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同学会

人物春秋

祖父卫立煌不是卧底

日期:2013-05-09 09:24:00 来源:人民网-环球人物 作者:刘畅
字号:【小】【中】【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1946 年底,卫立煌与夫人韩权华(左)、女儿卫道崇在美国。

  与共产党亲密接触

  卫智还在一些史书上看到这样的小段子,1933年福建事变平息后,一天,卫立煌和手下将领打麻将,第二天便接到蒋介石的电话询问:“昨夜竹战胜负如何?”有人以此推断,蒋介石在卫立煌身旁安插了特务,所以对他的行踪一清二楚。“但我想这不太具有说服力,打麻将在当时军队里是很普遍的事情,即使蒋介石在谁身边安插了特务,特务也不会去报告这些琐事。其实这件事情,倒是从一个侧面说明我祖父在那个时期和蒋介石的关系比较密切,可以通电话,甚至语气上还可以开玩笑、聊天。”

  蒋介石开始派特务真正监视卫立煌是在抗战期间。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改变,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形成。1938年,卫立煌任第二战区副司令,与共产党一起合作抗日,随着接触的增多,他们的关系逐渐紧密起来。

  “祖父和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有过多次交往,结下了很深的友谊。1938年4月,祖父去西安开会,中途访问了延安,并拜会了毛泽东主席。他是第一个到达延安访问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当时延安组织了相当长的队伍夹道欢迎,沿途还张贴着‘欢迎卫总司令到延安’等标语。毛主席亲自接待,数次面谈。他对我祖父十分亲切友好,特批了50多元钱,请我祖父吃饭。那时候延安的生活非常艰苦,所以事后毛主席收到一封匿名告状信,毛主席看后说‘客人是我毛泽东请的,骂供给部毫无道理。’”

  尽管是短暂的访问,但卫智告诉记者,延安之行让祖父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祖父在这里感受到一种不同于外界的清新气氛,这里的人尽管贫穷,但是很有朝气、有组织、很清廉,和国统区的奢华、腐败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后来祖父在洛阳期间,从1939年至1941年的3年中,与毛主席往来电报60多封,一起探讨抗战与革命的理论和战略,通过与毛主席的交流,祖父对共产党有了更深的了解”。

  卫立煌的秘书赵荣声曾撰写《回忆卫立煌先生》一书,书中谈到卫立煌在抗战期间曾询问他加入共产党的事情。对于赵荣声的回忆,卫智向记者澄清:“那是赵先生将个人回忆结合采访我父亲写的。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特殊,书中对一些历史事件的描述和切入点并不完全客观。这本书出版得比较早,后来很多撰写祖父的文章都引用了,某些现代史名家的文章中也有摘录,网络上还有人把赵荣声描述成与熊向晖、郭汝瑰齐名的红色间谍,把我祖父也称为共产党的卧底,其实都不是事实,有些夸张。”

  卫智告诉记者,赵荣声早年是祖父的同乡,后来被祖父招到身边做了秘书,“他来自于西北战地服务团,这谁都知道,不是秘密,更不是红色间谍。要真是共产党派到国民党队伍的间谍或卧底,那都是非常秘密的,一点痕迹不露。我祖父作为战区的司令长官,手下的秘书非常多,有十几个人,比较重要的几个秘书,比如吴君惠是北京大学法学系毕业的,还有戴允荪、陈元等,机要秘书是法国留学回来的温广汉,也是周恩来的同学,赵荣声当时很年轻,并不在重要位置,看很多问题过于表面。”

  卫智说,关于祖父向赵荣声询问加入共产党的事情,尽管赵先生有那样的描述,但他从未听家人或其他亲历者提过。“没有证据。你想,我祖父当时是战区司令,对待这个问题不可能这么不知轻重,搞得沸沸扬扬。再说,他和共产党高层,像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关系都非常好,这么要紧的事情为什么还通过下级绕圈子,不直接问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