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同学会

畅想心声

感悟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日期:2021-06-08 10:50:00 来源: 作者:陶梅生
字号:【小】【中】【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1847年,“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

  1921年,这个幽灵飘荡到亚洲大陆,在中国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1949年10月1日,这个幽灵在中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并开始了在中国大陆共产主义的初级实验。而进行这个实验的党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在欧洲,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人们历尽艰辛,他们经历了流放、再流放;

  在中国,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人们更是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他们经历的是“杀!”、“杀无赦!”,经历了“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地狱般的磨炼。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那么艰难困苦中能够把共产主义思想传播下来以及进行了初级实验,综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条:

  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坚定不移的信仰,并把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而产生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就是有这么一批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坚定不移的信仰。由于坚定地信仰,“四一二”大屠杀中共产党人没有倒下;长征途中在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中没有垮掉;一九八九年东欧系列革命(西方称)中,一批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丢掉了政权、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解体,唯有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1989年“六四”风波后仍然高擎起社会主义大旗。中国共产党由于对于马列主义的坚定信仰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

  由于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信誉度。所以,人民战争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人民节衣缩食支持国家搞社会主义建设等等。直到现在,西方国家对政府的满意程度不到50%,而中国政府在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达到了80%以上。

  二、建立健全各级党组织,并有严格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以及严格的干部培养选拔机制。

  党的政治纪律,指各个不同时期根据党的政治任务的要求,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活动和政治行为的基本要求,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政治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政治纪律的基本要求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必须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路线、方针、政策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组织和党员对中央已经做出决定的重大方针和政策问题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提出,但决不允许自行其是,公开发表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相反的言论,采取同中央的决定、决议相违背的行动。

  只有彻底的信念信仰才能有高度的使命担当和巨大的历史自觉。中国共产党人不管是党的高级干部还是一般党员大都严格的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就拿党的领袖毛泽东来说,在长征途中,毛泽东一直是少数。因为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数次被撤职、被处理,但仍然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对党不离不弃,一直到遵义会议才被认可。还有很多党的高级干部,在文革中错误的被打倒、被撤职、被批判,仍然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三、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和强有力的自我纠错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开幕式讲到,我们要“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早在1945年杨家岭党的七大会址上就有这样的标语;这八个字同样出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出现在多位党的领导人的著作中,更体现在党的多次“自我纠错”的行动中。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经历出现过三次有关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在这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都及时的召开会议,统一思想扭转了历史的航向。

  第一次是在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人以及国民党左派人士,中国革命遇到了重大关口。在此时,中国共产党及时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共产党人的政策,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的总方针。从此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第二次在1934年中国共产党又遇到了生死存亡的历史时刻,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战略大转移。但是此时,党还没有从失败的阴影里走出来。这时中国共产党及时召开了“遵义会议”,扭转了革命的大方向。“遵义会议”虽然短短召开了两天,在之前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做思想上的铺垫:从1934年12月11日的通道会议,第一次采纳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开始,12月18日又召开了黎平会议、1935年1月1日猴场会议,直到遵义会议,才开始从组织上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直到3月10日的苟坝会议,才正式选举出了军事新三人团,毛泽东才正式进入了领导层。

  第三次是在建国后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于中国经历了十年动乱,极大地扰乱了人民的思想,给人民的思想造成了极大地混乱。这时候,全国范围开始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经过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一届六中全会一系列的讨论,用集体的智慧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对毛泽东的功过、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意义做出了总结和评价。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从而把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保持了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形成了不断修正错误的“利器”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在新发展阶段,我们集中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能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创造现代化建设的新奇迹。

  作者:陶梅生,黄埔15期陶正昌之子、石家庄市裕华区裕东办事处退休干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