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纪念文章  > 正文

熊雄对黄埔军校的贡献及其影响

日期:2019-07-29 10:24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作者: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熊雄对黄埔军校的贡献及其影响

 

 摘要】熊雄是继周恩来之后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的主要领导人,也是我军政治工作奠基人之一。熊雄对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及政治工作功不可没。在熊雄主持下,建立和健全各项工作制度,颁布了政治教育大纲,有系统地施行政治教育;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开展工作,收到了显著的成果,使军校政治工作很有起色,保持和扩大了共产党在军校的领导地位和积极影响。

关键词】黄埔军校;熊雄;政治教育;贡献;影响

 

熊雄是继周恩来之后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的主要领导人,也是我军政治工作奠基人之一。熊雄对黄埔军校的贡献及其影响值得认真总结和珍视。

一、熊雄到黄埔前的经历

熊雄,189248日(清光绪十八年,农历壬辰三月十二日)出生在江西省宜丰县芳塘(今芳溪镇)下屋村。1907年春考进瑞州府(今高安市)中学堂,1909年冬毕业。1910年春,入读南京优级师范学堂。

1911年初,熊雄投笔从戎,参加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同盟会会员李烈钧在南昌成立的学生军。辛亥革命后,新军与陆军小学、武备学堂、测绘学堂中一批富有革命思想的青年宣布起义。1030日,随新军进驻南昌。

1913712日,李烈钧在湖口就任江西讨袁军总司令,宣布起义。熊雄自号“铁血书生”,随学兵团驻守在湖口石钟山前沿阵地,参加了“二次革命”。8月中旬,江西讨袁行动失败,熊雄随李烈钧辗转至湖南乘轮船到日本。

熊雄在日本东京结识孙中山,并受到赏识。黄兴、李烈钧等在东京大森区创办了“浩然庐”军事学校,熊雄进了这个学校学习。19147月,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熊雄和数十位同学相继参加了中华革命党。

1916年春,熊雄从日本回国,在李烈钧的护国军滇军中工作。下半年后,转至程潜的护国军湘军总司令部任上校参谋。19179月后,熊雄在湘军中积极参加“护法战争”和“护国战争”,随军奋战在湖南株洲、衡阳、耒阳一带。

191910月,熊雄到广州,11月取道香港,年底到达法国巴黎,由华法教育会安排,在巴黎西郊圣日耳曼昂莱中学补习法语。他和熊自难、秦青川、肖金芳等组织了“巴黎书报流通社”[],交流书报,讨论中国文字改革和中国革命的道路等问题。1920年暑假,结束法语补习,熊雄和熊自难迁居巴黎拉丁学区。年底,赵世炎、陈公培、熊自难、熊雄、盛成、李立三、张伯简、刘伯坚、刘伯庄、罗汉、鲁易、周钦岳等十余人在巴黎组织了“劳动学会”[],后发展为留法勤工俭学会。1921116日,勤工俭学互助社成立。

1921年初,熊雄到法国西南部纪龙德省罗米尔农业学校工读,学习农业和林业,一边做农工。这年秋,熊雄转学到夏郎德省赖古龙农学院继续学农。9月,爆发了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占领里昂大学事件。1922317日,熊雄来到巴黎。321日,熊雄前往德国柏林。

1922年初,熊雄在柏林加入德国共产党。[]19222月初,张申府、刘清扬、周恩来一同经过比利时,到达柏林。他们组成旅德支部(名为“代表团”),成员有周恩来、刘清扬、张申府、张伯简、谢寿康、熊雄,共六人,后谢寿康退出。在柏林,熊雄和周恩来、刘清扬、张伯简、肖三、谢寿康等,每个星期六晚上都在康德大街张申府寓所聚会,商讨筹组中国少年共产党(张申府回忆录中称“少年共产团”)。4月下旬,周恩来、刘清扬、张申府、张伯简、肖三、谢寿康、熊雄(具名披素)七人联名写信给在法国的赵世炎,敦促他于51日前完成中国少年共产党的筹建工作。

19228月, 旅欧共产党人十多人成立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赵世炎任书记。在柏林的熊雄、熊锐、张申府、刘清扬、廖焕星等开会,选举周恩来为代表,出席在巴黎的成立大会。他们办了一个油印刊物《少年》,后改为《赤光》。192210月,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改称“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周恩来、赵世炎等多次与第三国际联系,准备选送党团员赴苏联学习。1923年初,中共中央赴莫斯科代表团团长陈独秀来信,决定派遣赵世炎、熊雄、王圭、袁庆云、高风、陈延年、陈乔年、佘立亚、王凌汉、陈九鼎、王若飞、郑超麟等12人第一批赴苏联学习。3月底,这12人由柏林前往莫斯科。4月上旬,赵世炎、熊雄、陈延年、陈乔年、王若飞、王凌汉、袁庆云、郑超麟、王圭、高风、佘立亚、陈九鼎等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19252月,熊雄、聂荣臻、范易、颜昌颐等23人,被调到苏联红军军事学校中国班学习。学校的教官多是苏联红军将军级别的高级指挥官。这段学习生活,熊雄收获很大。

二、熊雄在黄埔军校的工作

19256月底,熊雄、聂荣臻、叶挺、颜昌颐等20多人奉调回国。熊雄、聂荣臻、叶挺等12人分到南方工作。

9月中旬,根据中共广东区委(周恩来为书记)的决定,熊雄到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担任政治总教官,参加了第四期的招生工作。10月,在第二次东征中,蒋介石任东征军总指挥,周恩来为总政治部主任,熊雄担任总政治部秘书,并任以黄埔军校师生组成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党支部书记,协助周恩来,把东征军的思想工作做得有声有色。11月,东征胜利后,熊雄被任命为入伍生部政治部主任。

192616日,熊雄担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兼政治大队大队长。这时的总政治部主任是邵力子,不能经常到校,熊雄实际主持工作。18日,邓演达任军校教育长,主持校务工作。熊雄十分强调并致力于政治教育及加强政治部的组织和制度建设工作。112日,黄埔军校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21日,熊雄等7人被任命为改组筹备委员。熊雄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了《政治教育大纲(草案)》等各种规章制度,总原则是“军事与政治打成一片”,使三民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在军校制度化;改善了政治部的机构,分设总务、宣传、党务三科,职员从原来的二十多人增加到七十余人,其中半数是中共党员;聘定专职政治教官十余人,临时政治教官十余人,加大聘任共产党员为政治教员的力度,在军校政治教官中,有共产党人恽代英、肖楚女、高语罕、张秋人、熊锐、李求实等,还有韩麟符、于树德、巴文俊、廖划平、李合林等。[]熊雄作为政治总教官,承担了大量工作。

31日,改组后的黄埔军校正式开学。第四期入学共2300多人。熊雄亲自主持新设的政治科学生入学考试,选拔政治科学生500人,其中有很多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成立政治大队,熊雄兼任大队长。33日,在熊雄主持下,《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日刊》创刊,525日改名为《黄埔日报》,熊雄题写了“东方被压迫民族之呼声”“革命军人之道路”等。还大量印行《军校政治月刊》《革命军》《黄埔潮》《黄埔周刊》等刊物,出版各种讲义、画报。恢复了周恩来开创的“政治问答箱办法”。

320日,“中山舰事件”发生后,熊雄到中共广东区委向周恩来、陈延年汇报军校的情况,区委决定成立中共在军校的核心组织——“党团”,由熊雄任书记,成员有恽代英(主任政治教官)、聂荣臻(政治部秘书)、陈庚(步科一团连长)、饶来杰(广东区委特派员、军校政治部图书管理员,负责军校党的组织工作)。

当时,黄埔军校开始筹备直属中央党部的特别党部,方鼎英、张治中、熊雄等五人为筹备委员。522日,熊雄被选为军校国民党党部监察委员。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一中全会上抛出“整理党务案”,旨在削弱共产党力量。67日,蒋介石到黄埔军校发表讲话,要军校中的共产党员声明党籍,不准跨党,并以高官厚禄拉拢收买公开了身份的共产党员。在熊雄和军校“党团”的领导下,军校的共产党员无一人退党。

7月,蒋介石率师北伐,行前他写了一篇《留别全体官长学生书》,并写了几句口号,交给熊雄,“嘱印全校”。他留下的口号是:“禁绝小组织——小团体。各种小团体就是减少本党的力量,无异扶助敌人。私人团体就是我们的公敌。”813日,熊雄在《黄埔日刊》上公布了蒋介石写的口号的同时,发表《对于校长“临别赠言”的说明》,指出不能把共产党与小团体相混淆。

825日,黄埔军校召开了有两千余人参加的拥护省港罢工大会,请全国总工会负责人刘少奇做了报告。熊雄还邀请全国总工会委员兼省港罢工委员会主席苏兆征到军校做报告。

蒋介石组织一个黄埔同学会,自任会长,由原来孙文主义学会的骨干把持会务。他们秘密调查共产党员的活动,排挤黄埔同学会中的中共党员。熊雄和“党团”领导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对此进行了无情的揭发和斗争。蒋介石的亲信曾扩情认为这些活动都是熊雄有计划策动的,以书面密报给蒋介石。在南昌坐镇的蒋介石接到报告后非常恼怒,大叫“反对曾扩情就等于反对”,由此隐露对熊雄的杀机。

恽代英、聂荣臻、陈庚先后由中央军委指调离开军校。军校中共党团成员只留下熊雄和饶来杰。熊雄主持在第五期各营、连、区队内设置政治指导员,定期“主持政治讨论与政治工作实习事务”。1127日,熊雄被选为军校国民党党部的执行委员,负责宣传工作。

1214日,熊雄代理军校政治部主任,不久被正式任命为政治部主任。在中共党内,他兼任广东区委军事部长。

19271月,军校政治部将熊雄、恽代英、肖楚女、张秋人等在《黄埔日刊》发表的政治问答汇集出版,影响很大。政治部还邀请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张太雷、何香凝、邓中夏等做形势或政治报告。

315日,熊雄在接见美国旅行家福赖奇女士时,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并要福赖奇女士把黄埔的情形告诉全世界,“使觉悟的人们大家联合起来革命”。

320日,蒋介石发表《告黄埔各期同学》,对革命疯狂反扑。下旬,熊雄见形势危急,秘密转移了一批党团员和进步人士,其中包括在中山大学任教的许德珩。

熊雄曾同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后方留守主任孙炳文谈到想邀请正在中山大学任教的鲁迅到军校演讲的设想。当时共青团干部刘弄潮也在场。刘弄潮1925年在北京曾受李大钊的指示,与鲁迅有过交往。熊雄委托刘弄潮邀请鲁迅到军校演讲。1927125日,刘弄潮在中山大学看望鲁迅,转达了邀请。3月,刘弄潮因急务去了武汉。熊雄派政治部会计、共产党员应修人正式邀请鲁迅去演讲。48日,鲁迅到黄埔军校做了题为《革命时代的文学》的演讲,指出,现在那些“有实力的人并不开口,就杀人,被压迫的人讲几句话,写几个字,就要被杀”,“中国现在的社会情状,止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次讲演对军校师生震动很大。

4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清党”,一时血雨腥风。414日下午,国民政府后方留守主任李济深召集军校代校长方鼎英、朱家骅、钱大钧商议,计划处置军校的共产党员。当晚,临时戒严司令钱大钧下令戒严,命中山舰和西江舰驶至黄埔,严密监视军校。

15日凌晨2时,钱大钧通知方鼎英“将本校捣乱的共产分子,加以监视逮捕”。方鼎英即布置“清党”。当晚,方鼎英请熊雄在黄埔海关楼谈话,劝熊雄出国。熊雄听后,很沉痛地说:“这次清党,乃蒋的蓄谋。蒋介石甘作孙中山先生的叛徒,违反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背弃中山先生的遗嘱,竟敢置北伐大敌于不顾,而作出如此自断手足的清党举动,破坏革命。这种不顾大局,自掘坟墓的勾当,将是白费心机,最为可耻!”他又说:“ 钱大钧本是以前与我共同为了反对北洋军阀,亡命日本,卖报过苦生活的患难朋友,今亦为虎作伥。我真认错了人!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朱家骅乃党棍之流,更不足道。我实不忍此浩浩荡荡的北伐局面,竟败于此辈丧心病狂的反革命分子手里。我宁愿将满腔热血洒在黄埔岛上,一泄我与此辈不共戴天之恨!” 方鼎英听他如此说,以为他会自杀,恐怕“打草惊蛇,激成大变”,再三劝熊雄出国。之后,他立即将谈话情形报告给李济深和蒋介石。他“深恐操之过急,造成恐怖混乱凄惨的局面”,因而等待了两天,没有采取行动。

17日晚,方鼎英再次急切地找熊雄,说业经“负责长官再三商量”,一致要熊雄立即出国,并由经理部支给旅欧经费一千元。熊雄说:“我是国共合作后国民党任命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至少三日后才能离开黄埔,行前必须开个大会,让我在师生面前讲话。” 方鼎英口气强硬地说:“全校已做好部署,决定在明日清晨点名时宣布清党,务请即时准备出发,我派最快的校长专用小汽艇送你到沙面,去搭外轮转香港,直赴巴黎。” []18日凌晨四时许,熊雄被迫乘小汽艇离开黄埔。汽艇行至江心,忽然“机器失灵”,停下检修。监视黄埔的中山舰派人上艇,逮捕熊雄。原来“出国”一说纯属花招!当时有两个自称是“黄埔同学会”的暴徒企图就地杀害熊雄。艇上负责官员认为熊雄是“共产党要员”,是上级“下令缉拿者”,坚持移送监狱。就在这天清晨,黄埔军校本部400多名共产党员被捕。肖楚女等惨遭杀害。

19275月初,熊雄被转囚于南石头“惩戒场”。在狱中,他利用早晚两次放风的短暂时间,同被囚的学生交谈,告诉他们,干革命总会有牺牲,团结起来争取出狱,革命最终必定胜利等道理。一天,当宋时轮告诉他有人情绪不安时,熊雄要他“告诉大家,不要怕”。他对19岁的黄埔六期入伍生汪希圣说:“不用怕,我是公开的共产党员,又是黄埔的最高领导之一,枪毙、杀头,首先轮到的是我熊雄。我都不怕,大家还怕什么?要坚持下去,斗争到底!”他笑着要求“大家安静,要有耐性,注意不要烦躁”。他说,这次事变,不是一时的风波,而是中国革命关头的转折点,大家要做长期斗争的打算,要组织起来,团结群众,实现“监狱是革命者的学校”,学会与敌人做斗争,巧妙斗争,迎接光明。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极大地鼓舞了难友们;他的教导,点燃了狱中斗争的火把。

517日,熊雄被押出牢房。他意识到敌人要下毒手了,镇定自若地高声说:“好,我走了。”以此向难友们告别。熊雄英勇就义,时年35岁。

三、熊雄对黄埔军校的影响

熊雄对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及政治工作功不可没,并产生了重大影响。

政治部是负责政治教育及在学生与民众中发展国民革命意识的唯一机关。熊雄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要领导时间最长,对学员影响较大。

政治部对党及党代表负责,并接受党代表的命令及指导。分管全校政治教育、宣传活动和党务,设总务、宣传、党务三科,财务、事务、编纂、发行、指导、组织、调查设计七股,还有图书馆、俱乐部、编译室、博览室、书报流通所等。在熊雄主持下,建立和健全各项工作制度,颁布了政治教育大纲,有系统地施行政治教育,学生队设政治指导员;颁布了政治部服务细则、政治指导员条例、宣传队组织条例、政治工作人员惩戒条例和政治讨论会规则等;创办了《黄埔日报》,加强舆论和宣传,使军校政治工作不断发展和完善。

根据军校改组后“军事与政治打成一片”的教育方针,政治教育主要是进行基本的革命理论和革命知识的境遇,尤以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学说为主要内容。从第四期开始,按政治教育大纲对学员进行系统的政治训练,使学员彻底了解自己责任、军队中政治工作的重要、本党学说宣言组织及对农工运动之态度、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关系、各种与革命运动有密切关系的社会科学知识、世界与中国政治经济、革命运动与农工群众关系、纪律与自由、军事学术与军事训练、到军队中政治工作应注意事项等。政治课多达26门。熊雄亲自讲授“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和“本党宣言训令”等,给黄埔军校学员留下深刻印象。政治部定期组织政治讨论、政治问答、政治测验、政治演讲竞赛和对士兵民众进行政治宣传实习等,以巩固政治训练成果。

熊雄在《本校开学周年纪念之意义》一文中,指出“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之打成一片,即为本校生命之根本所在”,这一“军事与政治并重的教育方针,实由第四期学生入校始完全实现”,在北伐中“已表现出他们的伟大的牺牲和奋斗的精神”,“证明了本校教育方针的结果”。要求负责军事工作的人员“都能把学科和术科打成一片”,负责政治工作的人员“都能把理论和行动打成一片”,“更要求军事工作人员和政治工作人员打成一片,共同努力,以实现我们所负的使命!”

每周举行纪念孙中山总理的专题演讲,熊雄和其他政治教官经常就时局和任务发表演讲。熊雄在一次关于国际政治问题的演讲中,指出将来的世界会有苏俄、美国和中国三个大国,这是由于人口、幅员和资源等因素决定的,中国的前途是无限的。有学员问:英国不是“日不落”的国家吗?熊雄说,世界形势是发展的,在可见的将来,英国的殖民地有的会独立,有的会脱离宗主国,一些后进的国家会迎头赶上的、会压倒它的。熊雄讲得最多的是纪律和军纪问题,这是关系革命军队成败的问题,要求教官严格训练学生,学生诚恳接受严格的训练,遇事开诚布公,相信问题解决是没有什么困难的。

黄埔四期生中的著名将领有:林彪、谢晋元、张灵甫、胡琏、李弥、刘玉章、高魁元、唐天际、伍中豪、唐生明、文强等。蒋介石很器重林彪,曾想让林彪留在总司令部工作。林彪向熊雄汇报,熊雄指示应争取进入总部工作。可是有人反映林彪是共产党的人,蒋介石就放弃了把林彪留在身边工作的设想。10月,军校第四期学员提前毕业。熊雄在赠给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的一首诗中写道:“人世斗争几日平,漫漫也应到黎明,听潮夜半黄埔客,充耳哭声和笑声。”

19263月“中山舰事件”发生后,黄埔军校设立中共党团,统一领导党在军校的工作。中共广东区委明确指示:“党在军校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左派,争取中间力量,反对极端的反动势力,积极宣传孙中山三大政策 和国民革命运动,加强政治教育工作,培育配备革命军队军事政治骨干和后备力量,为国民革命军北伐作好充分准备。”根据此指示,熊雄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开展工作,收到了显著的成果,使军校政治工作很有起色,保持和扩大了共产党在军校的领导地位和积极影响。

亲身受过熊雄教导的原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大将说:“熊雄同志为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与解放而遭受国民党反革命的刽子手的惨杀。熊雄的名字,特别在我们黄埔同学的脑筋中会永远不忘,我们跟着熊雄同志所指示的革命道路而前进,继承他未完的事业而斗争。”“不高的身材,和蔼的容颜,刻苦耐劳的精神,讲了一遍又一遍,是那样一个不畏烦琐的教师,这就是熊雄。”他深情地忆念:“熊雄同志啊,假使不是你当时给了我们政治的武器,指示了前进的道路,哪里能够留下历史的荣耀!”

曾任江西省军区司令员,后任军事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的陈奇涵上将1949年题写道:“黄埔政治部主任熊雄同志,他不但是一个马列主义的理论家,并且是一个马列主义的诚笃的实践者。凡属与他接触特别是受着他的熏陶的人都深深理解他的对于革命的无限忠诚而同深敬仰的,因此也就引起了反动派的嫉视和仇恨,竟于一九二七年‘四一五’被捕,暗加杀害,作了党国的牺牲者。他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

曾任华东野战军10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司令员,后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的宋时轮上将说:“熊雄同志在最后生命危急的时刻,也不忘为革命为党的事业做工作,这种大无畏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这也充分表明了熊雄同志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和伟大共产主义思想情操,我们永远怀念他!”

聂荣臻元帅题了词:“熊雄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熊雄的名字与黄埔精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必将永久地为世人铭记。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人大学报编审)

联系方式:100872 北京中关村大街59号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  林坚

          手机  18600545655    2474523017@qq.com


[] 肖金芳:《我所认识的熊雄》《回忆圣日耳曼中学和巴黎书报流通社》,存中国革命博物馆。

[]陈公培(吴明):《关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杂记和素材》,存中国革命博物馆。

[] 转引自《赵世炎生平》,载《文史资料选辑》,第58辑。

[] 饶竞群(来杰)回忆熊雄材料,存中国革命博物馆。

[] 方鼎英:《黄埔军校清党回忆》,载《文史资料选辑》,1979年第60辑。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