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纪念文章  > 正文

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韦达

日期:2010-10-14 13:50 来源:黄埔同学会网 作者: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我的老家在哈尔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了不当亡国奴,全家开始了流亡生活。1935年先父奉调去上海中国银行工作,我家也迁去上海,生活稍微稳定了一些。讵料,1937年7月7日,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全民投入了抗战。当时上海成立了各界抗敌后援会,学校停课了,我们小学生也手持标语随队游行宣传抗日。

当时,对日寇作战准备不足,而且武器装备远远落后,因而到10月底,我50万大军全线西撤准备保卫南京。为掩护大部队撤退,88师孙元良师长命令时任团附的黄埔四期毕业生谢晋元中校率一个营(不足500人)(号称八百壮士)死守上海闸北阵地。从10月27日谢晋元团附率八百壮士进驻四行仓库开始,至31日奉命撤离为止。在10万强敌的包围攻击下,浴血坚守4天4夜,英勇无畏,屡挫强敌进攻,博得了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交口赞颂。上海各界通过总工会和各界抗敌后援会,多方筹集药品与食物,并组织工人与学校的童子军参与服务和保卫工作。

我家当时住在法租界霞飞路(解放后改称淮海路)霞飞坊,虽离苏州河南岸很远,但先父每天还是用自行车驮着我,不顾流弹袭击的危险,去看望声援八百壮士,使我幼小的心灵激发了抗日救国的意志,日后以15岁稚龄投身黄埔军校。而这4天亲见八百壮士浴血奋战坚守四行仓库的英雄业绩,更给年仅8岁的我留下了至今难忘的印象。有三件事对我感触尤深,至今不忘。

学唱《歌唱八百壮士》

八百壮士的英雄事迹不仅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也给予爱国的音乐工作者以创作灵感。我清楚地记得10月28日在苏州河南岸的马路边上,一位年轻人坐在马路牙子上奋笔疾书,还不时哼唱,周围不少人围观。父亲领着我也挤到了人群前,原来那人正在写歌作曲。后来才知道他是上海某中学的音乐教师,是东北大学的学生,两个小时后完成。他便找把椅子站在上面一句一句地教周围的群众学唱。我也有幸成为《歌唱八百壮士》的第一批学唱者,此歌的曲调高亢,歌词更是激奋人心,道出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全歌歌词,敬录如下:

歌唱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斗守战场。

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
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
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荡,飘荡,......

八百壮士一条心,四方强敌不敢当。
我们的行动伟烈,我们的气节豪壮。
同胞们起来,同胞们起来,
快快上战场,把八百壮士做榜样。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不会亡,不会亡,不会亡.....

抗战到底,中国不会亡!这就是对“三个月灭亡中国”狂妄叫嚣的有力回答!谢晋元学长率领的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的英雄事迹,激励了全国军民的抗战意志,道出了全国军民捍卫祖国的心声,受到子孙万代的敬仰、钦佩!

再现“光饼”

从“九一八”事变后,先父就常以明代戚继光抗击倭寇,戚家军威震东瀛的事迹,激励子女的抗日意志。后来我逐渐了解了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组成戚家军,在浙江、福建一带屡平倭寇,为行军作战方便,他创制了一种发面饼,施鸿保《闽杂记》中提到:光饼,戚南塘(继光)平倭寇时制以备行军路食者。后人因其名继光,遂称“光饼”。因而光饼是抗倭胜利的一种标志性的民俗食物。

在八百壮士固守四行仓库的4天里,每天我随先父来到苏州河南岸,都可见到对面的马路边上摆着长长的一溜面案,有十几个大炉灶,上面架着饼铛,近百个大师傅忙碌地和面擀饼烙饼,一旁有不少穿童子军装的学生,把烙好的大饼用油纸包裹好装入帆布制的邮袋,运到河边,由八百壮士的哨兵牵引过河。

市民为了表达支援八百壮士的热忱,在大饼案子一侧又设了募捐箱,上面写着:“支援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市民们都排着长队捐款。我也捐了五块银元。后来听说不少外国人也捐赠食品、药物与金钱。可见八百壮士虽是孤军,但正气磅礴,顶天立地,因而得道多助,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赞扬与资助。

面案上空拉着一条长长的横标,上面写着:抗击、消灭当代倭寇,新戚家军光饼制作处。光饼直径一尺左右,中间无孔。 

听先父说,把制作的大饼定名为光饼的是何香凝女士。光饼的寓意是当年戚家军食用光饼,平定了倭寇的侵扰,而今八百壮士食用光饼,定可力挫强敌,保卫国家。制作光饼的面案上空悬挂的横幅也是何香凝女士的手笔。据先父说,写得龙飞凤舞,挺拔有力。解放后传闻此幅横标,几经辗转易手,最后存放在上海抗战纪念馆中,未知确否。

当时光饼之名即使不知出自何人,但用光饼支援八百壮士本身就寓有抗日必胜的精神内涵,不仅激励了新戚家军——八百壮士的必胜意志,也激励了上海市民乃至全国人民抗战到底的信心。

国旗在重围中飘飘荡荡

八百壮士进驻四行仓库后就被十万强敌包围,隔着苏州河北望,到处都是一面面白底红圆的膏药旗,玷污了上海市的晴空,让在河南岸围观助阵的同胞心情烦闷郁结。

第3天先父带我去苏州河南岸时,突然发现一面硕大的中国国旗正在迎风飘扬,群众欢呼雀跃,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许多人还用上海话喊:“把小东洋赤佬赶下大海去。”我也随着大人喊口号,向国旗敬礼。

后来才知,国旗是童子军战地服务团女童子军杨惠敏送的。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是民族精神的凝聚与发挥。在一片可憎膏药旗的重围中,高高矗立一面中国国旗随风飘扬,对军心、民心的震动是巨大的、深远的!第二天租界内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都详细报道了杨惠敏的事迹,并附了多张照片,成为轰动中外的新闻。谢晋元中校也对送国旗过河的人员当面表示了与敌寇周旋到底的决心,第二天报纸上用黑体字排出,大大震奋了人心。

为避免日寇轰炸或炮击距四行仓库仅一河之隔的两座英商上海煤气公司的两个巨型煤气罐,在各国领事馆及外商的请求下,蒋介石下令孤军撤退。

经过4天的浴血战斗,在四行仓库的弹丸之地,谢晋元中校指挥八百壮士抗击日寇三面围攻,歼敌数百人,伤敌无数。虽抱有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之决心,准备死守到底,但军令如山,只得挥泪撤退,被解除武装后退入公共租界的孤军营。1938年1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通令嘉奖八百壮士,犒赏银元三千元,官兵各升一级,谢晋元上校晋升团长。但在1941年4月谢团长被日寇收买的汉奸暗杀,年仅37岁。英年早逝,国人扼腕,无限哀悼!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抢占租界,八百壮士沦入敌手,直至1945年日寇无条件投降,幸而未死的战俘才回归祖国重见光明。但4年中虽历尽千难万苦,生死熬煎,却无一人降敌,真正作到了宁愿死不投降,没有辜负谢晋元团长教诲,为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的英雄行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使谢团长和其他殉国的烈士们能欣然瞑目,也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可以告慰谢晋元学长及死难烈士的是,解放后国家对八百壮士孤军奋守四行仓库的英雄事迹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把四行仓库原址作为市级抗日纪念地,设立八百壮士纪念馆,供群众瞻仰参观。还恢复了附近的晋元路、晋元中学。谢晋元团长的灵柩也迁入了宋庆龄陵园西部的名人墓区,供后人凭吊纪念。特别是这段悲壮的历史还编入了历史教科书,使后人铭记,流传千古。

1937年10月上海苏州河南岸的种种情景还在激荡着我这81岁老叟的心灵!七十三年过去,不过弹指一挥间。时间可以流逝,但谢晋元团长及八百壮士的英雄业绩将永彪青史,成为中华民族特别是黄埔军人的骄傲。《歌唱八百壮士》激励着中国人民抗击日寇侵略争取胜利的信心,特别是激奋东北人打回老家去的决心!

(作者:河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81岁,20期)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