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2018年第四期  > 正文

敌进我进!—— 李运昌将军冀东抗战传奇(上)

日期:2019-01-17 14:11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雪音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李运昌将军冀东抗战颂》

  进军都山第一捷,百团大战怒火燃。

  冀东神勇大破击,惊心动魄扫敌顽。

  痛快淋漓降伪寇,血海深仇一报还。

  忙里偷闲夺大布,敌进我进敌胆寒。

  慷慨一击舍生死,回马寒枪美名传。

  单刀赴会三岔口,智擒敌虏谈笑间。

  从来热土属中华,东进先锋永向前!

  上面这首《李运昌将军冀东抗战颂》,是本人将八路军抗战传奇名将李运昌将军在冀东抗战期间亲自指挥参与的主要战役、战斗,依照时间顺序浓缩概括而成。可以说,了解了每段诗句背后的战役、战斗,就可以大略了解李运昌将军在冀东抗战的传奇战史,可称得上是一条研究相关历史的小小捷径。本人敝帚不敢自珍,在此公之于众,共享心得。

  

  李运昌将军(摄于1941年)。

  谈到李运昌将军在冀东的抗战史,就不得不提到李运昌将军的传记。截至目前,共有四本李将军的传记面世,它们分别是:1991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云献智著《李运昌》、2003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杜世林著《中共党史人物传84卷——李运昌》、2006年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邱尚周著《山高水长——李运昌烽火岁月》和2006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将军自传《李运昌回忆录》。这四本传记,就是抗战胜利73年后,关于李运昌将军的全部著作。从出版的年代和跨度可以看出,传奇冷落,一至于斯,青史如烟,实堪一叹!需要说明的是,这四本李运昌传记,其中三本属于私人写作,尤其是云献智和邱尚周所著传记,完全是凭借着作者对李运昌将军的敬仰之情而完成,保存了大量史料细节,非常珍贵。不过受限于纪传体的体裁,这四本书中对将军抗战期间具体战斗的讲述,要么记叙的不够完整,要么全面却失于笼统,不能不说有点遗憾。而这小小的缺憾,正是本文所希望弥补的。

  本人不揣孤陋,首次将李运昌将军在冀东抗战期间亲自指挥和参与的主要战役、战斗单独摘抄,著成此文,以期为传奇立传,令青史重光!同时,也可方便后人轻松了解李运昌将军在冀东抗战中的传奇战斗,让民族自强之火代代相传,教益来者。如偿所愿,我心足矣。

  本文的写作除了参考李运昌将军的四本传记,还参考了《冀东子弟兵》《冀东革命史》《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三册(大事记)》《动地凯歌》《气壮山河》《冀热辽抗日根据地研究论文集》《冀热辽人民抗日斗争文献回忆录》《河北文史资料选辑(十二)》等著作,在此一并向相关作者表示感谢,没有他们的辛劳成果,这篇文章无法顺利完成。

   进军都山第一捷——1938年包各庄之战

  “进军都山第一捷”讲的是1938年9月抗联部队进军都山途中爆发的包各庄之战。这场战斗是李运昌司令率领的抗联第2路军开辟都山抗日根据地的第一场大胜仗,不过遗憾的是,这也是最后一场。

  1938年7月6日,冀东抗日大暴动爆发。8月中旬,抗日联军在唐山以北的铁厂镇与八路军四纵胜利会师,随即召开了著名的铁厂会议。会议确立了创建抗日根据地的方针,并正式成立了冀察热宁军区。9月初,抗联第2路军在丰润县霍庄整训时,奉命随四纵主力开赴热河都山,着手开辟都山抗日根据地。

  前进途中,四纵主力分别在燕河营、石字坪与伪满军队爆发了激战,胜负难分,只好撤出了战斗。由于当时通讯手段落后,这些战况并没有通知随后行军的抗联第2路军,结果导致了包各庄之战的意外爆发。

  9月12日,李运昌率抗联2路军十几个总队约2万多人,行进至都山区域的桃林口、冷口一带,部队分别驻扎在申罗寨、包各庄等地。不料,此时一个营的伪满军却意外地闯入了抗联部队的驻地。原来,这支由日本人带队的伪军刚在燕河营一带同四纵交过手,此刻正打算返回青龙,没想到却误打误撞地闯入了抗联第2路军的防线。

  送上门的肉包子怎能不吃。经过迅速排兵布阵,李运昌下令各部果断投入战斗,将敌军团团围住,火力齐开,很快就消灭了敌人两个连。剩下的一连伪军撤退到附近山上继续抵抗,却被节振国带领的突击队一个冲锋杀上了山顶。眼见大势已去,敌兵纷纷跪倒在地,缴械投降。此时,这支农民组成的抗联队伍充分展现出了淳朴憨厚的农民本色,他们见敌人跪地缴枪不敢起身,于是在收缴了武器后也纷纷跪地还礼,这滑稽可笑的战场一幕恐怕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气得大队长节振国狂吼“立正”,这些农家子弟才算是恢复了战士的形态。

  (9月)12日,李运昌部2万人在向都山进军途中,于迁安县申罗寨、包各庄消灭伪满军1个营,俘营长以下7名军官和伪满军200余人,缴获迫击炮2门、轻重机枪4挺、其它军用物资甚多。(摘自《冀东子弟兵》210页)

  此仗成为抗联部队进军都山的第一捷!这场干净利索的胜利大大鼓舞了抗联官兵的士气,坚定了他们创建都山抗日根据地的信心。

  然而遗憾的是,抗联第2路军的这场胜利却没能坚定八路军四纵的信心。事实上,四纵挺进冀东以来,部队连续作战,人困马乏,后援短缺。这种不利的局面,最终导致他们动摇了信心,放弃了创建都山抗日根据地的原定计划,做出八路军主力与抗联部队西撤的决定。轰轰烈烈的冀东抗日大暴动,就这样黯然踏上了西撤的漫漫征途。

  百团大战怒火燃——1940年任各庄伏击战

  1940年9月爆发的任各庄伏击战是冀东八路军投入百团大战的作战行动之一,是冀东抗战早期全歼日军人数最多的一次大胜仗!

  在这里有必要简单交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自从1938年10月中旬西撤行动失败后,李运昌率部返回了冀东,继续坚持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他们挺过了最艰苦最残酷的阶段,在敌人的扫荡和围剿中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为此后冀热辽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1939年6月,根据军城会议指示,冀东抗联部队和八路军3个游击支队整编为八路军第13支队,李运昌任司令,包森任副司令。同时,会议明确了冀东抗战主要依靠冀东党和人民、坚持创建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冀东抗战从此走上了正确的轨道。1940年7月,冀东军分区成立,李运昌任军区司令,包森任副司令。这标志着冀东抗战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行动,冀东八路军奉命投入战斗。根据“百团大战”的作战部署,在军分区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一系列对敌主动出击,任各庄伏击战就是其中最辉煌的胜利!

  1940年7月下旬开始,第12团第1营东进丰、玉、遵地区,在冀东军分区统一指挥下,趁青纱帐起之机,配合地方工作,开展平原游击战争。(摘自《冀东子弟兵》37页)

  从1940年8月20日至同年12月5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大规模的交通大破袭战役,即著名的“百团大战”。根据“百团大战”的部署,我冀东主力部队自8月下旬起,向北宁线广泛出击。(摘自《李运昌回忆录》159页)

  9月初,日伪军2000人扫荡丰、滦、迁地区,第12团在丰唐公路上的任各庄设伏,全歼日军200人。(摘自《冀东子弟兵》37页)

  任各庄伏击战是冀东抗战史上首次全歼日军200人以上的重大战斗!也是继包森率领13团在白草洼首次成建制消灭关东军中队70余人后,又一次全歼日军的重大胜利!

  要知道,抗战初期的日军士兵作战能力是相当强悍的,一次被全歼200人绝对是相当可观的战绩,这说明冀东八路军的战斗素质已经开始有了显著提高。我们还可以做一个有趣的横向比较,在平型关大捷中,我军115师有两个旅(共5个团)参战,最后消灭了日军1000余人。平均计算下来,每个团也是消灭200人左右,竟然和12团的战绩相当。但115师毕竟是主力师的配备,肯定不是冀东12团所能比拟的。在几乎没有后勤支援的冀东游击战场上,能够取得这场全歼日军200余人的重大胜利,更显得格外具有历史意义!

  不过遗憾的是,由于这次战斗的相关史料非常之少,并且至今也没有见到参战者的回忆文章,结果导致此次任各庄伏击战没能得到应有的宣传和评价。今天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在冀东百团大战期间,曾有一次全歼日军200余人的辉煌胜利。令英雄的战史蒙尘,实在是后人之耻。根据现有的资料,基本可以确知的是,这次伏击战属于百团大战行动在冀东具体实施的一部分,由冀东军分区统一指挥。可以说,这是自从1938年进军都山第一捷之后,李运昌将军指挥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

  冀东神勇大破击——1941年渠梁河大捷

  “冀东神勇大破击”讲的是1941年冀东军区开展的交通大破击战中爆发的、冀东抗战史上著名的战斗“渠梁河大捷”。

  1941年1月15日,冀东党委发布了大破击动员令,号召全区军民发动起来,进行交通大破击。到2月份,参加大破击战的军民达到8万人次,破坏公路干线和电线,使冀东基本区内日伪军的交通、通讯一度陷于瘫痪状态。

  (4月)下旬,李运昌司令员率第13团第1、3营和第12团,在玉田县丁官屯、刘家桥、戴家桥设伏,与玉田县日伪军数百人激战一日,毙伤日伪军百余人,俘伪军30余人,缴轻重机枪各一挺、长短枪百余支。(摘自《冀东子弟兵》234页)

  5月1日,冀东党委第二次发出大破击动员令。

  (5月1日)同日,李运昌司令员率第12团第2营和第13团第1、3营,在丰润、玉田的太字沟、渠梁河一带,击退唐山、丰润、玉田500余日伪军的五路进攻,击毙日军南木以下日伪军150余名,打伤200余名。缴轻机枪4挺、长短枪200余支。第12团第2营在丰润县郭官屯伏击新军屯出扰之日伪军,歼其一部,缴获重机枪1挺。营长江士林牺牲。(摘自《冀东子弟兵》234、235页)

  渠梁河大捷堪称是冀东八路军伏击战加围点打援的经典之战!

  4月30日,根据我军情报,李运昌司令员率主力12团2营和13团1、3营秘密潜入渠梁河一带设伏,同时分兵布阵,阻敌增援。5月1日,战斗首先在渠梁河打响。我军将士前后包抄,奋勇突击,将日军独立第9旅团80余人及警备队百余人打得魂飞魄散,歼其大部。同时围点打援,将驰救渠梁河之多路日伪军分别予以阻击、歼灭。这其中的点睛之笔,就是我13团1营全歼了从鸦鸿桥出动的日军大佐南木铁雄及所部,这也是冀东八路军第一次在两军交战中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指挥官,堪称冀东抗战首例!

  不要小看一个日军大佐,要知道八路军平型关大捷时消灭了日军1000余人,但击毙的日军最高指挥官也只是两名中佐。冀东八路军能一次歼灭日军大佐及以下150余人,伤200余人,可以想见其对日军会有多么强烈的震撼和刺激。5月底,日军集中强大兵力对冀东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反扑和扫荡,笔者戏言,或许多多少少和这场惨痛的失败有点关系吧。

  渠梁河大捷充分显示了冀东八路军强悍的战斗实力和勇猛的战斗作风,沉重打击了基本区内日军的嚣张气焰,它也因此成为冀东抗战史上一次重要的战斗!

  

  1941年,冀东军分区李运昌司令员(左一)、包森副司令员(左三)、刘诚光政治部主任(左二)合影

  惊心动魄扫敌顽——1941年杨家套和十棵树之战

  1941年6月初,在我军夏季反扫荡期间发生在杨家套和十棵树的突围战斗是冀东八路军主力部队成立以来遭遇的最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的一场恶战,甚至可以说是事关冀东抗战生死存亡的一战!

  1941年5月下旬,日军华北方面军按照其《1941年度肃正作战计划》,秘密集结了第27师团、独立混成第15旅、关东军5个独立步兵大队共3万余人,连同伪军3万余人,总兵力共6万余人,对冀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大扫荡。

  日军此次行动经过了精心策划,一方面在冀东周边布下了重兵,另一方面又通过各种途径散播虚假情报,制造日军兵力空虚、已无力扫荡的战略假象。由于我军当时的情报工作还很薄弱,因此没能及时察觉敌人的战略阴谋。原本李运昌司令率13团一部,李楚离、包森率13团大部,陈群率12团,三路人马在不同地域分散执行任务。而此时,却意外地不约而同集结于蓟县南部和玉田一带,并最终被日军压缩在玉田南部、丰润西部、宁河北部的一条狭长水网地带。

  这绝对是冀东抗战史上最最凶险的一刻!

  李运昌及冀东八路军第12、13团全部主力部队,冀东抗战的全部家底,此时已完全陷入了6万敌军精心布设的铁桶合围之中!

  大量敌军还在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向我军扑来,要想绝处逢生,几乎已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冀东八路军前途之危机四伏、惊心动魄,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

  1日,第13团在玉田县杨家套、杨家板桥与日伪军千余人激战终日。毙伤日伪军200余人。当夜第13团向蓟县南部地区转移。(摘自《冀东子弟兵》235页)

  2日,冀东军分区领导机关率第13团在蓟县十棵树、六道街、大小扈家庄一带与日伪军3000余人激战一日。毙伤日军300余人。第13团在弹尽人乏,难以再战的困境下,除第1营由李运昌司令员率领向北突围外,团直和第2、3营被迫分散插枪潜伏,致使武器受到很大损失。(摘自《冀东子弟兵》235页)

  但奇迹还是发生了!李运昌率13团1营向北出击,连续突破敌人多道封锁线,摆脱了2000多日军的围追堵截,最终胜利突围。他们硬是从敌人千军万马的铁桶阵中撕开一道口子,杀出一条血路。

  这就是所向披靡、神出鬼没的冀东八路军!这就是冀东父老口中传奇的“李云长”!这就是日军战略地图上那个谜一样的“李云长”!

  然而,突围的代价是沉重的。此战除李运昌司令员带第13团第1营成功突围损失较小外,李楚离、包森所率第2、3营则因弹尽粮绝,难以再战,不得不采取了化整为零、分散潜伏的办法,导致部队减员严重,损失了大量武器,这是第13团建团以来遭受的首次重大的损失。

  第12团的损失更加惨重。他们在突围中连续遭到敌军重兵围堵,先后爆发多次恶战,虽歼敌数百,但自身损失巨大。首先在孟四庄,12团团长陈群不幸被炮弹击中,英勇捐躯。其后在于辛庄之战中,牺牲139人。大韩庄之战,12团1营营长杨作霖以下230人壮烈牺牲。这同样是第12团建团以来遭受的最严重挫折。

  正是:丹心碧血冀东魂,英灵不灭万古存!

  此次夏季反扫荡作战的损失巨大,教训惨痛。冀东党委在8月1日召开的遵化大张屯会议上进行了深刻反省,一致认为:战略情报缺失、战场空间狭小、主观麻痹大意,是此次反扫荡失利的主要原因。会议总结了不足,端正了思想,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同时决定开辟长城以北的热南地区,由此拉开了热南战役的序幕。

  痛快淋漓降伪寇——1941年打治安军战役

  1941年12月15日至1942年2月5日,冀东军分区发动的打治安军战役是冀东八路军创建以来实施的第一次战役行动,取得了空前伟大的胜利。它彻底扭转了我军夏季反扫荡失利后的被动局面,打乱了日军的战略部署,打击了伪治安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振奋了冀东人民坚持抗战的精神士气,具有深远的军事和政治意义!

  1941年日军夏季大扫荡后,我军主力避敌锋芒,转入热南开辟新区。日军自以为扫荡大功告成,冀东八路军已不足为患,于是开始加紧推行“以华制华”策略,妄图利用华北的伪治安军来维持局面。到年底,冀东共进驻了伪治安军7个集团,合计21个团,总兵力3万余人。随着伪治安军的大量进入,冀东基本区内的抗战形势日趋恶化,基层组织纷纷告急。如果不及时扭转这种局面,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彻底打乱日军的战略部署,打击伪治安军的嚣张气焰,支持基本区人民的抗战斗争,冀东军分区决定发动一次打治安军战役。

  然而,由于受到夏季反扫荡作战失利的影响,部分指战员对于是否应该进行此次大兵团作战充满了疑虑和畏难情绪。在遵化驸马寨军事会议上,反对的意见相当强大,双方争论不休。关键时刻,李运昌审时度势,力排众议,为大家分析指出了敌人的诸多弱点和我军的优势,最终坚定了全军取得战役胜利的决心。为了鼓舞部队士气,李运昌司令员决定亲自指挥打治安军战役的第一仗,四十里铺战斗!

  (1941年12月)15日,打治安军战役开始。四十里铺首战告捷。李运昌、包森、曾克林率第12团两个营和第13团4个连及曹致福游击总队(迁遵兴基干队),在遵化县大柳树至四十里铺一线,伏击由迁安县三屯营向遵化县城移防的治安军第三集团第6团,歼灭该团1个多营,毙伤俘伪军450余人,缴机枪5挺、步枪350余支、弹药2.5万发及150辆大车辎重。此战揭开了打治安军战役的序幕。(摘自《冀东子弟兵》241页)

  首战告捷后,八路军兵分两路,李运昌、曾克林率12团,包森率13团分别行动,各自寻找新的战机。1942年1月,李运昌率12团又分别取得了莫家屯、杨店子两场战斗的重大胜利。

  (1942年1月)6日,第十二团在遵化莫家屯、西旧寨一线全歼治安军第五团第二营。毙日教官,俘伪营长以下250余人,缴重机枪1挺、轻机枪9挺、迫击炮1门、步枪200余支。(摘自《冀东子弟兵》242页)

  (1942年1月)20日,李运昌司令员和第十二团团长曾克林指挥第十二团第一、二营及第八总队,强攻迁安县杨店子治安军第二十团据点,激战17小时,击退沙河驿、迁安城伪军3次增援。毙伤俘伪官兵800余人,给该团以歼灭性打击。第十二团官兵亦伤亡百余。缴机枪5挺、步枪200余支。二三日后,治安军该团放弃杨店子据点,千余人的大团只残留300余人逃奔迁安县城。(摘自《冀东子弟兵》243页)

  杨店子之战声威浩大,使得冀东八路军威震滦河东西两岸,为后来开辟滦东、路南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我军另一路,包森所率13团也先后取得了东双城之战、亮子河之战、果河沿之战等重大胜利,获得了晋察冀军区的通报表扬。可以说,在果河沿、杨店子两场大战之后,治安军就彻底溃不成军,斗志全无了。

  打治安军战役持续了50多天,我军作战20余次,歼灭伪治安军4个多团,击溃两个团,击毙日军中佐以下526人,击毙伪军551人,俘伪军2189人,经瓦解而逃亡、反正者2000余人,两个伪团长因战败失职被伪政府枪毙。此外,缴获火炮8门、轻重机枪68挺、长短枪2000余支、掷弹筒25个、弹药24.7万发,电台、步话机6部及其它大批军用品。

  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此次战役收获之丰硕超乎想象,以至于后来的战史研究者都将李运昌将军领导发动的这次打治安军战役视为军事奇迹。难怪后来政治部主任李中权初到冀东时,会对冀东八路军的装备印象如此深刻。他问李司令冀东八路军怎么这么“富”,李运昌笑着告诉他说:“我们是打治安军发的家!”

  血海深仇一报还——1942年复仇战役

  1942年6月15日至7月底,冀东军分区发动了青纱帐战役。由于李运昌司令员在动员报告中用“以打日军为主,为死难烈士、同胞复仇”为动员口号,所以青纱帐战役又称复仇战役。

  提到复仇战役,就不得不提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包森同志、政治部主任刘诚光同志的壮烈牺牲。失去这两位优秀指挥员,是冀东抗战的重大损失。在复仇战役行动前,军区专门召开了追悼包森、刘诚光烈士的复仇动员大会,以激励全军将士同仇敌忾,奋勇杀敌。

  (6月)10日,冀东军分区司令部发布进行复仇战役的作战命令:第12团两个营负责恢复迁滦丰地区,第13团两个营负责恢复丰玉遵地区,两部主力会合后,南下恢复丰玉宁地区;13团另1营在冀东西部地区活动,12团另1营在遵化东北部地区,迁滦丰县基干队的1个大队出击滦河东、另1个大队向北宁路南出击,以策应、配合主力作战;其余各县基干队,分别在各地袭击据点、破交,配合作战。(摘自《冀东革命史》276页)

  复仇战役的核心战斗,是7月18日曾克林指挥第12团进行的甘河槽伏击战,此战不但歼灭日军180余人、伪军200余人,还成功击毙了制造1941年1月25日潘家峪惨案的日军指挥官佐佐木二郎。死难同胞的血海深仇终于得报,真可谓大快人心之战!

  复仇战役的另一个精彩成果,就是诞生了一支传奇部队,冀东第11团。第11团自1942年7月成立后,身经百战,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堪称传奇!它也是唯一一个由李运昌司令员亲自率领,参加了冀东全部三次“恢复基本区战役”的主力团。这份殊荣,无人可及。

  如果说复仇战役的核心之战是甘河槽伏击战,那么它的收官之战就是李运昌司令员率领刚刚成立的第11团完成的石各庄歼灭战。前者大快人心,后者精巧绝杀!

  (7月)31日,李运昌司令员率第11团进驻丰润石各庄。由伪情报员送假情报说区小队在村子里,骗得日伪军纠集老庄子、三女河等据点170余人,于8月3日晨扑向石各庄村。经过激战,全歼日军小队长以下150余人,俘伪军20余人,缴机枪3挺、长短枪38支。(摘自《冀东子弟兵》251、252页)

  送假情报骗日军钻进包围圈,然后被八路军一锅端,这样的情节读来是不是很亲切?在经典的抗战电影里常有类似的桥段。但是在冀东,这却是真刀真枪发生过的战斗。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学者会把发生在8月3日的石各庄歼灭战归入此后的反扫荡作战里去,我觉得并不妥当。因为,此战初始于7月31日第11团进驻石各庄并设套诱敌,仍属于复仇战役期间。随后歼敌于8月3日,从战斗发生的逻辑来看,归入复仇战役是完全合理的。

  (8月)5日,第11团在郭家屯、群仙观伏击丰润沙流河出犯之日伪军800余人,毙俘伪军营长以下100余人,缴枪100余支。(摘自《冀东子弟兵》253页)

  郭家屯之战发生在石各庄歼灭战之后两天,如此频密的战斗,也可以看出李运昌司令率部连续作战、横扫千军的强悍战风。它属不属于复仇战役并不重要,笔者顺带摘抄,就算是供今天的读者凭吊当年冀东八路军的凛凛雄风吧。

  至7月底,复仇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共与日伪军作战50余次,歼灭日伪军1600余人,其中,击毙大佐以下日军官兵428名,伤268名;毙伤“治安军”团长、伪县长、县警备队长以下伪军官兵584名,俘伪军连长以下391名;缴重机枪3挺、轻机枪21挺、掷弹筒9个、长短枪597支及大批其它军用物资,毁汽车27辆……青纱帐复仇战役获得了重大胜利,受到晋察冀军区通报表扬。(摘自《冀东革命史》277页)

  忙里偷闲夺大布——1942年夺布之战

  1942年8月下旬,由冀东军分区指挥第12团夜袭唐山华新纺纱厂,夺取3000匹大布。此战不但在冀东抗战史上独一无二,在全国抗战史上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精彩战斗!

  不过,要说清楚这场战斗的来龙去脉,还必须从它的源头讲起。

  1942年4月1日,日军华北方面军根据其《1942年度肃正作战计划》,对冀东开始进行大扫荡。4月1日至6月10日为“冀东一号一期作战”。18日,日军第27师团长、“北部防区”司令官铃木启久少将,率领日伪军4000余人对鲁家峪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围攻、搜剿,时间长达半个月之久。在此期间,我军分区卫生处、供给处、修械所、炸弹厂、被服厂等全部遭到了严重破坏。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可是军装不行,八路军的军装不能让敌人造呀!

  此次我军后勤被服厂遭到严重破坏,势必影响我军的冬装制作和补给。如果不能按时装备冬装,在北方冬季的严寒气候下,必将导致八路军官兵严重的冻伤,干扰军心士气,直接影响八路军的战斗力。事关重大,必须及时解决。可是怎么办?向根据地的老百姓征集布匹?在日军残酷扫荡后的冀东抗日根据地,老百姓已经被日寇的“三光”政策害得家破人亡,哪里还有余力支援大量布匹呢。看来,要想让战士们过个温暖的冬天,就必须及时另做打算。

  于是,一个特殊的秘密作战计划,开始在李运昌司令员的脑海中渐渐形成。

  (8月)下旬,为打破日伪经济封锁,减轻根据地群众的负担,解决部队冬装用布,冀东军分区司令部令第12团相机派部队袭入唐山华新纺纱厂夺取大布。第12团第2营第5连和迁滦丰县基干队,率民工500人经5小时急行军,午夜偷袭日军控制的唐山市华新纺纱厂。在纱厂工人帮助下,经3小时奋战,夺取大布3000匹,安全运回根据地。(摘自《冀东子弟兵》254页)

  要知道,7月底复仇战役刚刚结束,谁能想到才过一个月,冀东八路军就又来了这么一次令敌人目瞪口呆的午夜奇袭,绝对算得上是“忙里偷闲”夺大布了。说实话,一下子从日军眼皮底下夺走3000匹大布,这是真没把“皇军”放在眼里。估计听到这个消息,铃木启久的鼻子都能给气歪了。冀东八路军的嚣张、霸气,一定会给他留下刻骨铭心的深刻印象。只可惜,一直到日本战败投降,他也不知道这次3000匹大布的丢失,就是他一直苦苦搜寻却始终难觅踪迹的死对头——李运昌一手策划的。

  (李运昌)他是一个比较有才能的指挥官。我到冀东地区时治安不好,就想到出没在各地打游击的小部队和经常研究管辖区一千人活动的大队,都是李运昌指挥的,我没听见过别的指挥官的名字,所以我就把他看成是冀东地区八路军唯一的指挥官。但(1942年)2月讨伐后,再听不到他的名字,这是怎么回事,使我怀疑。(摘自《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二辑》,《铃木启久:我在冀东任职期间的军事行动》,第145页)

  也许李运昌是冀东八路军最高指挥官的集体代号,也许根本就不存在那个神奇的李运昌,那不过是狡猾的八路军设计的一个神话。(摘自《山高水长--李运昌烽火岁月》475页)

  就这样,在我第12团官兵和民工、纱厂工人同心协力的努力下,3000匹大布被成功地运回了根据地,为我军冬装的补给解决了燃眉之急。这场夜袭唐山华新纺纱厂的特殊战斗,也因此名留史册,传为美谈。它充分展现了冀东抗战“军民同心”的鱼水情谊,是当之无愧的冀东抗战史上“最温暖的战斗”!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