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纪念文章  > 正文

晋南中条山抗敌------张树棠

日期:2010-10-08 15:04 来源:黄埔同学会网 作者: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1940年6月,我由黄埔军校七分校(西安王曲)军官总队第9期毕业,回原部队l65师(师长王治岐),当时驻守陕西邰阳、韩城一线河防。我在493团,驻韩城芸川。是年冬,我部奉命调往河南渑池黄河以北平陆县境中条山南麓接替孙蔚如部防务,归1战区指挥(战区长官卫立煌)。接防以后的态势是:师部驻望远,我团和494团为第一线,495团为预备队。我团团部驻桥堡,2、3营为第一线,2营驻姚店庙,3营驻上下坑东。2营的最前沿是4连,驻中村。四4连阵地前为一片开阔地,前面是居大庄,庄前是一条大沟,沟对面就是日寇的碉堡线。正对4连的松树圪塔,是敌人的中心炮楼,配有山炮和电台。碉堡线后就是张店镇至茅津渡的公路。

中村战斗

1941年,农历腊月30日晚上,为防止敌人乘我过节偷袭,我军加强戒备。若鬼子胆敢来犯,就给它一个迎头痛击。当时,我在团迫击炮连任排长,我排配属2营。大年初一天刚亮时,敌人炮兵对我射击,我军各自就位按兵不动。天亮后敌机开始轰炸扫射。除3营对空射击外,前沿官兵都在掩体内待命。这是我团接防后的首次战斗,计划诱敌深入聚而歼之。敌人发起进攻后,我一线后撤至主阵地。敌人突破一线,我重机枪对敌猛烈射击,4连姚有福排长集中全连6挺轻机枪由阵地右侧交通壕迂回至敌左侧背猛烈射击。同时我全连官兵突然跃出,挥起大刀,投出手榴弹,杀声震天地,勇猛发起反冲锋,我也指挥迫击炮对敌猛烈射击。敌人一下被我打垮,狼狈逃窜,丢下七八具尸体和不少钢盔、枪枝、弹药。但4连也牺牲了6人,负伤l3人。初战告捷,我团受到战区和军、师的表彰奖励。当时有顺口溜说:“三团攻,四团守,五团跟在后面走”。

    中条山撤守

1941年5月,日寇在晋南集结了5万多兵力,由飞机、大炮、坦克掩护,在汉奸卖国贼的引导下,对我晋南中条山阵地全面进犯。因为中条山南麓山大沟深,敌人的战车和重炮不能发挥作用,它就利用汉奸卖国贼指引,从我侧背进攻。当时,中条山正面没有一点动静。我们迫击炮排配属给3营,驻在高眼村,是预备队,平时还在训练。5月8日这天,我们照常准备出操,忽然敌人飞机在我军阵地盘旋。营部命令我们立即占领毛家山阵地,这时前面各连阵地上已展开了激烈战斗,这时敌人绕过正面.从侧翼突然进至我二营阵地。当我们到达毛家山山顶时,我急忙向营长罗子英(临洮人)报到,还未及部署阵地.敌人十几架飞机就向我山头猛烈轰炸扫射。轮番轰击到下午3点多,我军阵地上一片火海,我和罗营长及许多士兵都被土石掩埋了,有不少伤亡。全营经过激烈战斗伤亡过半,师部命令我们后撤。   

天黑时,我带领全排撤到师部所在地。师长王治岐见到我,就给我一张条子,并口授命令叫我去找我团团副高竟成(天水人)命令全团后撤。3天后,我团撤回河南渑池的白浪渡。

    南沟高地反击战

我团副团长孙铁英(武都人)带领我们后撤,到南沟的兵团总部仓库,补充了给养、武器、弹药,又收容了一些人员,共约一千多人,实力增强了。很快敌人尾追而至。我们同仇敌忾,准备反击,迅速占领了南沟西面的山头阵地。敌人约一个大队兵力。我们抱着置死地而后生的拚死决心,与敌血战。敌人几次反复进攻,都被我打退。孙铁英副团长腿部负伤,仍不下火线,坚持指挥作战。经过一天半的激烈战斗,敌人损失较大,不支败退。我们又乘胜追击,捉到了七八个俘虏,大家都十分愤恨,一路上拳打脚踢,竟给打死了。这一战我们取得了胜利,稍解了中条山撤守之恨。战后孙铁英升任团长(解放战争时,在陕北率部起义,解放后任武都军分区司令员)。带领我们接替了白浪渡至槐坝的河防。

中条山撤守是由于汉奸的出卖,查系27师73团团长刘某。原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正面之敌是他的同学。他与日寇相互勾结,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公然让出阵地,放敌人从我主阵地侧翼攻入,致使正面未放一枪一弹、而侧背受敌全线动摇后撤。中村战斗和南沟反击的胜利,完全说明了日寇并不可怕,而可恨的是我们内部的汉奸卖国贼。

 (作者:甘肃省黄埔军校同学会。94岁,9期)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