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大美中原  > 正文

少林寺

日期:2013-04-02 09:35 来源:中国网 作者: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建筑

  少林寺建筑群主要包括常住院(即人们通称的少林寺)、塔林和初祖庵三部分。常住院是少林寺的主体建筑,中轴线的建筑由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

  山门,面阔3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门额悬康熙皇帝书题“少林寺”横匾。山门内塑有弥勒佛和韦驮像,山门左右各建单间硬山掖门。进山门中为甬道,两侧有马道,甬道边立唐、宋、元、明、清各代古碑30余通。

  现在的天王殿是根据中国文物研究所提供的研究资料,于1982年至1983年重建的。其平面布局仍以原址结构为准。新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加前、后廊,重檐歇山绿色琉璃瓦顶。殿前有两座高大的佛教金刚护法神像,殿后重塑了四大天王像。

  大雄宝殿左右两厢自南而北为钟楼(左)、鼓楼(右),还重建了紧那罗王殿(左)、六祖殿(右)、东西禅堂和僧院。六祖殿和西禅堂后为塔院,院内有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年建砖塔两座。

  法堂位于大雄宝殿后,是高僧讲经说法之地。内存储有包括《中华大藏经》、《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高丽大藏经》的藏经以及少林拳谱秘笈、明大藏经铜版、清《少林寺志》木版、达摩面壁影石等。

  方丈院主室面阔5间,硬山式建筑,匾题“方丈”2字。院东、西两侧各建硬山寮房5间。方丈院是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乾隆曾西渡洛水到少林寺的时候,即寄宿于此,并赋诗一首:“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室内有1980年日本所赠的铜质达摩像。东侧置放的是弥勒佛铜像,墙上挂有“佛门八大僧图”、“达摩一苇渡江图”。

  立雪亭,亦名达摩亭,相传是禅宗二祖“慧可”向初祖“达摩”求法的地方。立雪亭面阔3间、进深3间,单檐庑殿顶,石柱上有明代题字,殿内悬乾隆题“雪印心珠”横匾,佛龛内供达摩铜像。东间有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的铜钟1口。

  千佛殿,又名毗卢殿,千佛殿又名毗卢阁,殿中供奉毗卢(即释迦牟尼)的佛像,面阔7间,硬山式建筑,面积达几百平方米,是寺内现存最大的殿宇。另外少林寺西有塔林,北有初祖庵、达摩洞、甘露台,西南有二祖庵,东北有广慧庵。少林寺周围还有同光禅师塔、法如禅师塔和法华禅师塔等古塔10余座,古碑多品。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