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同学会

人物春秋

戴安澜之子:“里根总统为父亲再铸勋章”

日期:2013-04-23 08:41:00 来源:环球人物 作者:刘畅
字号:【小】【中】【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1939年,戴安澜任二○○师师长

生为中华军人,死为中华鬼雄

    在同古战役后,由于西线英军一路大败退,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英国要求中国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由英国军队收容。戴安澜表明立场,“我生为中华军人,死为中华鬼雄”。他发誓,“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

    戴安澜率领与他出生入死的二○○师官兵,进入缅北野人山,开始向祖国方向艰苦突围。5月18日黄昏,二○○师官兵隐蔽在缅甸朗科地区。戴复东后来听大人们讲,“父亲一共要穿过5道防线才能回国,两道山路,三道水路。敌人对父亲恨之入骨,前四道防线父亲都闯了过去,最后到了河边,一部分官兵已经过了河,父亲走在后面掩护,被日军发现,腹部连中三枪。他身边当时就剩下18人了。”

    士兵们用树木做了一个简易的担架抬着身负重伤的戴安澜,走了一个多星期,5月26日到达缅甸茅邦村,眼看距离祖国只有三五天的路程了,但由于条件太过艰苦,别说药品,连口吃的都成问题,戴安澜的伤口开始严重化脓甚至生蛆。戴复东后来听士兵们讲,他们好不容易从老乡那里要了点米,给父亲拿来煮米汤,“父亲开始还吃了两口,后来发现他的士兵都没有吃,就明白过来,也坚持不吃了。他在弥留之际,叫军官们拿出地图,给他们指明了一条回国的路线,这是一条日本人没有安排重兵把守的路线,使得部队能够安全的回国。最后,他让身边的人把他扶起来,朝着北方也就是祖国的方向,望了最后一眼。

    士兵们并没有抛弃他们的师长,他们砍下木头做成简单的棺材,十几人轮流抬着师长的遗体翻越缅甸野人山,往中国云南方向走去。“然而缅甸高温,尸体几日后开始腐臭,不得不就地火化。我后来才得知,他们取了一些父亲的遗骨带回祖国。”戴复东说,回国后,一位老华侨还专程找到他们,把本为自己做的最好的楠木棺材,送给父亲用。

    杜聿明在《悼念戴安澜将军》一文中写道,“当我听到他殉国的噩耗,正在缅北荒无人烟的野人山麓行军。虽然没有遭遇大敌和猛兽毒蛇的侵袭,而在原始森林,却有无数不可胜数的蚁蚊蚂蝗,足以杀人。眼看着成千累万的将士,忍受着饥饿的挣扎,恶疟的传染,蚂蟥的吮血,甚至一经倒地,几小时之内,就被这些昆虫吮吸成枯骨,此种残酷的情景,简直无法形容。想到将军负伤前后的经历,正同这是一样,真是惨绝人寰,欲哭无泪!”

    戴安澜牺牲时,戴复东只有14岁。他还记得母亲在贵阳得知消息后,整个人几乎不能动。“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抱头大哭,但这是不能改变的。”让戴复东感慨的是,护送父亲棺木出生入死的几位士兵,并没有回到部队,而选择留在他的家里,帮助家人一起种地,共同谋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