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纪念文章  > 正文

以“黄埔精神”为引领,共同 构建两岸民族精神之文化认同

日期:2019-07-17 13:40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作者: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以“黄埔精神”为引领,共同

构建两岸民族精神之文化认同

陈予欢

(广州  历史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410

   [摘要]今年是孙中山先生创立的黄埔军校建校95周年纪念,同时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及孙中山先生诞辰153周年纪念年,重温孙中山以博大胸怀之世界眼光看待民族复兴统一中国的宏远宿愿,正是他引领海峡两岸民族复兴之思想高光之处。笔者拟以研究黄埔军校、黄埔精神之视觉,浅析黄埔精神、民族精神与海峡两岸文化认同,以及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之伟大历史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黄埔精神;民族精神与文化认同;海峡两岸文武两校与粤港澳大湾区示范  

黄埔军校作为现代中国著名军校,以其称誉世界长存中国之军事魅力,在现代中国军事史上留有凝重辉煌一页。今年是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的黄埔军校建校95周年,同时又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3周年纪念年,我们缅怀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所有抗日英烈,黄埔师生共同缔结的“黄埔精神”,更在浴血奋战的十四年抗日战争中凝聚上升为“民族精神”,激励鞭策中华民族军事武装力最终取得近150年来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之抗日战争伟大胜利。

海峡两岸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益发展的民间社团的互相往来和频繁的交流活动,使两岸同胞增进了解和互信,特别是增进了对中华传统的文化认同,这种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把两岸同胞的心连系在一起。对于海峡两岸来说,一个中国的认同,其基本的涵义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如果仅仅诉诸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学术认同,并不足以实现海峡两岸民众对一个国家的普遍认同,进而无法有效地维护国家统一。在这个意义上思考如何推进海峡两岸国家认同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拟从继承弘扬“黄埔精神”,构建两岸民族精神,促进两岸学术认同思路漫谈个人粗浅考释。

  一、孙中山思想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海峡两岸文化认同,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源泉动力。

孙中山革命之时,也是中国社会逐渐裂变的过程。1905年停止科举后,城与乡、农与士之间沟壑渐深,知识分子日益边缘化,“士农工商”的四民社会也趋于解体;政见上,有顽固派、立宪派和革命派各立营垒;即使在革命派内部,也存在广东、江浙、湖南、湖北等亦松散亦聚合的集团。旧的权威和秩序失落,新的社会力量崛起,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社会关系急剧调整,上升者尚不知如何处世,下降者不能接受现实,新生者也还没有一定之规。如何整合,是革命家和统治者面前既可载舟、亦能覆舟的挑战。在此过程中,孙中山领导革命派不断根据形势需要,进行策略的调整、力量的整合,联络革命力量组建中华革命党、联合西南军阀建立广州军政府、联俄联共改组中国国民党,以求为国家统一共同奋斗。孙中山先生上下求索以图破解奇局,奋力而为先驱,即使是在力量最为微弱的时候,都不曾有丝毫的懈怠。在这样的大历史转型期中,社会各阶层联合成为孙中山革命动员的重要一翼。他由联络会党走向动员学生,“留东学生提倡于先,内地学生附和于后”,终于掀起革命的巨澜,反清革命力量从分裂到集聚,首先广东、湖南、江浙等地域分野相对应的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的团体,而孙中山先生创建的同盟会,极大地促进了革命力量的整合。通过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与新思想新力量的接轨,已经铺垫下整合的基础。

  海峡两岸对孙中山都十分认同和推崇,目前两岸应多谈一点既有共识,少谈一点歧见,孙中山思想刚好就是共识的一个重要基础。孙中山思想主张国家统一,是激励两岸同胞的精神动力,孙中山毕生事业是实现以振兴中华、统一祖国为核心内容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合作、妥协、锲而不舍的革命精神,对于两岸和平统一有着重要启示。他很早就昭告世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同胞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一员。孙中山思想是连接海峡两岸人民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之一,他关于中国和平统一的政治主张,今天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只要能够求同存异,继续遵循孙中山思想,两岸会越走越近,从海峡两岸文化认同看,孙中山是两岸之间重要桥梁,是能够促进两岸统一大方向里的一个共同基础,希望两岸都能促进两岸学界共同来研究孙中山,不要让研究孙中山思想的青年人才产生断层。不仅仅是对其个人的尊敬,还要发现他的思想与中国大陆实践的关联,也是拉近两岸关系的重要方式。

  孙中山先生关于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言论,翻阅《孙中山全集》(16卷本,尚明轩主编,人民出版社20156月印行)比比皆是意味深长。例如在《国际先驱导报》文章,对于中国的统一,孙中山生前在历次演说中曾数次提及。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增多,和平与和解正越来越成为两岸人民的共同追求。但近来“台独”势力的沉渣泛起,也让我们不能不时刻对此保持足够的警醒。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重温孙中山先生当年的言论:“提倡中国分裂的人一定是野心家。”1911年帝国主义列强,利用民国初年南北对峙之势,鼓吹分割中国,甚至公然提出“南北分治”的分裂中国主张,并以此作为对南京临时政府外交承认的先决条件。孙中山对此表示,鼓吹中国分裂的言论是“卑劣之言”,制造中国分裂的人是“中国之仇敌”。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中,正是这种意识使我们能够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尽管它过去遇到了许多破坏的力量。”19228月孙中山在发表的《统一宣言》中,再次强调“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统一的方法,有舆论和武力两种。孙中山认为,前者是文治感化,即靠宣传赢得民心来谋求统一,后者是用兵力铲除军阀、官僚、政客。而由于“世事变化不定”,统一办法“没有一定的公式可以遵循”。“台湾是中国领土,要决心收复。”中日签定马关条约后,台湾被割让给日本。19125月,孙中山对赴台湾组织光复起义的同盟会员罗福星如是说。“中国人民再也不能容忍别人瓜分自己的国家,他们希望统一,成为一个强大的和不可动摇的民族。”

  二、黄埔之光,中山传承:文武两校,海峡两岸文化认同相近相亲。

  海峡两岸都有值得深深纪念的文武两校史迹,那就是广州有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中山大学,台湾高雄有陆军军官学校、中山大学。两岸之文化认同是如此相近相亲,同源同根。

在中华大地南方一隅,中山大学之创立是国之文明蔚然光芒。1924年的头两个月里,孙中山以大元帅的名义下了三道命令。第一道是下令创办黄埔军校;第二道是要求将国立高等师范、广东法科大学和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合并改为国立广东大学。第三道命令与第二道一同下达—“派邹鲁为国立广东大学筹备主任”。1925312日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为纪念伟人,国民政府下令将国立广东大学易名为国立中山大学。是中山大学把国共两党第一次正式连接在一起,19241月召开的国民党“一大”,就是在中山大学前身—广东师范大学的大礼堂召开。在这次大会上,中共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中国国民党,两党实现重组,正式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开始并肩战斗。在后来的抗日战争和内战时期,中山大学作为思想的前沿阵地,发挥了巨大的宣传鼓动作用。

  远眺沿岸对岸,建立于高雄西子湾的台湾国立中山大学,其前身正是“国父”孙中山先生所创国立广东大学,与大陆的中山大学同宗同源。它虽不似黄埔军校那样,部分从大陆迁来。如今海峡两岸中山大学,为集聚民间力量,研讨中山思想,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两岸同胞的中华民族凝聚力,推动构建两岸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长效机制,为促进两岸政治互信,深化两岸经贸合作交流作贡献。对于进一步增强联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维护两岸和平发展大局、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都取得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1924616日,在黄埔军校成立典礼上,孙中山先生对黄埔军校暨第一期生作出了著名论断中阐述:“革命军是救国救民的军人,诸君都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都担负得救国救民的责任,便要从今天起,先在学问上加倍去奋斗;将来毕业之后,组织革命军,……所以要诸君不怕死,步革命先烈的后尘,更要用这500人做基础,造成我理想上的革命军。有了这种理想上的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便可以大功告成,中国便可以挽救,四万万人便不致灭亡。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诸君都到这个学校内来求学,我要求诸君,便从今天起,共同担负这种责任。”(《孙中山全集》第十卷,中华书局,1986年,第300页。

  孙中山先生“用这五百人做基础,造成我理想上的革命军”,这五百人实际系指黄埔军校第一期生。因此,可以确信:孙中山先生最初是通过黄埔军校第一期生,践行并实施他的军事构想和建军路线的。孙中山先生对于第一期生寄托了厚望和期待,对于黄埔军校第一期生乃至后期生的迅速成长与担当重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黄埔军校从1924年至1949年,二十五年当中举办了二十三期,仅以黄埔军校广州、南京、成都校本部计算,培养学员53591名,各地分校培训学员累计近三十万人,其中抗日战争爆发前毕业学员有25383名。可以肯定的说,绝大多数黄埔军校学员经历了中华民族十四抗日战争战火考验,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抗日战争英雄诗篇,为了民族生存和国家兴亡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突出贡献,应当得到历史和后世的认同称颂。在中华民族生死攸关的十四年抗日战争中,相当数量的黄埔军校各期生统率国家军队精锐之师,始终战斗在抗日战场第一线并取得显著战果,这个历史功绩和作用应当得到承认。海峡两岸的黄埔军校历届师生,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并为之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始终站在中华民族统一复兴和引领历史潮头和大势,始终认定黄埔军校是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现代诠释,这一历史事实是黄埔军校广大学员以其后人的可贵之处。  

时至今日,全国各省、市多设有黄埔同学会分会。台湾的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成立于1991年,是台湾黄埔校友成立的民间组织,多年来他们每年都要赴大陆与北京的黄埔同学会进行交流,联络感情。双方1996年在台北举办黄埔校友政论座谈会,就两岸问题达成共识:反“台独”,反分裂,促进两岸早日实现统一。黄埔校歌中有一句:“无论是在哪里, 大家都一条心。你看你看四海,都有中国人!”今年百岁高龄的黄埔军校第十二期生郝柏村上将曾说过“反对任何形式的‘制宪’或以‘修宪’之名行‘制宪’之实,确保领土主权完整。”在海内外黄埔军校校友及后人心中,中国只有一个。

  尽管认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长期过程,并非能够一蹴而就。在两岸关系中,当大家谈及认同时,往往指的是政治认同,它不仅涉及到政治符号,还与政治情感和政治心理有密切关系。在台湾,由于两岸长期隔绝的历史原因,以及过去二十多年台湾“去中国化”的教育和对大陆的“污名化”宣传,台湾民众要彻底改变对大陆的印象,消除对两岸统一的疑虑,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完成认同这一复杂艰巨的工程,既需要认清当务之急,还需要了解心理环节,最后则要做到让台湾心服口服。“认同”是两岸关系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词汇,现代汉语中对“认同”有三个解释,一是认为一致,相同;二是具有亲近感和可归属的愿望;三是赞同。“认同”语义学的定义告诉我们,认同是分层次、分程度的。在两岸关系出现复杂变化的新形势下,讨论增进两岸同胞的认同问题时,切忌将问题简单化。我们要清楚地知道,我们指涉的是哪个领域、哪个层面上的“认同”。在两岸政治关系陷入僵局,两岸之间的一些结构性政治难题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两岸应该更多地求同存异,从两岸同胞都能够一致赞同的方面入手,然后再逐渐建立起其他领域的认同。从目前来看,增进台湾民众对和平发展的认同,对统一前景的认同是当务之急;这一认同的建立,可以为两岸政治问题的解决创造条件,为“中国”和“中国人”的认同创造机会,而后者更强调的是归属感和亲近感。

  无论是文化认同抑或学术认同,在以下几方面,海峡两岸都需要改进。一是认同需要深入的了解,认同需要同情的理解,认同需要相互的尊重,认同需要理性的思考,认同更需要超越自我的勇气。道听途说、一知半解无法产生稳定的认同。两岸虽然开放将近三十年,但两岸同胞对彼此的了解远远不够。两岸之间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些台湾同胞对中国共产党和大陆的理解还停留在三十年前,对大陆政治民主建设的成就一无所知;有的台湾同胞认为大陆现在“很发达”,有的则认为大陆“还很落后”。部分大陆民众对台湾政治的理解也仅限于“选举”、政论节目和“立法院打架”,对台湾的经济发展更是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无法产生可期待的想象,就更谈不上认同了。二是两岸同胞的教育背景和成长经历不同,在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上自然也会有差异,如果没有同情的理解,没有相互尊重,建立共同的认同也是无从谈起。无论是大陆同胞,还是台湾同胞,都应该具有同理心,做到将心比心,不能强人所难。三是认同涉及到情感和心理问题,在某些时候会呈现出感性的特点,这也是认同很容易被某些政治势力和别用有心的人操弄的原因。过去几十年台湾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让台湾民众先入为主地形成了某种政治认同。台湾民众认同的变化和转换是一个认清形势、自我超越的过程,需要很大的勇气。因此在认同问题上,如何引导台湾民众从“心服口不服”或“口服心不服”到“心服口服”,将是一个复杂艰巨的过程。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从心理层面,以及制度层面入手解决大陆与台湾的隔阂问题。

五年前此时,尽管海峡两岸对黄埔军校90周年纪念存在“建校”与“建军”一字之差念,然两岸各界都尽力寻找共同结合点,从扩大两岸各阶层交流,增进沟通加深认识,“黄埔精神”的诠释与弘扬,确实起到了很好的联络与桥梁作用,两岸融合亲情迭加,天下黄埔是一家,形势与前景令人欣喜催人奋进。实现海峡两岸学术认同,不仅是解决两岸学术冲突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两岸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的重要桥梁。民族认同虽然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但总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情感归属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和团结统一的内在动力。大陆对台政策在“一个中国”民族认同影响下,始终呈现原则上的坚定性和政策上的包容务实性。两岸历史学学术认同过程中存在着现实障碍,因此必须以两岸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为基础,寻找学术认同的支点: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形成两岸学术认同的意识;注重学术认同的“内生性”,以此作为实现两岸学术认同的重要举措,并通过具体的措施逐步实现两岸的学术认同。

  三、继承中山先生遗志,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为示范,促进海峡两岸同胞文化认同共勉双赢。

孙中山先生的博大思想和崇高风范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迄今仍是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深邃源泉,值得大力挖掘、继承和弘扬。他希望两岸同胞和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努力,共圆“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华儿女近代以来追求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其本质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也是孙中山为之呕心沥血、奋斗一生的目标。我衷心希望,两岸同胞和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努力,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实现中山先生的伟大理想,共谋民族兴,共圆中国梦。  

孙中山先生实行的中国梦,与习近平主席提出来的“中国梦”,属于不同阶段的“中国梦”。当今时代的“中国梦”要靠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完成,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中山先生原来就是在实行“中国梦”,是第一阶段的“中国梦”,(使中国人)脱离被列强欺辱的噩梦,开始自己当家作主。习主席提出这个时代的“中国梦”,2020年要达到小康社会。这是不同时代、不同阶段的“中国梦”。我们要对下一代负责,我们就要从自己做起,教育自己的子女,把自己子女教好,就是对这个社会有所贡献。

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中国梦”,其实与习近平主席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是完全相通的。中华民族共筑“中国梦”,这个梦想就能早日实现。我们今天的“中国梦”更具有时代的特征,更具有丰富的内涵。都有一个共识,就是需要我们整个民族、两岸四地、海外的华人华侨,一起共筑“中国梦”。我们在回味孙中山毕生倡导的“和平、奋斗、救中国”,进一步顺势理解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平安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纪念是连接历史和未来的桥梁,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53周年之际,两岸关系正面临一个重要关节,是团结、复兴、统一,还是分离分裂。孙中山先生因其伟大的历史功绩成为国共两党认同的政治人物,也是两岸特殊的历史纽带。海峡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同文同脉,一样的血缘、共同的文化,这是两岸合作交流的原动力。孙中山思想与大陆实践重叠互动部分很多,仍旧是两岸共同的思想纽带和互动桥梁,是两岸和平统一的重要元素。

最近国家颁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为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充分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让港澳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基础良好。香港、澳门与珠三角九市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方言共鸣、优势互补。

近年来,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化,基础设施、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科技教育、休闲旅游、生态环保、社会服务等领域合作成效显著,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格局。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坚持新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和利用“一国两制”制度优势、港澳独特优势和广东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优势,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深化粤港澳互利合作,进一步建立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关系,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为港澳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更好发挥港澳在国家对外开放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珠三角九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对接,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交通物流枢纽和国际文化交往中心。无论从哪方面看,粤港澳大湾区实践,都对海峡两岸文化认同、学术认同、目标认同和统一复兴,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结 语

什么是“黄埔精神”:就是以黄埔军校师生在黄埔建校、建军和投身革命战争过程,弘扬爱国爱民、团结合作、勇敢无畏为主要特征。“黄埔精神”不仅为黄埔军人所认同,还成为革命军人克敌致胜的精神力量,黄埔军校因“黄埔精神”发扬光大而闻名天下、传播四海,是那个时代的“民族精神”。虽然不同历史时期对“黄埔精神”诠释各有不同:其中:“团结,奋斗,负责,牺牲”精神是主旨,“爱国革命”是核心内容,“亲爱精诚”是关键要点,“团结合作”是显著特点,“奋斗牺牲”是相互诠释。“振兴中华,统一祖国”是当今海峡两岸黄埔学生共同目标愿景。“黄埔精神”就是海峡两岸之文化认同、精神认同、学术认同、目标认同。时至今日,“黄埔精神”仍是振兴中华和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纪念年,同时又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诞辰153周年。我们要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扩大文化交流,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学术认同,密切人民往来,融洽同胞感情。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理应相互关爱信赖,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共同享有发展成果。只有这样,都能更为有效地推动两岸民众之间进行富有开放性的、理性的、建设性的交流和沟通,必将为两岸文化认同、国家观念认同和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两岸有着丰富的土壤和基础,具有两岸民众共同认同的文化价值。作为联系两岸同胞情感纽带和传播博爱精神的重要阵地,只有将两岸共同的价值观点点滴滴地渗透到台湾人民心中,赢取台湾民众对祖国大陆同根同源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在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2019513日写于广州

             作者学术履历

  

陈予欢

性别

职称

研究员

  

广州历史学研究所

研究方向

中共党史、军史、黄埔军校暨近现代著名军校、民国军事史

专业职称

历史学研究员

学术简历

中共广东党史、军史、黄埔军校暨近现代中国著名军校研究专家,民国军事史研究专家,军事人物传记作家致力于近现代中国军事历史人物传记资料整理研究论著三十多年,已出版个人独立署名五大丛书序列30种作品逾3000万字。

  出版个人独立署名主要作品:《初露锋芒:黄埔军校第一期生研究》(45万字)、《叱咤风云:黄埔二期驰骋记》(40万字)、《风云际会:黄埔军校第三期生研究》(38万字)、《雄关漫道:黄埔军校第四期生研究》(40万字)、《大浪淘沙:黄埔军校第五期生研究》(40万字)、《激流勇进:黄埔军校第六期生研究》(上下册80万字)、《岭南文化名片-黄埔军校》(10万字)、《军中骄子:黄埔一期纵横论》(55万字)、《黄埔军校那些人:抗战·军人·民族魂》(60万字)、《潮起潮落: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研究》(40万字)、《抗日烽火铸军魂:抗战时期黄埔军校教官研究》(40万字)、《巾帼英华:黄埔军校女生队研究》(30万字)、《东江纵队人物志》(150万字)、《黄埔军校第一期生全记录》(上下册80万字)、《黄埔军校第二期生全记录》(50万字)、《黄埔军校第三期生全记录》(上下册90万字)《黄埔军校第四期生全记录》(第一至四册125万字)、《黄埔军校第五期生全记录》(上中下册90万字)、《继往开来:黄埔军校第七期生研究》(45万字)、《黄埔军校将帅录》(180万字)、《保定军校将帅录》(264万字)、《陆军大学将帅录》(280万字)、《云南讲武堂将帅录》(100万字)、《中国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将帅录》(133万字)、《东北讲武堂将帅录》(401万字)等等。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