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民心者得天下——我爷爷奶奶那一辈人的故事
清晨,太阳从甲西东方冉冉升起,在温暖的阳光下,乡亲们又开始幸福的劳作与生活……
这就是美丽的甲西,我的家乡。现在,这里属于紫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地区,草长莺飞,层峦叠翠,景观奇特,气候凉爽,居住着118户人家,近500人,是具有几百年历史和民族文化的水族村寨。孩提时代听奶奶(祖母)讲新中国成立、太阳出来了、乡亲们翻身解放、新社会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家乡来了解放军、老百姓支持解放军剿匪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她说:新中国成立不久,附近地区有时候有土匪做坏事,家乡来了解放军,他们很客气,有礼貌,很亲切,没有拿走老百姓家里的一颗针、一根线,还经常为老百姓做好事。在村子东面名叫“交利”的田坝边临时驻扎有解放军,有时候老百姓去田里或地里做农活,看到他们架着枪(应该是机枪等武器),枪口对着河沟对岸,看到有人想过路,要问清楚才放行,防止土匪从东面混进村寨危害老百姓;解放军还在村寨背后名叫“岩头”的制高点临时驻扎,老百姓路过时,可以看到他们躲(埋伏)在树丛、草丛里,或在路上、田埂上走来走去(巡逻),防止土匪从西面混进村寨危害老百姓,他们日夜保护老百姓,保护村寨的平安,社会变好了,老百姓过上了新生活。据说,家乡解放不久,组织上就通知奶奶和爷爷到独山县城开了一个星期的会,参加协商家乡建设事宜。回到家乡后,奶奶动员妇女学唱军歌,教乡亲们唱民歌、扭秧歌等,开展文娱活动。奶奶还担任村妇女委员,热心为乡亲们服务。
根据《独山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大事记》,第五篇《军事》中的《解放独山》《剿匪》等相关部分记载:1949年11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野战军5兵团17军51师151团由都匀出发,在深河桥(现为独山深河桥抗日文化园)击溃国民党独山防剿队并奔袭县城,当日中午12时解放独山。11月20日,躲避四乡的老百姓听说、看见解放军是正义之师,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待人亲切,开始纷纷回城。老百姓称赞说:太阳出来了,“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随后,由于国民党反革命残余势力勾结地方恶霸地主、惯匪组建土匪武装,抵抗共产党的领导,对人民群众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共产党的干部包括区政府区长、乡政府乡长等英勇就义。土匪十分猖狂,“独山游击纵队”(土匪武装)第二支队、第三支队等活动于当时的定台乡、甲定一带(我的家乡),1950年3月9日,土匪洗劫定台乡,危害地方,老百姓遭殃。独山县委、县政府顺应历史潮流、时代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诉求,立即开展“剿匪”行动,及时肃清匪患,保护老百姓生活安定,确保社会稳定,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新旧社会两重天。在旧社会,由于国民党(国民政府)“抓壮丁”,独山县城市民和乡下的老百姓害怕被“抓壮丁”,经常被迫躲避四乡、到处逃难、苦不堪言。我孩提时代就听爷爷(祖父)说,他两次被国民党“抓壮丁”,九死一生才逃回家。被“抓壮丁”时,在押解过程中被迫赶路,饥寒交迫,停顿下来,就被国民党官兵用扁担或木棍分别支撑手和脚,用绳索捆绑成“大”字形状,动弹不得。一次,在一户村民家过夜,爷爷被绑在木房二楼,国民党官兵在一楼的火炉边(农家火塘边)吃饭、烤火、打瞌睡。夜深人静,趁国民党官兵打瞌睡的机会,爷爷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慢慢挣扎,艰难地挣脱绳索,顺着木房柱蔸(木柱子)梭到地面,摸黑匆忙往后山跑,感谢主人家,他应该听到楼上有动静,但也装聋作哑,没有向国民党官兵告密。可是不久,听到“别跑”、“别跑”的叫喊声夹杂着零零星星的枪声,爷爷猜想应该是国民党官兵“查岗”时发现爷爷逃脱便追来了。爷爷不顾荆棘丛生、山陡路滑,跳下一、两米高的石坎(岩头),磕破额头,鲜血直流,拼命逃跑,摆脱了追兵。天亮后,适逢赶场天,遇到很多农民挑着东西赶乡场,有好心人对爷爷说,叔叔(当地习俗,跟着自己的晚辈称呼),你的老眉心(额头上)有血(血迹),老壳上(额头上)有印子(帽沿勒出的痕迹),看样子您应该是逃难的“壮丁”吧,到沟边去洗洗,换一下我们的衣裳,帮我们挑一下东西,装扮成去赶场的老百姓混过去。爷爷没有明确回答对方,只是照他们说的做了。爷爷心想,这下可以逃回家了。后来,哪知不认识路,更没想到“天下乌鸦一般黑”,在逃难回家的路途中又不幸被国民党“抓壮丁”了,再次经历地狱般的磨难。一次,在被国民党官兵押解过程中千方百计逃脱,在逃难路途中,幸运得到农民的帮助,才终于逃回家。我奶奶、父亲和姑姑等家人自然喜出望外、激动万分。但由于爷爷害怕再次被国民党“抓壮丁”,提心吊胆过日子。村寨属于山顶台地,家乡在田坝中间,四周都是农田,田坝边上是山林,我爷爷像寨子上的许多男丁一样,被迫经常到山林里过夜,东躲西藏,艰难度日。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一家人才过上幸福生活。爷爷经历过人生的磨难,为人正直,勤俭持家,一生勤奋,热心做事。抗战期间,曾积极参加修建独山前进飞机场供盟军飞机起降,打击日本侵略者,为抗日战争胜利出力。据说,家乡解放不久,组织上就先后通知爷爷到乡里开会,到独山县城参加培训一个多月,与奶奶一样,参加协商家乡建设事宜会议。爷爷还先后担任乡农会组织委员、乡人民代表、村农业高级社主任,热心为乡亲们服务。
天增岁月,我逐渐长大,读书学习,参加工作。由于工作关系,经常接触到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尤其是台湾同胞。在交往过程中,多次见面,彼此比较熟悉了,关系处得比较融洽,有时他们会问(有时初次见面的朋友也会问):为什么共产党会取得政权?为什么国民党会失去政权?说实话,这个问题用三言两语还不太好回答,或者说回答得不那么让人满意和心服口服。我参观过遵义市习水县四渡赤水纪念馆,看过“两个铜板”的故事。在回答对方提问时,除了尽力讲清楚政党宗旨、政党性质和政党所代表的利益有本质区别外,尽量用日常生活中鲜活的事例讲好“问答题”。一个事例就是我孩提时代奶奶讲的共产党、新中国、解放军的故事;另一个事例就是“两个铜板”的故事。
前几年,记得有一次,我参加带队,引导台湾来的参访团前往遵义考察学习,在路途中,一位初次来大陆的台胞、该参访团秘书长问起我政党与政权的关系问题,我先讲第一个故事,并卖“关子”说,“两个铜板”的故事这次到四渡赤水纪念馆再讲。随后,在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时,趁讲解员稍微往前面讲解时,我特意指着一个“破坛子”和“两个铜板”的展品给这位先生看,并及时介绍“两个铜板”的故事:2003年,二郎坝一户赵姓人家向四渡赤水纪念馆捐献了两块铜元和一只打破的坛子。据捐助者介绍,1935年1月,红军在贵州一渡赤水转移时,途经二郎滩附近的二郎坝村。一天傍晚,村民赵老汉对战士们说:“红军娃娃,到家头来睡吧,外面很冷呀。”“谢谢喽,我们就在院坝里睡,我们部队有纪律。”战士们回答说。第二天清晨,一位小战士见赵老汉家的水缸里没水了,便挑起水桶到井边(河边)去挑水。他挑水回来进门时,只听“咣”一声响,原来是门背后有一只坛子,没想到开门时门将一只坛子碰倒摔破了。赵老汉忙说:“没关系,只是个空坛子。”这时班长解开上衣口袋,掏出一个红布包,一层层打开,露出两块铜板(铜元),他递给赵老汉说:我们不小心“打烂了你家的坛子,不能这样就算了,我们要赔偿,我们只有这些钱了,如果不够,将来我们一定补上。”红军不仅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对群众秋毫无犯,在做好事中不小心打破老百姓的坛子还自愿赔偿。红军走后,赵老汉对儿子说:“这是讲仁义的队伍呀,你用篾条编一个坛篓把这个坛子框起来,破坛子我们家也要保留,做个念想。”2003年,赵老汉的儿子将两块铜板和用篾条编好坛篓保护起来的“破坛子”捐献给四渡赤水纪念馆。这是一个讲述红军纪律严明的动人故事:百姓有情,红军有义,军民鱼水情,世上谁能敌!当时,没等我介绍完“两个铜板”的故事,来自宝岛台湾的参访团秘书长就脱口而出“得民心者得天下!”
是的,来自宝岛台湾的参访团秘书长说得对。我想,我的结论和他的结论一样,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人民子弟兵,有理想信念,有组织纪律,有军事素养,对老百姓秋毫无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最可爱的人。共产党不仅领导人民“打天下”“得天下”,共产党还将继续领导人民长期“坐天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作者:华廷凯,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贵州统促会)二级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