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革命烈士、抗日民族英雄孙明瑾将军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之际,我们满怀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英勇抗日、为国捐躯的孙明瑾将军。
孙明瑾,号玉轩,1905年生,江苏宿迁人。黄埔军校6期,陆军大学14期毕业。原国民革命军第9战区第10军第10预备师中将师长。曾参加北伐、1932年“一·二八”和1937年“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武汉会战、第1、第2、第3次长沙会战和常德会战诸役。
1943年11月,日本为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牵制中国远征军出兵缅甸,摧毁我第6战区根据地,夺取洞庭湖粮棉区,打通粤汉铁路,实现从朝鲜半岛畅达广州香港的补给线,集中5个精锐师团又5个支队,加4个伪军师共16万人,疯狂进犯我战略要地常德。我第6、第9两战区集中兵力21万人,与日寇展开殊死大血战。
常德是湘西重镇,溯沅江而上可达贵州,其北可扼长江,南可攻长沙、衡阳,东可威胁粤汉铁路,西可屏障川黔、拱卫陪都,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11月2日,常德大会战拉开战幕。74军(军长王耀武)57师(师长余程万)8千官兵固守常德城。日军以强大兵力突破我军重重防线,攻占澧水以北广大地区。随着73军失守石门,74军58师(师长张灵甫)失守慈利,加津、安乡、澧县一线被日军攻陷,常德西北已无险可守。
19日,日军攻至常德外围,与常德守军展开激战。在敌我双方攻防战打得难解难分的危急关头,第9战区长官部急令第10军火速驰援常德。
11月19日,第10预备师(简称预10师)师长孙明瑾率领8千官兵,随第10军(军长方先觉)从驻地衡山出发,向常德方向进发。常德守军电台昼夜不停地呼叫,切盼第10军速来解围。第10军官兵昼夜兼程,疾进驰援。
连续7天强行军,预10师25日准时到达常德以南马迹塘,渡过资水,赶赴黄土店。官兵备感疲劳,士气依然十分旺盛。
常德城外以南地区地形十分复杂,山峦起伏,丛林杂处,水田密布,湖川纵横,部队不易运动,更不宜大军作战,尤须谨防日军偷袭。
26日,日军进攻常德城已6昼夜,57师官兵伤亡大半,战况危急。孙师长闻讯,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即赶赴前线,打败日寇,解救友军。日军第3、第13和第68师团得知援军到达,纷纷派兵前来堵截。当日,预10师向敌发起猛攻,双方展开激战。
27日清晨,预10师向德山进发。部队出发后,孙师长得知桃源方向有万余名日军大部队向预10师前进方向迅速开来。面对强敌当前,孙师长毫不畏惧,不改变原计划,指挥部队仍向原目标前进,沿途加强搜索警戒。部队通过黄土店后,孙师长发现前方地形开阔,不利于部队隐蔽,易遭敌机轰炸,便立即命令右纵队和师部等改经大道右侧向孤峰岭进发。上午8时,作为左纵队的30团行进至驴岭一带丛林时,突遭4千余名日军的伏击,双方展开激战。孙师长针对战况骤变,迅速依据地形,重新布置兵力,将左右纵队改为左右翼队,即以30团为左翼,28团为右翼,向伏敌作钳形包围猛袭,并要求部队与正面之敌作战时,将兵力重点保持在右翼队方向。
孙师长一面沉着指挥,组织反击,同时向战区司令官报告敌情和我方作战部署。孙师长在火线用抗日救国,战死光荣的道理教育官兵,鼓励大家沉着应敌,奋勇杀敌,一定要打进常德,解救友军,完成任务。在他的鼓舞下,预10师官兵同日军英勇奋战。敌我双方反复冲杀,战斗异常激烈。经过一场血战,终于将日军主力压迫至驴岭以西,日军伤亡惨重,人马尸体漫山遍野,我军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和其它辎重。
德山,雄踞常德东南方,距常德城10华里,是常德东南门户,21日被日军突破。第9战区对攻占德山极为重视,迭电令预10师迅速进军,密切配合第3师攻占德山,打通进入常德之路。
孙师长复电战区司令官表示:“本师已抱定不成功便成仁之决心,打到一兵一卒亦向德山方向突进!”殊死抗敌,气概非凡!
28日,预10师顽强向德山推进。日军发起全线猛攻,以阻挡预10师前进,双方伤亡皆重。日军数度强攻未能奏效,便紧急派兵增援,4架战机对预10师阵地进行狂轰滥炸。28团与30团结合部一度被日军突破,情况十分危急。孙师长沉着指挥,骁勇反击,经1个半小时血战,方击退日军,使战局转危为安,29团、30团和师部直属部队继续前进。当部队抵达齐公嘴时,突遇日军第13师团千余兵力阻截,双方激战至深夜。
29日,为掩护第3师攻占德山,孙师长命令全师的迫击炮,集中火力向齐公嘴日军第3师团阵地猛轰。29团进至益家冲东端高地,猛攻日军左侧,双方展开拉锯战。日军不支,向西北退却,预10师推进至益家冲。
面对预10师的强大攻势,日第3师团长立即增兵千余人,分三路猛袭预10师侧翼,力求阻挡这个“不要命的师”。孙师长命令几位团、营长迅速抢占高地,同四面强敌展开激战。预10师奋战竟日,伤亡极重。
30日,为吸引日军第3师团主力,掩护第3师攻占德山,孙师长集结身边千余名官兵,以猛虎下山之势,向日军发起猛烈冲锋。在预10师有力掩护下,第3师经过反复争夺战,终于在傍晚6时攻占德山。
12月1日,孙师长率部冲开日第3师团的重重据点,直接攻击第3师团司令部所在地肖家冲,占领该师团核心阵地。在预10师勇猛的攻势下,日军抵挡不住,向后溃退。
日本战史特别提到预10师的凶猛攻势给日军带来的巨大震撼。
孙师长将“助攻”变为“主攻”,吸引日军大量主力部队。这种引火烧身、自寻牺牲的打法,使本师处境变得极为凶险。
面临预10军即将突进常德,日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异常震惊,立即由第68师团抽调2个联队,从正面逆袭预10师;命令第3师团重新集结部队,从西面压向预10师;命令第116师团以一部向西阻援,割裂预10军与外线兵团的联系。
日军逆袭大部队赶到,第68师团增兵至3、4千人,以炮火猛轰后,主力直扑预10师。预10师腹背受敌,战况极为险恶。孙师长亲冒弹雨,指挥部队,奋力拼杀。
日第3师团长山本三男亲率34联队和68联队,在汉奸彭大驴子“三湘挺进纵队”的配合下,从西面桃源向预10师猛扑过来,双方在金麟桥、赵家桥一带展开激战。随后,利用汉奸熟悉地形,带领日军第68联队沿山间迂回穿插,突袭预10师指挥所。
孙师长率师机关、警卫连、通讯连和野战医院,在山谷突遇大股日军,立即投入战斗,掩护伤员和医护人员向山上转移。日军冲过来,孙师长转身夺过机枪,对着鬼子“哒哒哒哒”一阵猛射。机枪弹打完,又用手枪、步枪射击。鬼子不顾伤亡冲上来,孙师长的卫队和鬼子展开白刃战。此时,卫兵要掩护孙师长突围,孙师长毫无惧意,竟持枪杀入敌阵,同鬼子展开白刃战。两名卫士紧随孙师长左右,亦与鬼子展开肉搏战。
孙师长军校毕业后,从排长一步步干起,曾任战区长官部副参谋长和军官队队长。中等身材,体格强健,刺杀技术高超。他以娴熟的刺杀动作,接连剌死6名日军。日军遇着刺杀高手,又见他身着将官制服,便纷纷赶过来将他团团围住。孙师长又接连剌倒2名鬼子,鬼子仍然近不了他的身子。2名躲在树丛后的鬼子见状不妙,立即用机枪对准他一阵狂射。孙师长颈部、胸部、腰腹部和手臂连中5弹,顿时血如泉涌,鲜血浸透征衣。卫士扑向孙师长,用身体挡住枪弹。另1名卫士迅速拔出驳壳枪连开2枪,击毙2名鬼子机枪手,急忙上前救护,要抬孙师长突围。
孙师长力犹不倒,手扶卫士,怒目圆瞪,忍痛疾呼:“中华儿女要壮烈,不畏死,不贪生,牺牲生命,救国救民,努力杀敌!努力杀敌!”
孙师长流血过多,伤势极重,临终前频语部属:“贯彻命令,达成任务!”语终气绝,壮烈殉国,年仅38岁。在常德会战中,我军毙敌万余人,敌伤亡总数在4万以上。57师官兵大部分牺牲,预10师师长孙明瑾、暂5师师长彭士量、150师师长许国璋壮烈殉国,我伤亡达5万余人。
12月15日,孙师长灵榇运抵长沙,数万人迎灵。19日、20日隆重公祭,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将军主祭。各界人士纷纷前往悼念,备极哀荣。
21日,孙将军的灵榇由长沙起运南岳衡山,在忠烈祠正南面山麓建墓安葬,树碑纪念,并入祀南岳忠烈祠。
孙师长殉国时年仅38岁,双亲在堂,遗孀姜文珍女士及子女6人待哺,最大的10岁,最小的仅3个月,尚在襁褓中,嗷嗷待哺。
孙明瑾师长是黄埔抗日名将,身先士卒,作战骁勇,指挥沉着,善于应变。为表彰孙明瑾英勇抗日、为国捐躯的光辉业绩,国民政府追晋陆军中将军衔,批准入祀忠烈祠。忠烈事迹以明令褒扬,存备宣付国史馆,并编入中华民国褒扬令集。1956年1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孙明瑾将军为革命烈士,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向烈士家属颁发毛泽东主席签署之第333号《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謹”系笔误)
常德血战期间,中美英三国首脑正召开开罗会议。孙将军殉国之日,正是发表《开罗宣言》之时。《开罗宣言》决定,战后日本侵占中国的东北四省和台湾、澎湖列岛全部归还中国。
抗日战争胜利和台湾、澎湖列岛回归祖国来之不易,是包括孙将军在内的众多抗日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我们深切缅怀抗日英烈,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记历史,毋忘国耻,以史为鉴,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作者: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黄埔后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