命,挽救中国。1911年民国成立,1912年同盟会改国民党,入国民党。1919—1927年,与几个进步青年组织“益声讲演团”,成员包括李淑陶(烈士)、罗合如(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吴克坚(中共中央情报部副部长,华东军政委员会秘书长)、李蕴平等。吴少岳负责编订演出剧本,多为反封建主题,在当地起到唤起民众革命的作用。1920年,在长沙大公报发表了《生命的花与囚徒》《富贵花》《变像》等控诉旧社会的短篇小说。1921年自办石印社,自做工人维持生计。1922年在长沙办《平江旬刊》,也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鼓吹新文化运动。1924年加入共产党,负责平江支部部分组织工作。成立文化书店,介绍新文化书籍及左翼刊物。1925年初,曾与平江党负责人喻寄浑一起到长沙小吴门清水塘见毛泽东,聆听教诲。据吴少岳回忆:当时毛泽东穿一件黑棉布袍,庄严而和蔼,他们谈了半个多小时,毛泽东还给他们看一种北京出版的四开单张小刊物《妇女声》。与人合办“古罗石印局”,后与几个共产党员一起去长沙投考华东美术专科学校,入西画科,1926年毕业。在校期间连任学生会四个学期编辑主任,出校刊《心花》,组织剧团,在教育会(局)门前演出所编“儿子的归来”,推动了学生会的学运工作。

晚年吴少岳。

  1927年5月21日晚,国民党右派发动马日事变,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吴少岳为平江党组织转移、保护革命同志,做了许多艰苦工作,而后流亡到武汉和上海,这就是祭文中所述的“时余为革命流亡于外”。1929年,与党失去联系而脱党,但从未叛党,而且在以后艰苦环境中,又与担任中共高级职务的多位当年的老同志保持联系,如吴克坚(中共中央长江局副秘书长兼周恩来随身副官,中共中央情报部副部长,华东军政委员会秘书长)、罗合如(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董纯(湖南省妇联主任)、彭绳(上海重要地下工作者,牺牲)等。在他们入狱和生死攸关的时刻,伸出援助之手。他还利用这种关系,给党推荐了不少可靠的白区工作人士,对党的事业有重要贡献。1935年后,任中央各军事学校毕业生调查处副处长兼中正学校校长黄雍的秘书,兼绘画教员。按黄雍指示,成千上万的黄埔毕业生经过他办理的行文,被分发到各个抗日战区。抗战期间,与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吴克坚等保持联系,拟办企业支持地下党的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更协助党中央情报机构物色考核进步人士,他们在程潜湖南起义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至程潜在回忆录和给周总理的信中都提及他们的重要作用。

  解放后,中国戏剧研究院院长罗合如将吴少岳从上海调来北京,在其直接领导下任编剧,1953年收集全国当时现存各剧种主要剧目,通过观摩分类,选出好剧目58个、较好剧目79个、一般剧目26个,分别与演出的著名艺术家切磋修改润色,日以继夜地创作出大量传统题材、但体现新时代精神的优秀剧本,为我国京、评剧改革做出重要贡献。

  吴少岳先生1975年病逝于北京,终年84岁。他一生为人谦和、低调、诚信,充满人文气质和家国情怀,是一位可敬的、爱国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他墓碑背面刻有四句铭文:“平江建党垂青史,抗日双儿成烈士;湘沪运筹为建国,京评戏改展新姿。”全面概括了他的一生。

  吴少岳先生原配夫人易英(1894—1922),婚后10年,28岁病故,生一女四子。女儿吴蕴玉(1913-1939)最大,怀孕期间死于湘桂逃亡途中;长子吴哲明(1915—1962)及四子吴之犖(1922—1961)分别过继给二哥和大哥;仅余两个儿子吴敏如(1918—1941)和吴惠如(1920—1943)。吴敏如1939年初在父亲支持下,自愿参加第31集团军抗日,驻河南南阳镇平东田岗(1营1连7班),1941年在豫南战役中牺牲。吴惠如随家逃难至广西全州后,1940年初投考迁到广西独山的黄埔军校第四分校,被转入息烽训练班受训,毕业后分发到后方。他不愿苟安后方,申请赴沦陷区报国,遂被派往敌后江西永修,进行对敌侦察、游击和破坏行动。在分配和报到的间隙,他先赴重庆探望父亲,后于1942年1月11日赴贵州全州龙水看望继母(1月22日到),春节(2月8日)后辗转赴江西永修前线,3月上旬报到。1943年3、4月间,在南昌郊区执行对日军特殊目标进行炮击任务时牺牲。两位兄弟烈士为国捐躯时,都正值23岁的花样年华。

  两个儿子先后为国捐躯,使吴少岳和其他亲人精神深受创伤。他在1943年6月1日的日记中这样记述他当时的精神状态:“余自得惠儿凶耗后,心中时时作隐痛。得震华、溳祥等多方劝慰,致渐渐减少忧虑。然每于无人之时,独自伤怀,泪珠仍不觉夺眶而出,总感觉人生太无意味也。”吴少岳在两个儿子都牺牲后,表现出对人生的消极情绪,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两个月后写的“哭敏惠两儿殉国”诗中,就大义凛然地申明“谩云忠厚诚无用,休道英雄在识时”,对儿子为国舍身给予高度的赞颂,对外敌当前回避报国责任,选择逃避的心态予以抨击,再一次彰显了老人深沉的家国情怀。本文介绍的《为敏惠两儿招魂于巴渝黄山文》就更全面地揭示了吴少岳先生的高尚精神境界。

  吴少岳先生继配夫人余培秀(1909—1964,享年56岁。墓碑误为1915—1965年),1940年12月27日于广西全州龙水生一子吴全龙。1946年10月,国民政府给予“抗战荣誉家属”的优待,全家得以免费乘飞机抵南京。儿子吴全龙1957年初患严重脊椎骨结核无医院收留,他写信给毛主席求救,信转到卫生部。徐运北部长亲自写介绍信,安排他住进通县结核病医院,行脊椎病灶清除术,保住了生命,但终生佝偻。吴少岳先生晚年只有这个残疾儿子陪伴身边,老先生逝世后,儿子吴全龙独居,2014年9月因脑中风病故,终年74岁。

吴少岳夫妇墓。

吴少岳夫妇墓碑背面铭文。

  作者黄胜利和吴全龙是童年的玩伴,晚年我们又同住北京太阳城老年社区,走动频繁,并在生活上给他一些照顾。我们退休后一直在整理自己老人留存的资料,吴全龙因身体健康原因,也希望和我们一起将吴少岳先生留存的资料一起加以整理。因为我们两家老人都是湖南平江人,生平有许多密切的交集,吴少岳先生留存的资料不少都与我们的老人有关。因此吴全龙病重后,就把吴少岳先生留存的一些资料转给了我们。现在,我们也借此机会将吴少岳先生的《为敏惠两儿招魂于巴渝黄山文》公诸于世,也是对逝者尽的一份责任。同时作为晚辈,我们也借此机会对吴少岳老人高尚的品德表示由衷的崇敬。

2013年,本文作者(两侧)与吴少岳先生之子吴全龙(左2)小聚。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