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纪念文章  > 正文

百年黄埔精神的历史意涵及其当代价值

日期:2019-07-29 10:17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作者: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百年黄埔精神的历史意涵及其当代价值

  葛亮*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社会学文化学部 杭州 310012)

摘要:黄埔精神是当代国家精神体系的来源。因为,黄埔精神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黄埔精神经过历史的检验和积淀;黄埔精神具有极大的包容性。黄埔之重,重在精神。军校已然消失,但精神却沿袭至今。爱国主义是黄埔精神的核心;团结进取是黄埔精神的本质;无畏牺牲是黄埔精神的品质。黄埔精神的持久生命力在于它的当代价值。黄埔精神是抗战中凝聚国共两党的精神基础;黄埔精神是“八七破冰”之后反台独、促统一的精神纽带;黄埔精神是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黄埔军校;黄埔精神:当代价值

一、黄埔精神是当代国家精神体系的来源

从历史的角度看,黄埔精神起源于黄埔军校,是一种军事文化,用以概括和提炼军队的精神气质,指导军队的行动方向。就起源头而言,黄埔精神是一种局部文化,仅具有局部意义。随着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结构历次变迁,黄埔学子及其后裔不仅在军事领域,同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建功立业。黄埔学子及其后裔所到之地、作为之处,无不呈现黄埔精神的宝贵特质。陪伴历史演变的是黄埔精神的动态演进。演进之核心在于,黄埔精神以其精神内核为轴,不断将其用于民族和国家发展的诸多领域,特别是民族救亡和国家统一进程中,进而,黄埔精神逐渐被纳入到国家精神体系之中,成为国家精神体系的重要来源[1]。之所以黄埔精神可以逐渐被纳入当代国家精神体系之中,主要可以从三方面加以理解。

第一,黄埔精神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黄埔精神是一种文化产品,但它不是历史突然馈赠给中华民族的礼物,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历史转型期的军事领域的具体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忠孝,且是一种由家延伸至国的情感。对家族长老的尊敬、孝顺最终都要体现为对国家的忠诚与尊崇。只不过,古代的忠是之于君主,黄埔精神中的爱国是之于民族国家。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之于集体乃至国家是微不足道的,西式权利观显然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黄埔精神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强调个人之于国家利益时应当勇于牺牲,牺牲是光荣的、提倡的、值得鼓励的。

任何一个时期的国家精神都不可能与传统文化绝然割裂。即使言说意义上的断裂,从其内核而言也是有相通之处。很难设想与传统割裂的国家精神有维持长期生命力的可能。就此而言,黄埔精神进入国家精神体系具有地方文化的基础,他不会造成国家精神体系与历史的断裂,相反只会加强国家精神体系与历史的联系。

第二,黄埔精神经过历史的检验和积淀。黄埔精神是一种文化产品,它是思想的产物,但它不是纯粹思辨的产物。孙中山在建立黄埔军校之初的诸多讲话的确对黄埔精神的构建明晰了框架和方向[2][3]。但是黄埔精神并非孙中山个人的杰作。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特别是近代中国不断遭受外敌侵扰,面临国家危难的情况下,黄埔精神所蕴含的军事方法论和军事原则一再经受实践的检验,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同时,在不断的检验中,黄埔精神本身的内涵也被世人所认同和接受。这就意味着,黄埔精神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是有保障的。

任何一个国家的精神体系都不是从抽象到抽象,一定有其实践基础和形成过程。黄埔精神在其诞生和成熟的过程中,经历多变的社会条件和复杂的历史环境的检验。它所经历的检验过程实乃其科学化的过程。因此,将黄埔精神纳入当代国家精神体系具有扎实的实践基础。

第三,黄埔精神具有极大的包容性。黄埔精神不是“独门独派”的文化标识,而是被当时的国共两党及各种政治势力共同接纳的精神力量。从文化的意义而,越是具有包容性的精神力量,就越是具有生命力。黄埔精神虽然由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提出,但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都将其视作军事领域的重要精神力量,至少是之一[4]。在“八七破冰”之后,黄埔后裔也纷纷希望以黄埔精神为推动力,促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就此而言,黄埔精神进入当代国家精神体系,具有被社会各界接纳和认可的基础。

任何一个国家的精神体系都必须具有较高的社会包容性,能够被社会中的大多数成员接纳。黄埔精神作为国家精神体系中用以指导国家统一的精神分支力量,更需要有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和认同作为其基础。从这层意义而言,与其重起炉灶构建新的精神力量,还不如稳健地将黄埔精神纳入国家精神体系。

二、黄埔精神的文化内涵

黄埔之重,重在精神。军校已然消失,但精神却沿袭至今。黄埔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文化力量,是中华民族重建文化自信的宝贵来源。再议黄埔精神,首先要阐明黄埔人的精神追求,厘清黄埔的精神内涵[5]

(一)爱国主义是黄埔精神的核心。

自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华民族垂涎三尺,中华民族积贫积弱,到二十世纪初期,中华民族危在旦夕。以爱国救亡为主旨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爆发,它们试图从制度上、思想上挽救国家。黄埔军校正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产物。作为一所培养革命人才的军事院校,它的诞生势必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捆绑在一起。国家兴,则黄埔兴;黄埔兴,则国家兴。创建伊始,孙中山在各种场合将爱国主义精神注入黄埔的角角落落。1924 616 , 孙中山以黄埔军校总理身份亲自主持开学典礼。在开学典礼上,他说强调:“独一无二的希望, 就是创造革命军, 来挽救中国的危亡!革命军是救国救民的军人,担负救国救民的责任。”[6]可见,爱国是黄埔和黄埔人的使命,爱国主义是黄埔和黄埔人的核心精神支柱。

忠于国家,挽救国家于危难之际,是黄埔军校建校的初衷。爱国主义是黄埔建校的初心,也是黄埔立足之本。纯粹的爱国主义激发了黄埔的诞生,热忱的爱国主义延续了黄埔的生命。黄埔一经建校,就与爱国主义结下了割不断的联系。黄埔的历史是可数的,但黄埔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经久不衰。寄托于散落在五湖四海的黄埔学子和黄埔后裔,爱国主义精神久久不散。可以说,黄埔因爱国主义而生,黄埔又为爱国主义注入不竭生命力。没有爱国主义,何来黄埔?多年后,当再一次谈起黄埔精神,爱国主义永远是黄埔人最宝贵的品质,是黄埔精神中最本质的特征。

(二)团结进取是黄埔精神的本质。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大地散布无数政治势力。政党,作为一种现代政治组织形式,逐渐从英美等国传入中国。毛泽东同志在《论新民主主义》中表示,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好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上海和嘉兴南湖。1924 1 20 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的,此次会议确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并决定建立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也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黄埔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紧密团结的精神,无私奉献,以民族大义为重。军校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注重团结进取,指派多位共产党员进入黄埔军校任职,助力黄埔军校的日常运行。例如,周恩来曾担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曾担任教授部副主任,恽代英、陈毅、萧楚女、包惠僧、毛泽覃、胡公冕等人也曾在担任各种职务[7]。可见,没有团结,就没有黄埔,黄埔之兴,兴在团结。

正是极大的团结精神催生了黄埔军校。黄埔精神的本质就是团结。离开了团结,就无所谓黄埔,历史就会被改写。为了挽救处在风雨飘摇中的民族和国家,中国共产党求同存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把团结精神注入黄埔,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对民族负责、对国家负责。黄埔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彰显的团结精神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党,是一个值得依赖的政党。

(三)无畏牺牲是黄埔精神的品质。

在黄埔军校的校门两侧竖立着一幅对联:升官发财、请往别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8]。革命必然要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要流血牺牲的,没有流血牺牲就无所谓革命。黄埔军校是一所培养革命军人的学校,参与武装斗争是革命军人的使命和责任。进了黄埔,就要时刻做好为革命牺牲的准备。在黄埔军校的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强调:“革命党的资格,就是要不怕死。革命党的精神,没有别的秘诀,秘诀就在不怕死。”[9]为此,周恩来在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期间,制定了囊括六条的政治思想教育大纲。其中第五条就包含要求黄埔学子不怕死的内容。

黄埔精神的独特品质是为牺牲精神所赋予的。黄埔军校所要求的牺牲,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无私付出,是为中国人民站起来而不顾个人利益甚至是安危。黄埔的牺牲精神不是无谓的牺牲,而是伟大的牺牲,是在民族国家利益面前舍弃个人利益的崇高品质。黄埔的牺牲精神沿袭了中华民族历史继承的家国情怀,从个人到家庭延续到国家的各种一体化品质。对民族、对国家的无私奉献,起源于对家庭的责任的,对家庭的义务,最终都要体现为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在民族危亡之际,黄埔精神所蕴含家国情怀最终都表现为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可以说,黄埔的牺牲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沿袭,也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现。

三、百年黄埔精神的当代价值

百年黄埔精神的持久生命力在于它的当代价值。黄埔精神诞生于百年前的历史转折期,但它的精神内涵之于“两个一百年”奋斗时期的中华民族统一大业仍有重大价值。重提黄埔精神的历史意义,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其当代价值。

(一)黄埔精神是抗战中凝聚国共两党的精神基础。

19241月到19378月,国共两党从第一次合作迈向第二次合作,历史的鸿沟有10余年。抗日战争催生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黄埔精神才是真正弥合这道鸿沟的精神基础。诞生于第一次合作时的黄埔精神成为再次合作的精神基础,是黄埔精神将双方从一次合作拉向另一次合作。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尽管政见不同,国共两党面临共同的民族责任和历史义务,那就是捍卫中华民族不受外敌入侵。在这场抵御外敌的战争中,只有依赖国共两党的精诚合作,才能实现驱除外敌的重任。国共两党不计得失,双方军队不计自我安危,倾尽全力打退外敌。在这场持续8年的战争中,爱国、团结、牺牲始终支撑国共两党,消弭两党异见。双方为了共同的目标,以共同的方式,共同付出巨大的代价,客观上实现了黄埔精神的再生。

黄埔学子在抗战中用行动诠释了黄埔精神,凝聚国共两党。黄埔无汉奸,黄埔唯有牺牲。黄梅兴蔡炳炎刘国用、雷忠、王禹九赖传湘、燕鼎九、戴安澜等黄埔将领无不在抗战中捐躯。据统计,黄埔军校1945年前共毕业了1937000多名学子。在抗战中,就有超过20000名黄埔学子为国捐躯。他们用生命诠释何为爱国。他们在抵御外敌入侵的同时,用个人的最高代价促成国共两党的精诚团结。抗战中的黄埔精神不是口号,不是动员,不是意念,而是中华儿女20000多次的牺牲。抗战中的黄埔精神不独属于共产党,也不独属于国民党,而是属于中华民族。黄埔精神是抗战中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国共两党对中华民族的共同贡献。

(二)黄埔精神是“八七破冰”之后反台独、促统一的精神纽带。

黄埔学子是黄埔精神曾经的化身,为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作出杰出贡献。随着时间流逝,黄埔后裔接过父辈手中的交接棒,在“八七破冰”之后成为反台独、促统一有生力量。黄埔精神在黄埔后裔身上得到延续,延续其生命。黄埔精神也成为反台独、促统一的精神纽带。

身在海峡彼岸,心在海峡这岸。这是1949年以后无数黄埔学子的现实写照。“八七破冰”为部分黄埔学子回大陆探亲创造条件。但反台独、促统一仍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心念大陆是很多黄埔老人内心的真实描绘。促成祖国统一是黄埔学子未尽的事业。为了祖父辈、父辈的理想,祖国统一也成为很多黄埔后裔的理想。在黄埔后裔身上,对祖国统一的期盼,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对个人得失的忽略,依稀可见。黄埔精神没有消逝。

不仅没有消逝,反而以新的形式传承和发扬。“八七破冰”以后,黄埔后裔通过经济活动、文化交流、社会交往等多种形式,在海峡两岸传播黄埔精神,推动祖国统一。通过黄埔后裔的努力,两岸经济交往更加紧密,社会活动更加频繁,心理认同逐渐加强。黄埔人逝去了,但黄埔精神生生不息、世代相传。国家不再经历战争,黄埔精神在反台独、促统一的舞台上重新找到位置。黄埔精神内含的爱国、团结、牺牲在和平统一的进程中仍旧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黄埔精神是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国家统一、民族复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这个精神动力应当具有民族性。它不是外来的精神,而是诞生于民族内部,是本民族通过自身实践探索和总结出来的精神力量。这个精神动力应当具有共通性。它不是来源于民族内部的这个群体,也不是来源于那个群体,而是被本民族所有成员一致认同的精神力量。这个精神动力应当具有历史性。它应当是科学的,科学意味着它的内在合理性是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实践检验的。

黄埔精神兼具上述民族性、共通性、历史性。黄埔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己构建的精神动力,是国共两党共同奉行的精神动力,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精神动力。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力主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创建的军事院校,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践载体。从抗日战争到“八七破冰”,黄埔精神是连结国共两党的精神桥梁。自黄埔精神诞生之日起,它就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生。它致力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兴盛。孙中山曾对黄埔人说:“国家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凡是爱国的中国人,都应该为祖国统一而努力奋斗。”黄埔精神是爱国的精神、是团结的精神、是牺牲的精神,归根结底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在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过程中,黄埔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是国共两党共同去除障碍的精神力量,是两岸同胞面对困境、共同克服困难险阻的精神力量。

结 语

黄埔精神吸纳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军事领域应用与改造的产物。同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黄埔精神逐渐演变为一种应用领域更广的精神力量。在促进祖国统一的过程中,黄埔精神弥足珍贵。黄埔精神虽然起源于中国国民党,但中国共产党去除糟粕、取其精华,创造性地将其用于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特别是将其应用于祖国统一大业中[10]。凡是国家有难时,黄埔精神就是激励前进的动力。因此,它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共同构成当代国家精神体系。用一句话结束本文,两岸同胞一家亲,天下黄埔是一家。



李涛(1972-)男,陕西长安人。浙江大学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现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部主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浙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政治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社会变迁及当代中国文化问题研究。葛亮,社会学博士、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文化学部讲师。

[1] 李大庆,《黄埔精神感怀》,《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 沈渭滨,《关于孙中山与黄埔军校的若干思考》,《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3] 唐正香,《黄埔军校的创立及其办学特色——纪念黄埔军校创立80周年》,《军事历史研究》2004年第2期。

[4] 陈伙成、王建强,《中国共产党与黄埔军校——纪念黄埔军校建校八十周年》,《中共党史研究》2004年第3期。

[5] 张天周,《黄埔精神真谛》,《中州学刊》1986年第6期。

[6] 转引自张晓辉,《“黄埔精神”及其近代实践论析》,《广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7] 张玮,《从黄埔精神的形成看中国梦的实现》,《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8] 庄鸿铸,《试论黄埔精神》,《新疆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9] 转引自庄鸿铸,《试论黄埔精神》,《新疆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10] 高智生,《中华文化是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重要基础》,《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相关新闻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