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舰
日期:2012-09-12 08:21:00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作者:
字号:【小】【中】【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永丰舰后称中山舰(1912年-1938年)是一艘钢木结构的军舰。舰长65.837米,宽8.8米,其排水量不足千吨。中国近代史上很多重要事件发生在这艘军舰上。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李鸿章主导经营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及之后的威海卫海战中全军覆没。清朝政府再筹巨款重建海军。1910年,海军大臣戴洵和北洋水师统治萨镇冰从日本三菱长崎造船所和川崎造船所订购了同样款式的钢木结构军舰两艘。造价为68万日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1912年军舰竣工下水,袁世凯执掌的北洋政府付清了造船的余款。1913年1月,两艘军舰开抵上海吴淞,编入海军第一舰队,并分别命名为“永丰”和“永翔”。永丰舰便是后来的中山舰。
历经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之后,在张作霖执政时,1917年7月,孙中山在广州发起护法运动,海军总长程璧光率永丰舰所在的第一舰队九艘战舰在上海起义,开赴广州,成为孙中山所掌握的少数军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