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在我心——重温澳门的历史事迹
始终牢记“祖国在我心”,秉持爱国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一直萦绕在澳门每一个时期和每一代澳门教育工作者的心底里,亦是时代赋予给她们的历史担当。一如澳门濠江中学前任老校长杜岚女士,她一生坚持从事“爱国爱澳”的教育工作,堪称是澳门一位最杰出的万世师表。杜岚校长风骨亮节、站高望远、心系家国,越是艰难越向前,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这一天清晨,她就敢于在葡萄牙人殖民管治澳门的高压政治环境之下,勇敢带领全校师生在校内升起当时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她以无比坚强的毅力喊出了“我是中国人”。从这天开始,祖国的五星红旗在澳门高高飘扬了整整三天,“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她忠诚的“爱国爱澳”精神令人无比钦佩,自此之后她就成为澳门薪火相传下来好几代人都公认和尊敬的“爱国爱澳”楷模——祖国永远在我心,并坚持了七十多年直到今天。
因为有杜岚老校长这一辈爱国教育工作者对爱国情怀的坚持与执着,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在澳门早已遍地开花,特别是众多的私人办学实体,在澳门回归前就已经肩负起向澳门青年学生灌输和教导“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爱国思想。回归前,澳门整体学校(非高等教育)数量有百分之九十是由澳门的私立教育实体办学经营,政府公立学校数目只占约百分之十。出于当时澳葡政府的政策,学校数量只占百分之十的公立学校却占据了达百分之九十的教学资源。因此,当时澳门教育界虽然处于社会资源配置极不对称的艰难条件下,澳门的华夏园丁依然坚持以爱国教育为最优先的办学宗旨,大家都凭着“祖国在心中”的信念去默默耕耘,因为,我们都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由于爱国的种子早已根植澳门,一件发生在五十多年前的事情——“一二?三事件”却对整个澳门引起极之深远的影响,最后更改写了澳门的历史,而事件过后铸造了澳门同胞和澳门教育界更坚实的爱国主义情怀,为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培养和贮备了一批又一批的“爱国主义者”。事发于1966年12月3日的“一二?三事件”,起因是位于澳门外岛的凼仔,当地街坊因修建残破危旧的小学校舍时受澳葡殖民政府无理阻挠,为此澳门几个爱国社团连续一周到澳督府抗议,由于当时的澳葡政府拒不作出合理的赔偿和处理,直到12月3日因警察到场驱赶示威者引发伤人事件后,导致全澳各界市民纷纷跑上街头抗议澳葡当局的无理和野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加上在祖国强大的力量为澳门同胞作后盾支援,最后令事件发生急速变化,澳门同胞为争取正当的权益和民族尊严取得了最后的重大胜利,澳葡政府也只能屈服。“一二?三事件”是澳门去殖民化的开始,是现代澳门的开端,事件塑造了今天的澳门。
“祖国在我心”,教育一刻也不能偏离“爱国爱澳”正确的道路,我们要培养更多新一代忠诚的爱国者,就必须要言行一致。回过头来,港澳两地“一国两制”的实践表明,正是在坚决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下,香港、澳门才能够把握在每个时期、每个阶段的发展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断扩大对外交往,开创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局面。也正是在香港、澳门社会各界坚定秉持“爱国爱港”、“爱国爱澳”的核心价值,准确理解并认同“一国两制”内涵,充分认识并牢记“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珍惜并善用“两制”所带来的福利和好处,使“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的基本方针得到贯彻实施,香港、澳门才能够有效持续保持繁荣稳定和安定发展。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18年6月习近平主席曾就澳门高等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希望澳门高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培养更多爱国爱澳人才,创造更多科技成果,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我们要继续深化人文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港澳中西融汇的特色文化,传承爱国优良传统。支持院校透过对外合作推动科研发展,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发挥高等教育委员会研发成果产业化专责小组作用,整合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有关科研力量,引进优质项目资源,加快推进产学研融合。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用,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务实有序推动高等教育研发成果产业化和大学产业园建设,把教育兴邦、科技强国的理念扎根到每一个年轻人的心灵深处。
时刻记挂我的祖国,祖国永远在我心中!
作者:高展明,澳门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