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黄埔军校同学会  >  纪念文章  > 正文

新时代弘扬黄埔精神增进台湾青年国家统一认同研究

日期:2019-07-29 10:26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作者: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新时代弘扬黄埔精神增进台湾青年国家统一认同研究

刘凌斌

  要:近年来,尽管台湾社情民意出现了若干有利于两岸关系良性发展的积极变化,但台湾年轻一代对国家统一的认同仍然亟待提升。黄埔精神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与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承载的历史记忆。新时代,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政经格局与风云变幻的两岸关系形势,两岸中国人应当合作开展研究阐释,创新舆论宣传方式,加强历史教育交流,大力传承与弘扬黄埔精神,努力发挥黄埔精神的纽带作用,不断提升台湾青年的国家统一认同,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思想基础和民意基础。

    关键词:新时代;黄埔精神;台湾青年;国家统一认同

党的十九大规划了中国未来三十年的发展蓝图,描绘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引领两岸关系进入新时代。随着中国大陆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也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得以实现。近年来,尽管台湾社情民意出现了若干有利于两岸关系良性发展的积极变化,但在当前岛内民众的政治认同中,仍然存在诸多不利于两岸融合发展与祖国统一的消极因素,台湾同胞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国家统一的认同仍然亟待提升。黄埔精神是由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黄埔军校留给后人的光荣传统和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承载的历史记忆,是两岸同胞应该传承和践行的价值追求。新时代,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复杂严峻的台海局势,两岸中国人应当深入挖掘黄埔精神的丰富内涵,大力弘扬黄埔精神的时代价值,增进台湾青年的国家统一认同,促进两岸青年心灵契合,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民心基础。

一、黄埔精神的核心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关于黄埔精神的内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少两岸政界、军界和学界的有关人士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有的认为黄埔精神的主要特征是“爱国革命、团结合作、勇于牺牲”,有的归纳为“爱国、革命、统一、团结”,有的总结为“救国救民、视死如归、百折不挠、亲爱精诚”。[2] 1984年台湾当局“国防部”公布说,黄埔精神的涵义便是“牺牲、团结、负责”。[3] 蔡宏俊认为,黄埔精神是一个以中华传统武德为基础,以“新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为主体,以大同理想为核心的思想系统。[4] 陈宇认为,“爱国革命”是黄埔精神的核心内容,“团结合作”是黄埔精神的显著特点,“奋斗牺牲”是黄埔精神的朴素诠释。[5] 徐布军认为,“爱国、革命”是黄埔精神的核心主旨,“矢志不渝、顽强奋斗、团结合作、亲爱精诚”是黄埔精神的重要内涵,而“统一中国、振兴中华”则是黄埔精神的价值指向。[6] 较有权威的官方表述有两处。一是199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为纪念黄埔军校建校70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10周年大会题词:“发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二是2014年,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同志在纪念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黄埔精神是黄埔军校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核心是为统一中国、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顽强奋斗的爱国主义。”综合以上两岸各界人士的相关论述,黄埔精神的核心内涵大致可以概括为:“爱国革命,团结合作,统一中国,振兴中华”。

回顾历史,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培养军事政治人才的革命摇篮,在那个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战争年代,一批批热血青年奔赴黄埔,一批批革命军人从这里成长起来,他们在东征、北伐、抗战的疆场上,勠力同心、浴血奋战,为中国的救亡图存,为实现国家统一、民族独立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伟大的黄埔精神。近一个世纪之后,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但祖国统一大业尚未最终实现,两岸中国人仍然需要齐心协力,共同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携手推进祖国统一进程。作为反对分裂、促进统一的强大精神力量,历久弥新的黄埔精神在反“独”促统方面无疑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首先,黄埔精神激励两岸中国人高举爱国主义大旗,为做好反“独”促统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黄埔精神是一面旗帜,“爱国革命”是黄埔精神的核心要义。真心纪念弘扬黄埔精神的人, 必然是反对分裂、拥护祖国统一者;反之, 鼓吹“ 台独”分裂者,必然违背亵渎黄埔精神。近年来,在海内外中国人重温黄埔精神的时候, 岛内“台独” 势力却别有用心地企图扭曲黄埔精神的真义。[7] 新时代新形势下,只要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台湾同胞,就可以与大陆同胞一道,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共同传承与弘扬黄埔精神,为反对与遏制各种形式“台独”分裂活动,为推进祖国统一、民族复兴大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其次,黄埔精神启示两岸中国人努力通过政治对话化解政治分歧,推动两岸关系“克难前行”。众所周知,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军校在教学中既积极进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育,又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在“团结合作”的黄埔精神的感召下,来自五湖四海、不同阶级、不同成长背景的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不朽功勋,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全面抗战爆发后,分属国共两党的黄埔师生放下历史恩怨、意识形态和路线之争,并肩携手投入到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之中,为抗战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当前两岸关系进入了新时代,但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是影响两岸关系行稳致远的总根子,总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8] 两岸政治分歧影响着进入“深水区”的两岸关系由和平发展向协商统一的进程迈进,也影响着反“独”促统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两岸中国人应当大力传承与弘扬“团结合作”的黄埔精神,从民族大义出发,摒弃历史恩怨和意识形态之争,不再以两岸制度差异作为拒绝统一理由,尽快开启政治对话与协商谈判,致力于逐步解决两岸之间存在的政治分歧,从求同存异到求同化异,消除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根本障碍,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克难前行”,推动反“独”促统工作向纵深开展。

    再次,黄埔精神鼓舞两岸中国人积极投身追求国家完全统一、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统一中国,振兴中华”是黄埔精神的重要内涵和价值指向,也是广大黄埔人留给海内外中华儿女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9] 可见,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是当今时代的强音和潮流,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担当。走进新时代,随着大陆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两岸综合实力对比差异越来越大,大陆已经牢牢掌握了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和主动权,海内外中华儿女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更加充满信心。尽管当前两岸关系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前进道路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还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但两岸关系由融合发展迈向和平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道之行、人心所向,势不可挡。两岸中国人应当大力传承与弘扬黄埔精神,进一步强化“统一中国,振兴中华”的理想信念,认清“祖国统一、民族复兴”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奋发有为的旺盛斗志,积极投身反对“台独”分裂活动、追求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征程,携手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创属于全体中华儿女的美好未来。

二、当前台湾青年国家统一认同的现状分析

在两岸关系语境中,政治认同问题主要应包括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制度认同与政党认同等四种认同,[10] 政治认同是两岸民心融合的核心要义之一,国家统一认同是建立两岸共同政治认同的终级目标。[11] 在当前台湾政民众的治认同中,仍然存在诸多不利于两岸融合发展与祖国统一的消极因素,台湾同胞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国家统一的认同仍然亟待提升,但近年来尤其是20165月蔡英文上台以来,台湾青年的国家统一认同却出现了若干有利于两岸关系融合发展的新变化与新趋势。以下就结合岛内相关民调数据,从三个方面对当前台湾青年国家统一认同的现状进行探讨。

第一,台湾青年的“中国人认同”和双重认同上升,“台湾人认同”下降但仍是主流认同。在“台湾主体意识”日益高涨、整个社会的“中国认同”危机愈演愈烈的社会氛围下,出生和成长起来,并且从小接受了“去中国化”历史教育的台湾青年,在“国家认同”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去中国化”和“台湾化”倾向,他们拥有比老一辈更为高涨的“台湾主体意识”与“台湾人认同”,多数人倾向于认同“我是台湾人”,承认“我是中国人”或“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身份的只有少数。

    但在蔡英文执政后,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却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新变化,岛内许多民调机构(包括亲绿的民调机构)所作的民调表明,台湾青年的“中国人认同”(包括“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双重认同”)有明显上升,“台湾人认同”则明显下降。例如,20181月台湾《天下杂志》发布的2018“国情调查”民调显示,台湾民众的“台湾人认同”创5年来新低(56.4%),“双重认同”创下历年新高(34.1%);在青年世代的“国家认同”方面,2029岁和3039岁受访者自认是“台湾人”的比例分别从2017年的76.7%66.8%下降至2018年的72.7%59%2029岁的年轻世代,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从1.1%提升到4%3039岁则往“双重认同”(两者都是)移动,其比例从27.3%成长到36.7%,增加近10%,涨幅显著。[12]

第二,台湾青年的统“独”立场呈现统升“独”降的趋势,但“拒统”“被统”仍是主流认同。在统“独”立场方面,长期以来台湾青年与其他年龄层的台湾民众并无本质差异,同样呈现出鲜明的“维持现状、拒统趋‘独’”的倾向,即主张两岸统一和主张“台湾独立”的人占少数,大多数人主张维持两岸关系现状;多数年轻人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持观望态度,认为台湾前途应该由台湾2300万人民通过“公投”来决定,不能由大陆代替台湾人民作出选择。但在“终极统‘独’观”方面,与其他年龄层民众相比,台湾青年更缺乏追求两岸统一的意愿和动力,更加倾向于支持“台湾最终要走向独立”,因此他们被蔡英文和民进党称为所谓的“天然独”世代(支持“台独”是台湾年轻人“自然的、与生俱来的天性”)。

不过,2016年民进党执政以来,台湾民众的统“独”立场却出现了翻转,诸多民调显示,支持“台独”的比例持续下降,支持统一的比例则有所上升,二者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台湾年轻世代的统“独”立场同样呈现统升“独”降的趋势。例如,20182月,《远见杂志》发布的“2018台湾民心动向大调查”显示,“赞成台湾独立”的比率由2014年“太阳花学运”后达最高点的32.1%下降至2018年的21.1%,下降11%,创下调查以来的10年新低;而“赞成与大陆统一”的比率达14.8%,比2017年的9.3%增加5.5%,攀上10年新高。这一民调还显示,自2016年至今,台湾青年群体的统“独”立场变化更为明显,“赞成台湾独立”的比率明显从36.8%下降至27.4%,下降近10%,而“赞成与大陆统一”的比率则从5.2%持续走升至13.1%,增加近8%[13] 事实上,在台湾年轻世代中视实现“台独”为政治使命或毕生理想的人只有极少数,多数人并不愿意为实现“台独”目标而卖命,不少人甚至私下坦言,如果大陆采用武力方式统一,一旦解放军攻台,一定不会抵抗而是立即投降。也有不少台湾青年意识到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台湾追求“独”的力量及意志不足以抵挡大陆“统”的决心,最后“必然被统”。如2016年台湾“中央研究院”一份民调显示:近半数民众主观上希望“台湾独立”,但是也有近半数预测最后的结果将是“台湾被统一”。这表明,民进党将台湾年轻人称之为“天然独”言过其实,所谓“天然独”世代并非铁板一块,他们的统“独”立场将随着主观因素和外在环境的变化而产生明显的转变。此外,近年来涌现出一批立场鲜明的统派青年,如“新党三杰”王炳忠、侯汉廷、林明正,90后统派青年张玮珊(从感性“台独”转变为理性统派)、李俞柔、李斯坦、李思特、李辰谕以及在大陆学习、工作的统派青年王裕庆、张立齐、王正等人,他们纷纷以各自的方式发出支持两岸统一的最强音。[14]

第三,台湾青年“西进大陆”意愿持续攀升,对大陆的印象不断改善,制度认同有所提升。毋庸置疑,由于两岸长期隔绝的历史与社会制度差异、岛内政治社会化与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台湾青年与多数台湾民众一样,对于大陆存在诸如“落后”“专制”“不文明”等种种刻板印象与负面观感,对大陆政府与人民怀有歧视与敌意,对于两岸交流合作也存在“既想参与又心存疑惧”的矛盾心态,对于大陆的惠台政策与“让利”措施更有着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矛盾心理。[15] 近年来,随着大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台湾年轻一代愿意以更积极的态度来看待两岸交流合作,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看到了大陆发展和崛起的机遇,出于自身人生规划与现实利益考虑,愿意到大陆求学、就业和创业,寻求发展机会。2016年民进党上台后,尽管两岸关系生变,但台湾青年“西进大陆”的步伐并未停止,愿意到大陆工作的台湾人才反而有所增加。岛内不同机构所作民调及两岸学者进行的问卷调查均显示,台湾年轻人中愿意赴大陆就业的比例一直高达四至六成,远高于其他年龄层。[16] 另据台湾媒体报道,甚至有一些参加过“太阳花学运”的台湾青年也隐姓埋名赴大陆求职。2018年台湾高中毕业生申请入学大陆高校掀起新一轮风潮,台北、桃园、宜兰等地知名高中校长因给学生写推荐信,竟遭民进党当局关切。

随着台湾青年“西进大陆”意愿的持续攀升并付诸行动,越来越多的台湾年轻人来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并积极投身两岸交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对大陆发展现状的认知,台湾年轻世代的大陆印象也有所改善,这一大陆印象的转变在蔡英文执政后表现得更为明显。例如,2018617日,亲绿的“台湾民意基金会”公布民调,年满20岁的台湾成年人中,49%对大陆有好感,44%对大陆有反感,与2017年相比,好感度增加4.4%,反感度降低3.5%,对大陆有好感的人首度超过有反感的人。该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认为,“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现象,一个历史性的转变”。在台湾青年的大陆印象方面,2024岁、2534岁、3544岁对大陆有好感的比例分别为47.5%60.7%50.3%,对大陆有反感的比例分别为49.7%36.3%45.9%[17] 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西进大陆发展,参与各种两岸交流活动,他们看到了大陆经济飞速发展的一面以及大陆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进步,逐步改变了“台湾先进、大陆落后”的刻板印象,普遍肯定近些年来大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但也看到了大陆在城乡差异、贫富差距、人民素质和传统文化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的各种问题,这表明有过大陆经历的台湾年轻人能更加客观、理性、全面地评价大陆的发展成就及其不足。此外,原先台湾青年对于“台湾民主、大陆专制”的政治认知可谓根深蒂固,但有一些来大陆交流或在大陆求学工作的台湾青年在亲身感受到两岸之间的差异之后,对于大陆“不民主”“专制”的印象有所改观,对大陆的政治体制也有了较为客观的评价。201710月中共十九大召开期间,唯一一位土生土长的台籍党代表卢丽安受到两岸各界高度关注,也引发台湾青年热议,两岸媒体也真名实姓地介绍了一些正在努力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台湾青年,这其中不仅有在大陆求学工作的台湾青年,也有在岛内的台湾青年。虽然从数量上看,有意愿加入中共并敢于公开表达的台湾青年仍是少数,但是随着“卢丽安现象”的持续发酵,相信中共的执政理念会被更多的台湾年轻人所接受,未来不仅会有更多、更年轻的“卢丽安”出现,而且存在于台湾年轻一代心中的“反共心墙”也将逐渐得到消解。从长远来看,随着台湾青年对大陆印象的持续改善以及对大陆社会制度认同的不断提升,他们有望逐步改变 “反共”“拒统”的心态,消除对大陆的敌意以及对统一的不确定感和疑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会认同两岸和平统一的美好前景。

 三、新时代弘扬黄埔精神增进台湾青年国家统一认同的策略思考

新时代,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政经格局与风云变幻的两岸关系形势,两岸中国人应当合作开展研究阐释,创新舆论宣传方式,加强历史教育交流,大力传承与弘扬黄埔精神,努力发挥黄埔精神的纽带作用,不断提升台湾青年的国家统一认同,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思想基础和民意基础。

 一是合作开展研究阐释。鼓励两岸学术界尤其是青年学者合作开展对黄埔军校历史的研究,深入挖掘与阐释黄埔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意义,尤其是要加强对重要历史事件(如大批黄埔师生参与的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和历史人物(杰出的黄埔师生和黄埔名将)的专题研究,对相关档案和文献资料的整理、校对和研究。积极推动两岸史学界“共享史料、共写史书”,化解歧见,凝聚共识,条件成熟时可考虑组织两岸的知名专家学者合作编撰《黄埔军校史》《黄埔名将风云》《黄埔军校年谱》和《黄埔师生全传》等专著,推动更多两岸青年更多了解黄埔军校的光辉历史,认同并弘扬黄埔精神,增进两岸情感联结,传承并强化关于黄埔精神的共同历史记忆。

二是创新舆论宣传方式。开展两岸各类与黄埔军校历史相关的纪念馆、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合作,入岛举办反映黄埔军校历史、宣传黄埔精神的文物史料展览,增进台湾青年对黄埔军校历史和黄埔精神的认知。组织两岸影视业者合作拍摄反映黄埔军校历史、弘扬黄埔精神的电视纪录片、电视剧和电影,组织两岸专家和文史工作者编写相关的通俗读物,对台湾青年开展有关黄埔军校历史和黄埔精神的舆论宣传和历史教育。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手段进行舆论宣传,可以开通专门介绍黄埔军校历史、传承黄埔精神的网站,由两岸年轻人共同运营;开发以黄埔军校历史为题材的网络游戏(以黄埔军校教育、黄埔师生参与的东征、北伐、抗日战争中的历史故事作为主线),吸引两岸更多年轻人参与,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传承与弘扬黄埔精神。

三是加强历史教育交流。为了消除“台独”势力推动的“去中国化”教育对台湾青年的毒害,增进他们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以及“中国必将统一”的认同,充分发挥黄埔精神的纽带作用加强两岸在历史教育方面的交流是十分必要且非常有效的手段。开展两岸青少年“同上一堂历史课,重温黄埔军校史”的学习教育活动,鼓励两岸学子在课堂上就共同关注的历史议题展开思想交锋。继续办好以了解黄埔军校历史、重走黄埔之路、传承黄埔精神为主题的两岸青年夏令营、冬令营、研习营活动,举办两岸青少年参与的历史知识竞赛、历史专题研讨班等,促使两岸年轻人在交流中加深了解与认识,增进双方的民族感情和同胞情谊,拉近彼此情感和心灵的距离;引导台湾青年树立“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的史观,为提升台湾年轻一代的国家统一认同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刘凌斌,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

[2] 参见徐步军:《黄埔精神与统一》,《黄埔》,2018年第1期。

[3] 转引自陈民秀:《发扬黄埔精神 促进祖国统一》,《世纪桥》,2008年第2期。

[4] 蔡宏俊:《论黄埔精神的结构、特点和意义》,《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5] 陈宇:《永不消退的黄埔精神》,《中国统一战线》,2014年第6期。

[6] 徐步军:《黄埔精神与统一》,《黄埔》,2018年第1期。

[7] 陈民秀:《发扬黄埔精神 促进祖国统一》,《世纪桥》,2008年第2期。

[8] 习近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13日,第2版。

[9] 习近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13日,第2版。

[10] 刘凌斌:《台湾青年的政治认同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青年探索》,2016年第1期。

[11] 徐青:《对当前岛内民众国家统一认同状况研析》,《台湾研究》,2018年第5期。

[12] 2018<天下杂志>“国情调查”:年轻人外逃,“台湾人”认同创新低》,台湾《天下杂志》官网,201812日,网址: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7302&fb_comment_id=1716457025073439_1716560731729735#f22e6f1e1b6c23

[13]2018“台湾民心动向大调查”最新统“独”立场》,台湾“远见研究调查”官网,2018221日,网址:https://gvsrc.cwgv.com.tw/?p=1701

[14] 参见任冬梅:《浅析台湾统派的现状及未来走向》,《台湾研究》,2018年第1期。

[15] 主要表现为:既希望扩大两岸交流合作以促进台湾经济发展,期待大陆的“让利”给台湾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但又不愿意两岸关系发展过快,对于两岸经济深度融合心存疑虑,担忧大陆“以经促政”,借对台“经济让利”来施展“政治统战”手段,担心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大陆“以大欺小”,担心两岸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化损害台湾的“主权”“国家安全”及民众的切身利益,更忧虑长此以往会最终导致台湾受制于大陆。

[16] 例如,2017327日《远见》杂志公布的《台湾公共政策民意大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58.8%的民众有意离台工作、求学或投资,其中以来大陆为首选,比例达51.5%;其中,2029岁年轻世代前来大陆发展的意愿更高,他们愿来大陆的比例占59.5%。又如,20171120日《联合报》发布的2017年《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结果显示,有四成岛内民众愿意“西进”就业,较2016年大幅增加9%;另有38%愿意让孩子去大陆念书,两者都创八年来新高点;交叉分析还发现,30岁以下年轻人的“西进”意愿由2016年的30%大幅增至53%3049岁青壮世代也有近半数愿意“西进”就业。参见《远见研究调查:近65民众,盼“政府”优先拼经济》,台湾《远见杂志》官网,2017327日,网址: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37274;《本报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挺“独”的变少 愿赴陆就业念书的冲新高》,台湾《联合报》官网,20171120日,网址:https://theme.udn.com/theme/story/6773/2828323

[17] 20186月“全国性”民意调查摘要报告》,财团法人“台湾民意基金会”官网,2018617日,网址:https://www.tpof.org/wp-content/uploads/2015/10/6%E6%9C%88%E8%A8%98%E8%80%85%E6%9C%83%E6%9B%B8%E9%9D%A2%E8%B3%87%E6%96%99%EF%BC%88%E6%96%B0%EF%BC%89-1.pdf

天下黄埔二维码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