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同学会

要闻

百年黄埔显峥嵘 薪火相传向未来—— 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研讨会综述

日期:2024-06-13 12:42:00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杨博
字号:【小】【中】【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24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5月15日,由中共广州市委统战部指导,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民革广州市委会以及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共同举办的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研讨会在广州开幕。广州市委统战部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并讲话。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民革广州市委会、辛亥革命纪念馆有关负责人以及各民主党派代表、省市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约90人参加。

  此次研讨会设主旨演讲和现场研讨交流等环节,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曾庆榴作题为“黄埔军校百年回顾”的主旨演讲。现场研讨交流在黄埔军校旧址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形成与早期实践”“黄埔军校与中国革命研究”“黄埔军校蕴含的革命精神研究”“黄埔精神的历史意义及其时代价值研究”“黄埔军校旧址的保护和宣传教育研究”等主题展开研讨。

  文/杨博 通讯员钟练

  主旨演讲: 百年风华,积淀深厚历史底蕴

  一百年前,黄埔军校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革命军事教育的开端。自建校之日起,黄埔军校就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批批心系家国的中华儿女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从大江南北而来,汇聚到珠江之畔。“在国共合作推动下,黄埔军校肩负时代使命,密切联系中国实际,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成功办学之路。在不长的时间内,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优秀军事、政治干部,推动了大革命的发展。”在主旨演讲中,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曾庆榴从黄埔军校的军事教学与训练、政治教育和政治工作等五方面作了介绍。

  “在严峻的历史关头,大力维护并推进了黄埔军校的建设,是共产党人对黄埔军校一大突出贡献。”谈到共产党人对黄埔军校的贡献和所发挥的作用,曾庆榴从人才投入、思想投入、参与各项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他在小结中提出,长期以来,黄埔军校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对促进两岸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黄埔军校建校百年之际,让我们再接再厉,为祖国统一、振兴中华作出更大的贡献。”

  研讨交流:薪火相传,彰显黄埔精神时代价值

  当日下午,研讨会在黄埔军校简朴的“走马楼”中式建筑中进行,共有11位专家学者、民主党派代表参与研讨。

  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杰出的军事和政治人才。回顾历史,黄埔精神闪耀着璀璨之光,对今天仍有深远的影响。“新时代,黄埔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仍然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民革广州市委会副主委曾晖提出,今天我们传承和弘扬黄埔精神,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致力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

  通过考证孙中山、宋庆龄等携手共促国共合作事略,市社科院黄埔军校研究中心研究员陈予欢认为,国共合作的历史启示具有多方面历史与现实意义和作用。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宣教展陈部部长余宏檩提出,黄埔军校对中国民主革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对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也起到了一定的历史作用。民革广州市委会原专职副主委李穗梅认为,民革前辈在黄埔军校期间的宝贵经验和为祖国统一、抵抗外来侵略所作出的奋斗牺牲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历久弥新的黄埔精神已成为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黄埔精神的表述与规范,市社会主义学院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徐映奇作出概括和提炼。市政协委员、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副院长谭国戬认为:“黄埔军校建校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形成和早期实践的重要体现。”以此为切入点,他深入阐述了党的统一战线思想早期实践的诸多启示。

  以文化人,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以文化城,英雄城焕发新活力。从丰富情景体验、活化文物史迹、共建大思政课、抢救历史记忆四方面,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事务管理部副部长罗群佳深入阐述了对深挖历史文化资源、擦亮黄埔军校文化名片的建议。市政协委员、民革天河区委会副主委刘根生认为,弘扬黄埔精神,将黄埔精神熔铸于统一战线与国家建设新格局,将产生重大政治与文化价值。围绕进一步挖掘黄埔军校的历史文化价值,他提出若干建议,强调协调推进文物保护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百年黄埔,精神不灭。新时代,黄埔精神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在谈到黄埔精神的内涵时,市社会主义学院文化交流部教授周之翔从爱国精神、革命精神、合作精神、奋斗精神、牺牲精神五方面作出阐释。市社会主义学院教研室讲师胡霞娥认为,黄埔精神所蕴含的坚定信仰、团结协作、敢于创新、忠诚担当的丰富内涵,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聚焦传承黄埔精神、凝聚促统力量,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特邀理事、广东省青少年黄埔军校文化教育促进会执行副会长贺青提出展望。围绕办好一堂大思政课,她介绍说,要合作开展“璀璨黄埔耀中华”黄埔百年视频专项活动,讲好黄埔军校在广州办学时期中国青年的故事。(杨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