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历史文献  > 正文

《台湾地名解说集锦·新竹市各区地名由来》

日期:2006-10-18 16:37 来源:台湾文献丛刊 作者:qxjing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1、东区

  新竹市在民国71年升格为省辖市后,于民国79年行政区才画分为东区、北区、香山区等三区。本区(东区)位于新竹市的东南部。

  2、北区

  本区(北区)位于新竹市的北部。

  3、香山区

  本区原为新竹县的香山乡,在民国71年新竹市升格为省辖市时,并入新竹市。而香山地名之由来,传说有二,据香山乡公所调查:郑成功治台时代,此地为竹堑社番所居,当时尚未有固定名称,等到汉人大量迁居此地之后,眼见大坪顶一带,漫山遍野有一种无名花草盛开,气味芬香迷人,故称之为“香山”。另一种说法来自于鹿仔坑秀才林秀春派之传说:香山地方往昔为竹堑社番的所在地,故初来于此的汉人均称此地为“番山”,等到后来汉人越来越多,而番人越来越少时,觉得此地名不雅,经众人商议之后,改“番山”为“香山”,盖因“番”与“香”之字音相近,而“香”乃“番”减去三笔之字也。

  ※上述资料来源:花松村编纂(1996),《台湾乡土全志》第四册,台北:中一出版社。

  地名原作竹堑,因汉人入垦前,为道卡斯(Taokas)平埔族Pocael社领域,汉称作竹堑社。光绪元年(1875)改淡水厅为新竹县后始有新竹之称。寓意在竹堑地方新设之县,竹堑亦随之改称新竹。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