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评论研究  > 正文

黄浦江畔再议“黄埔精神”

日期:2013-06-14 11:13 来源:人民网 作者:方晔云,张玉珂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图为与会黄埔后代在上海参观淞沪抗战纪念馆。

  7月7日,来自海峡两岸的黄埔校友、亲属和学者共200余人汇聚上海,参加第三届“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他们有的是黄埔毕业的耄耋老人,更多的是国共两党黄埔人的后代。记者看到,黄埔后人在小雨中相携着参观淞沪抗战纪念馆,陈毅之子陈小鲁与张灵甫之子张道宇自然地握手交谈,台湾退役将领上台高歌一曲……走过历史烟云,大家相聚黄浦江畔,共话两岸和平发展,意义不同寻常。

  “黄埔情”传二代

  两岸重启交流大门后,散居的黄埔校友联系加强,据了解,仅上海市黄埔同学会近年来就接待台湾和海外校友4000多人次。

  2010年5月, 由台湾新同盟会会长许历农等发起的“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在台北举行,主旨是以“黄埔精神”为纽带,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去年的第二届论坛在北京举办。

  在周恩来侄女周秉德看来,三届的论坛把黄埔情激发得愈发紧密,她说:“大家在一起聊得挺深,也能互相理解。”

  为举办论坛忙前忙后的香港地区全国政协委员胡葆琳说,看到这么多国共两党知名黄埔师生的后人在一起把酒言欢,感到十分欣慰。“论坛的连续举办,显示了黄埔精神的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

  对此,台湾退役将领李贵发很有同感。他说,黄埔前期老将逐渐凋零,他们的子孙却在善意地相互往来,经常联谊,为父祖辈相互间曾经有过的争端弥补遗憾。他期盼黄埔的新生军,能做两岸关系的润滑剂。 

  专程从洛杉矶赶来的刘伟民先生,是黄埔六期生刘放吾将军之子。其父曾率中国远征军新38师113团,在缅甸击溃日军,解救英军7000多人,创造了抗战史上辉煌的仁安羌大捷。刘伟民说,过去黄埔师生曾兵戎相见,但最终并没有影响到我们黄埔后人的感情。记得年前对外友协李小林会长(李先念之女)到访洛杉矶,我邀请许多国民党名将的后代一起交流,大家从抗战谈到内战,谈到今天的海峡两岸,非常坦诚,最后李会长感叹:当年父辈的理念或许不同,但我们后辈如果团结一致,就会到处受人尊重。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